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人们对酸碱的认识,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经历了一个由浅到深、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过程。我们目前中学课本中的酸碱理论是1887年阿伦尼乌斯(Arrhenius)提出的酸碱电离理论。
(1)1905年富兰克林(Franklin)深入研究了水和液氨的相似性,把阿伦尼乌斯以水为溶剂的个别现象,推广到任何溶剂,提出了酸碱溶剂理论。酸碱溶剂理论认为:凡能离解而产生溶剂正离子的物质为酸,凡能离解而产生溶剂负离子的物质为碱。试写出液氨电离的方程式(生成的两种微粒电子数相等):_________。
(2)1923年丹麦化学家布朗斯特和英国化学家劳莱提出了酸碱质子理论。凡能够给出质子(氢离子)的任何物质都是酸;凡能够接受质子(氢离子)的物质都是碱。按质子理论:下列微粒在水溶液既可看作酸又可看作碱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1923年路易斯(Lewis)提出了广义的酸碱概念。凡是能给出电子对而用来形成化学键的物质是碱;凡是能和电子对结合形成化学键的物质是酸。如:
H+ + [∶OH]-―→ H∶OH
酸(电子对接受体) 碱(电子对给予体) 反应产物
试指出下列两个反应中的酸或碱:
①H3BO3+H2O
H++B(OH)
,该反应中的碱是________(填“H3BO3”或“H2O”)。
②NaH+H2O===NaOH+H2↑,该反应中的酸是________(填“NaH”'或“H2O”)。
(1)1905年富兰克林(Franklin)深入研究了水和液氨的相似性,把阿伦尼乌斯以水为溶剂的个别现象,推广到任何溶剂,提出了酸碱溶剂理论。酸碱溶剂理论认为:凡能离解而产生溶剂正离子的物质为酸,凡能离解而产生溶剂负离子的物质为碱。试写出液氨电离的方程式(生成的两种微粒电子数相等):_________。
(2)1923年丹麦化学家布朗斯特和英国化学家劳莱提出了酸碱质子理论。凡能够给出质子(氢离子)的任何物质都是酸;凡能够接受质子(氢离子)的物质都是碱。按质子理论:下列微粒在水溶液既可看作酸又可看作碱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H2O | B.NH![]() | C.OH- | D.HCO![]() |
H+ + [∶OH]-―→ H∶OH
酸(电子对接受体) 碱(电子对给予体) 反应产物
试指出下列两个反应中的酸或碱:
①H3BO3+H2O


②NaH+H2O===NaOH+H2↑,该反应中的酸是________(填“NaH”'或“H2O”)。
2.
海水占地球总储水量的97.2%,若把海水淡化和化工生产结合起来,既可解决淡水资源缺乏的问题,又可充分利用海洋资源。
(1)海水中存在大量的氯化钠,氯化钠中的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________族。
(2)目前,国际上使用的“海水淡化”主要技术之一是蒸馏法。蒸馏法是将海水变成蒸汽,蒸汽经冷却而得高纯度淡水。由此可判断蒸馏法是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工业上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得重要化工产品。反应式为NaCl+H2O―→NaOH+H2↑+Cl2↑(未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电解所得气体制36.5%的浓盐酸1 000 t,最少需消耗食盐________t。
(1)海水中存在大量的氯化钠,氯化钠中的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________族。
(2)目前,国际上使用的“海水淡化”主要技术之一是蒸馏法。蒸馏法是将海水变成蒸汽,蒸汽经冷却而得高纯度淡水。由此可判断蒸馏法是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工业上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得重要化工产品。反应式为NaCl+H2O―→NaOH+H2↑+Cl2↑(未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电解所得气体制36.5%的浓盐酸1 000 t,最少需消耗食盐________t。
3.
氯碱工业中,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得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中氯气用途十分广泛,除用于自来水消毒、生产漂白粉外,还用于生产盐酸、聚氯乙烯、氯苯等。
(1)写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气用于生产半导体材料硅的流程如下:

①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在制备粗硅时,焦炭的作用是________。
②写出四氯化硅得到高纯硅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于制造塑料薄膜、人造革、塑料管材和板材的聚氯乙烯(PVC塑料)就是以氯气和乙烯为主要原料通过三步主要反应生产的。三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①、③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__反应、________反应。
(4)上述两种生产过程可得到同一种副产品,该副产品是________。
(1)写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气用于生产半导体材料硅的流程如下:

①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在制备粗硅时,焦炭的作用是________。
②写出四氯化硅得到高纯硅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于制造塑料薄膜、人造革、塑料管材和板材的聚氯乙烯(PVC塑料)就是以氯气和乙烯为主要原料通过三步主要反应生产的。三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①、③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__反应、________反应。
(4)上述两种生产过程可得到同一种副产品,该副产品是________。
4.
为了防治酸雨,减少煤燃烧时向大气排放的SO2的量,工业上可采用生石灰和含硫的煤混合使用以“固硫”(避免含硫的化合物进入大气),最后生成石膏。试回答下列问题:
(1)整个“固硫”反应所涉及的反应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化合反应 ②分解反应 ③置换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 ⑤氧化还原反应 ⑥非氧化还原反应 ⑦离子反应
A.①⑤⑥⑦ B.①②③⑤ C.①⑤⑥ D.②④⑤⑦
(2)第一步“固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气态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为________。
A.1 B.2 C.3 D.4
(3)减少酸雨产生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①少用煤作燃料 ②把工厂的烟囱造高 ③将煤脱硫 ④在土壤中加生石灰防止土壤酸化 ⑤开发新能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1)整个“固硫”反应所涉及的反应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化合反应 ②分解反应 ③置换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 ⑤氧化还原反应 ⑥非氧化还原反应 ⑦离子反应
A.①⑤⑥⑦ B.①②③⑤ C.①⑤⑥ D.②④⑤⑦
(2)第一步“固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气态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为________。
A.1 B.2 C.3 D.4
(3)减少酸雨产生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①少用煤作燃料 ②把工厂的烟囱造高 ③将煤脱硫 ④在土壤中加生石灰防止土壤酸化 ⑤开发新能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5.
以下是与绿色化学、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三个主题,请根据已知信息回答下列问题:某饮用水厂由天然水制备纯净水(去离子水)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活性碳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O3消毒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活性碳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O3消毒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3题)
6.
废弃的电池已成为重要的环境污染物,有资料表明一节废弃的镍镉电池可使1 m2面积的耕地失去使用价值,因此废旧电池必须集中回收处理,主要原因是( )
A.回收其中的电极 |
B.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
C.不使电池中渗出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
D.防止电极中汞、镉、镍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
7.
用石油和煤可以得到有机化工生产中需要的众多原料,如由石油裂解得到的乙烯和由煤干馏得到的苯制聚苯乙烯。生产过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过裂解可以从石油中获得很多重要的化工原料 |
B.将煤干馏不能直接得到纯净的苯 |
C.制聚苯乙烯的反应①为加成反应,反应②为消去反应 |
D.反应①②③的原子利用率都达到了100% |
8.
绿色化学”对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原子节约)的概念及要求。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中原料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全部转变成所需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以下反应中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A.乙烯与氧气在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环氧乙烷(结构简式如下)![]() |
B.利用乙烷与氯气反应,制备氯乙烷 |
C.以苯和乙醇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生产乙苯 |
D.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备乙烯 |
9.
以乙烯、丙烯为代表的低碳烯烃是石油化工领域的核心产品,也是重要的基础有机化工原料,下图是一种新型合成低碳烯烃的工艺流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低碳烯烃属于新能源 |
B.CH4转化为CH3Cl的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
C.低碳烯烃可在石油分馏过程中获取 |
D.上述工艺流程体现了“绿色化学”的理念 |
10.
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为改善空气质量而启动的“蓝天工程”得到了全民的支持。下列措施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的是
A.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 |
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 |
C.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 |
D.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 |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中提取镁的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
B.海水晒盐的过程发生复分解反应 |
C.从海水中提取铀等微量元素是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方向之一 |
D.将明矾加入海水中静置过滤是海水淡化的方法之一 |
12.
下列做法与可持续发展宗旨相违背的是( )
A.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
B.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可以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
C.加大铅酸蓄电池、含汞锌锰干电池的生产,满足消费需求 |
D.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
13.
工业上制取硫酸铜不是直接利用浓硫酸与铜的反应,而是将铜丝浸入稀硫酸中,并不断从容器下部吹入细小的空气泡,这样做的优点是( )
①节省能源 ②不产生污染大气的SO2 ③提高了H2SO4的利用率 ④提高了Cu的利用率
①节省能源 ②不产生污染大气的SO2 ③提高了H2SO4的利用率 ④提高了Cu的利用率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全部 |
14.
化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工业上合成新型氮化硅(Si3N4)陶瓷需要在高温、空气中进行 ②钢铁制品被锈蚀主要是因为钢铁中含有碳而发生原电池反应,因此生铁炼钢时要尽可能完全除去生铁中的碳 ③海水淡化和工业生产及生活废水的再生利用,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④高铁酸钠(Na2FeO4)和Cl2O都能作为净水剂,其原理完全相同 ⑤液氯罐泄漏时,可将其移入水塘中,并向水塘中加入生石灰
①工业上合成新型氮化硅(Si3N4)陶瓷需要在高温、空气中进行 ②钢铁制品被锈蚀主要是因为钢铁中含有碳而发生原电池反应,因此生铁炼钢时要尽可能完全除去生铁中的碳 ③海水淡化和工业生产及生活废水的再生利用,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④高铁酸钠(Na2FeO4)和Cl2O都能作为净水剂,其原理完全相同 ⑤液氯罐泄漏时,可将其移入水塘中,并向水塘中加入生石灰
A.①②③ | B.②④ | C.③④⑤ | D.③⑤ |
16.
“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并利用。如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能耗小是该方法的一大优点
②整个过程中,有两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③“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
④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捕捉”到的CO2还可用来制备甲醇等产品

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能耗小是该方法的一大优点
②整个过程中,有两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③“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
④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捕捉”到的CO2还可用来制备甲醇等产品
A.①③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④ |
17.
充分利用能源,提高原子利用率,减少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等都是绿色化学的基本要求。
①在有机实验中,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代替溴的水溶液;②用稀硝酸代替浓硝酸溶解、回收银镜试管里的银;③用水浴加热代替直接用酒精灯加热;④接触法制硫酸中采用“热交换器”,利用余热预热冷原料气和烧水;⑤工业合成氨中分离产物得到氢气和氮气再循环使用;⑥电解法冶炼钠和镁,选择电解氯化钠和氯化镁,不电解其对应的金属氧化物。上述不是主要从绿色化学角度考虑的是( )
①在有机实验中,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代替溴的水溶液;②用稀硝酸代替浓硝酸溶解、回收银镜试管里的银;③用水浴加热代替直接用酒精灯加热;④接触法制硫酸中采用“热交换器”,利用余热预热冷原料气和烧水;⑤工业合成氨中分离产物得到氢气和氮气再循环使用;⑥电解法冶炼钠和镁,选择电解氯化钠和氯化镁,不电解其对应的金属氧化物。上述不是主要从绿色化学角度考虑的是( )
A.①③ | B.②④ | C.⑤⑥ | D.③④ |
18.
为保护环境,科学家致力二氧化碳的“组合转化”技术研究,把过多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益于人类的物质,如将CO2与H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以1:3的比例发生反应,生成某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该化工原料可能是
A.烷烃 | B.烯烃 | C.炔烃 | D.芳香烃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