2018-2019学年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一:检测题(一)

适用年级:二年级
试卷号:289798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8/28

1.单选题(共39题)

1.
垃圾分类回收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及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下列对垃圾的处理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
A.将回收的废旧电池单独存放
B.用电磁铁将金属制品分离出来
C.将回收的废旧报纸制成铅笔杆
D.焚烧垃圾用来发电
2.
固体垃圾的危害主要有(  )
①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效 ②焚烧产生有毒气体污染环境 ③释放出氟氯代烷破坏臭氧层 ④危害动物 ⑤加剧温室效应 ⑥引起赤潮
A.全部B.①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D.①②⑤⑥
3.
为了解决垃圾的处理问题,不少城市建设了垃圾焚烧发电厂,以改善目前用填埋方式处理垃圾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垃圾焚烧不会产生对环境有害的气体,又可产生发电所需热量
B.垃圾焚烧发电将化学能最终转化为电能
C.查资料可知,填埋垃圾会产生沼气,沼气有毒,对人类有害无益
D.垃圾焚烧会产生对环境有害的物质,只要将烟囱建得高些,就可避免烟气产生的污染
4.
关于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过的废电池没有回收价值,直接扔到垃圾桶
B.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提升城市的文明形象
C.废塑料要进行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
D.回收旧电子产品并将其集中分拆处理
5.
某同学提出了下列环保建议,其中你认为可以采纳的是(  )
①用气态燃料代替液态和固态燃料作为发动机动力来源;②开发生产无汞电池;③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④分类回收垃圾;⑤开发无磷洗涤剂;⑥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⑥D.全部
6.
通过研究,小红提出了一系列降低铅对环境污染的建议。下列建议中不恰当的是(  )
A.使用无铅汽油
B.开发新的无铅燃料
C.倡导使用铅蓄电池作动力的电动车
D.燃煤发电厂、金属冶炼厂的废气经除尘后排放
7.
某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检测指标为:pH为9~11,悬浮物1 000 mg·L1,色度深。若对该厂废水进行处理,其中有一步操作需要加入某种物质将废水调至中性,该物质应是(  )
A.氨水B.盐酸
C.碳酸钠D.氯化钠
8.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或化工生产中,尽量减少使用或彻底消除有害物质,下列做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
A.生产和使用剧毒农药
B.化工厂产生的废气向高空排放
C.利用氢气作高能燃料
D.造纸厂用二氧化硫进行纸浆漂白
9.
2004年4月22日是第35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善待地球——科学发展”。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
B.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
C.减少直至不使用对大气臭氧层起破坏作用的氟氯烃
D.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10.
在中央电视台发布的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可以看到,造成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下列对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
A.植被破坏,粉尘随风飘扬
B.生活生产中以原煤为原料
C.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
D.汽车排放的尾气
11.
近些年地球上地震、海啸、飓风时有发生,全球气温持续上升,部分冰川开始融化。为此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CO2、CH4等都会造成温室效应
B.哥本哈根会议表明,任何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都要重视环境的保护和清洁能源的开发
C.低碳经济主要与工厂、汽车排放有关,与人们用电、用水、用纸等是否节约无关
D.多坐公交车少坐私家车、使用环保袋、不用一次性筷子、多做环保宣传等,环保在每个人身边
12.
下列对使用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节约用水
B.合理调整用水结构,使之利用效果最佳
C.禁止使用水库中的储备水
D.实现低污染或零污染排放
13.
环境问题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环境污染的发生、危害与防治都与化学有关。根据有关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严禁排放未经处理的有毒工业废水——防止水土流失
B.不允许焚烧农作物秸秆——防止温室效应
C.限制生产含磷洗涤剂——防止江河、湖泊出现“赤潮”
D.限制生产不符合尾气排放标准的汽车——防止氮的氧化物及一氧化碳等污染空气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色污染是指橡胶造成的污染
B.硫和氮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C.汽车尾气的排放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D.含磷洗涤剂的使用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15.
化学与环境保护、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进口国外电子垃圾,回收其中的贵重金属
B.将地沟油回收加工为生物柴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C.大量生产超薄塑料袋,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
D.洗衣粉中添加三聚磷酸钠,增强去污的效果
16.
下列对于废弃塑料制品的处理方法中,最为恰当的是()
A.将废弃物切成碎片,混在垃圾中填埋于土壤中
B.将废弃物焚烧
C.将废弃物倾倒在海洋中
D.将废弃物应用化学方法加工成防水涂料或汽油
17.
“要大力开发低碳技术,研发推广一批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下列有关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  )
A.回收废弃饮料包装材料,制作成公园内的休闲长椅
B.大力开发丰富的煤炭资源,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C.在西部和沿海地区兴建风力发电站,解决能源问题
D.鼓励购买小排量汽车,推广与发展电动、混合动力汽车
18.
2017年6月5日我国环境日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回收废旧电池
B.加强控制燃放烟花爆竹法规
C.停止使用含铅汽油
D.将工厂烟囱加高,减少周围大气污染
19.
环境污染已严重危害人类的生活。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环境问题
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物质
A
温室效应
CO2
B
酸雨
O3
C
南极臭氧层空洞
SO3
D
光化学烟雾
N2
 
A.AB.BC.CD.D
20.
下列污水处理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加入明矾净水
B.过滤水中的不溶物
C.调节水的pH
D.沉淀水中的Cu2离子
21.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B.石油液化气、汽油和石蜡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C.“天宫一号”中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光化学烟雾是氮氧化物受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的O3直接与空气中的一些碳氢化合物作用后生成的一种有毒烟雾
22.
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氟利昂作制冷剂会加剧雾霾天气的形成
B.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C.汽车尾气中含有的氮氧化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
D.利用二氧化碳制造全降解塑料,可以缓解温室效应
23.
调查发现,某些新装修的居室中空气污染物浓度过高,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这些污染物最常见的是
A.SO2B.CO2
C.C2H4D.苯、甲苯、醛类等有机物
24.
全球环境问题按其相对的严重性排在前三位的是
A.全球增温问题,臭氧空洞问题,酸雨问题
B.海洋污染问题,土壤荒漠化问题,物种灭绝
C.森林面积减少,饮用水污染问题,有害废弃物越境迁移
D.饮用水污染问题,土壤荒漠化问题,噪声污染问题
25.
2017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人人参与 创建绿色家园”。下面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一次性塑料袋使用方便又经济,应大力提倡生产和大量使用
B.推广利用太阳能、风能,缓解温室效应
C.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农作物秸秆和垃圾
D.大力开采金属矿物资源,保障金属材料的使用
26.
下列措施不利于治理雾霾、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
A.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
B.实施绿化工程
C.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
D.大力发展火电
27.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央视曝光“毒胶囊”事件,主要是其中重金属含量超标,重金属对人体危害主要是使蛋白质变性
B.大量焚烧田间秸秆会产生雾霾,“雾”和“霾”的分散质微粒相同
C.人体内没有能使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的酶,因此纤维素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食物
D.针对H7N9流感的扩散情况,常选用含氯消毒剂、双氧水等物质进行消毒预防
28.
垃圾处理的重要意义之一是控制环境污染,但在垃圾处理的过程中还要防止二次污染。下列垃圾处理的方法中,有可能导致二次污染的是(  )
①卫生填埋 ②堆肥 ③焚烧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29.
从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角度看,最好的燃料应是(  )
A.木材B.石油
C.煤D.氢气
30.
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已成为人类共同的呼声。下列措施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积极推广使用新型环保装饰材料
B.发展清洁煤技术,开展煤的综合利用
C.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改善水体质量
D.关闭垃圾焚烧处理厂,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全部就地填埋处理
31.
化学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节日期间,在人群密集处燃放烟花爆竹
B.寻找一种高效催化剂将水直接变成汽油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迅速盖上锅盖
D.用点燃的火柴在液化气钢瓶口检验是否漏气
32.
在垃圾分类处理和利用的标志中,如图属于
A.厨余垃圾标志
B.危险废物标志
C.可回收物标志
D.其他垃圾标志
33.
使用化学手段可以消除某些环境污染。下列主要依靠化学手段消除环境污染的是(  )
A.在燃煤中添加生石灰
B.将某些废旧塑料熔化后再成型
C.把放射性核废料深埋于地下岩层
D.用多孔吸附剂清除水面油污
34.
据统计,世界上的古建筑在20世纪所遭受的腐蚀比过去几百年所遭受的腐蚀还要严重,这是因为(  )
A.古建筑腐蚀是可逆过程,前几百年处于化学平衡状态,近几十年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近几十年来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形成酸雨,加速了古建筑腐蚀
C.近几十年来参观的人数急剧增多,加速了古建筑腐蚀
D.近几十年来温室效应加剧,加速了古建筑的风化
35.
保护环境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造纸厂污水没经处理直接排放B.推广使用太阳能电池
C.电动汽车代替部分燃油汽车D.氢能源代替化石能源
36.
水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保护水资源已逐步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下列行为不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
A.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大量排放
B.含磷洗衣粉的大量使用
C.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D.利用太阳能将海水淡化
37.
保护环境内外、爱护地球已成为人们的共同呼声。下列事实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A.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B.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
C.火山爆发喷出的大量SO2D.水力发电
38.
“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它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2002年桂林市在整顿音像市场的活动中,查获了一批盗版光盘,并进行了“绿色销毁”,以下做法属于“绿色销毁”的是(  )
A.泼上汽油焚烧B.倾倒入漓江
C.深埋入土中D.碾压粉碎后回收再利用
39.
为了“让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下列选项中的做法全部正确的是(  )
①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 ②全面关停化工企业 ③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 ④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2.选择题(共5题)

4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送东阳马生序》中有言:“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②据《中国青年报》报道:高考以后,准大学生掀起了整容热,整容项目主要集中在五官上,如割双眼皮、隆鼻、改脸型等。去做手术的极少是为“修残补缺”,更多的是为“锦上添花”。面对整容,学生说,整容是为了漂亮,上大学后有一个全新的形象。

③美国《福布斯》杂志这样介绍马云:“这个长相怪异的人有拿破仑一般的身材,深凹的面颊,扭曲的头发,淘气的露齿笑,一个5英尺高、100磅重的顽童模样。”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41.

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是(    )  

42.

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是(    )  

43.

如图所示,虚线框内有两个阻值分别为5Ω、10Ω的电阻,小明同学想了解其连接方式,于是用3V的电源、电流表和开关进行了检测,闭合开关后,测得电流表的读数为0.2A。则两个电阻的连接方式是{#blank#}1{#/blank#} 。若要增大电流表的读数,可以采取的措施有{#blank#}2{#/blank#} 。

44.

甲午战争后,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观点的启蒙思想家是(    )

3.多选题(共5题)

45.
在自来水生产的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杀菌消毒
B.过滤水中的泥沙
C.调节水的pH
D.沉淀水中的Ca2和Mg2
46.
下列做法体现环境保护理念的有(    )
A.将废旧电池扔入垃圾桶B.将实验室废液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C.将造纸厂的污水直接排放D.夏季将空调温度设置在26℃以上
47.
煤在燃烧时会产生SO2,造成环境污染。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B.用碱液吸收燃煤废气可减少环境污染
C.往燃煤中混入生石灰,可减少SO2排放
D.用水溶解、过滤除去煤中的单质硫以减少SO2排放
48.
下列污水的处理方法中,属于化学反应的有(  )
A.中和法B.化学沉淀法
C.过滤法D.静止沉淀法
49.
目前,常用的垃圾处理的方法有(  )
A.堆肥法B.卫生填埋
C.焚烧D.垃圾分类回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9道)

    选择题:(5道)

    多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