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87512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推断题(共1题)

1.
A、B、C、D、E、F、G均是原子序数小于36的元素。A的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s2;B原子的L电子层的P能级上有一个空轨道; C元素的基态原子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 D 的原子的2p轨道上有1个电子的自旋方向与其它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反;E是海水中除氢、氧元素外含量最多的元素;F和G在周期表中既处于同一周期又位于同一族,且原子序数F比G小2。
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外围电子排布图为 。C与氢元素可分别形成含10个电子的分子、阴离子和阳离子,阳离子中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2)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AE2的形成过程
(3)F与BD易形成配合物F(BD)5,在F(BD)5中F的化合价为_______;与BD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的化学式为   
(4)E有多种含氧酸根①EO- ②EO2- ③EO3- ④EO4-,其中空间构型为四面体型的是   。(填序号)
(5)B、C、D、E原子两两相互化合形成的分子有多种,请列举一种分子内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的分子:_________(写分子式)
(6) G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GD晶体晶胞结构为NaCl型,晶胞边长为428 pm。
晶胞中两个G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____m(精确至0.01)。由于晶体缺陷,晶体的化学式为 G0.88D,若晶体中的G分别为G2、G3,此晶体中G2与G3的最简整数比为_________。

2.单选题(共12题)

2.
已知A、B为单质,C为化合物。

①若C溶于水后得到强碱溶液,则A可能是Na
②若C溶液遇Na2CO3,放出CO2气体,则A可能是H2
③若C溶液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先出现浑浊后澄清,则B可能为Al
④若C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则B可能为Cu
能实现上述转化关系的是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mol的与NaOH溶液和H2反应时,分别需要消耗NaOH 6.0mol和H2 5.0mol
B.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不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
C.桶烯()与苯乙烯互为同分异构体,均属于芳香烃
D.按系统命名法,的名称为3,3—二甲基—2—乙基戊烷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丙醇中的氧为188O,它与乙酸反应生成的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2
B.氨基酸、丙烯酸、葡萄糖分子中均含有两种官能团
C.将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可制备CH3—CH═CH2
D.用乙酰水扬酸与适量NaOH溶液反应制备
5.
已知某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3HaOb(a、b均是不为0的正整数),下列关于C3HaOb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a=8时,该物质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B.无论b为多少,a不可能为奇数
C.当a=6、b=2时,该物质不可能含有两种官能团
D.1个C3HaOb可能含有3个醛基
6.
有机物甲分子式为C11H14O2,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乙和丙,丙遇FeCl3溶液显紫色,丙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大20,甲的结构有()
A.4种B.6种C.3种D.8种
7.
酚酞医药名为果桃,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其有效成分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对该有效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B.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C.酚酞的水解产物中含有醇羟基
D.1 mol该物质最多能与含4 mol NaOH的烧碱溶液反应
8.
已知:乙醇可被强氧化剂氧化为乙酸。
可经三步反应制取,其中第二步的反应类型是
A.加成反应B.水解反应C.氧化反应D.消去反应
9.
下列各组混合物总物质的量不变时,各组分以任意比混合后充分燃烧消耗O2的量不变的是()
A.乙烯、乙醇、乙醛B.乙炔、乙醛、乙二醇
C.甲醇、甲醚、甲醛D.乙烷、甘油、乙醇
10.
在通常条件下,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排列正确的是()
A.密度:CH3CH2CH2Cl>CH3CH2Cl>CH3ClB.水溶性: HCl>H2S> SO2
C.还原性:HF>HCl>HBr>HID.热稳定性:HF>H2O>NH3
11.
第三周期元素R,它的最外层达到饱和时所需电子数小于次外层和最内层电子数之差,并且等于最内层电子数的正整数倍,则关于R的正确说法()
①常温下能稳定存在的R的氧化物都是酸酐;   ②R的气态氢化物都能受热分解。
③R元素都能以游离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④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都是强酸;
⑤R的氢化物在空气中都能燃烧生成+4价R的氧化物
⑥R的单质固态时属于同一类型的晶体;
⑦R的含氧酸根都不能稳定存在于c(H)/c(OH)的溶液中;
A.①③⑥B.①②④C.①②⑤⑦D.③⑤⑥⑦
12.
从下列事实所得出的结论或给出的解释正确的是
 
实验事实
结论或解释
A
将40 g NaOH溶于1 L蒸馏水中
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
B
0.1 mol/L CH3COOH溶液在稀释过程中
将变小
C
酸H2X为弱酸
常温下,盐NaHX溶液pH一定大于7
D
在溶液的稀释过程中
离子浓度:有的可能增大,有的可能减小,有的可能不变
 
A.AB.BC.CD.D
1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重结晶法可以提纯苯甲酸(含砂子)、硝酸钾(含氯化钠)括号内为杂质
B.从海带中提取碘,需经过以下实验步骤:灼烧、溶解、过滤、萃取分液、蒸馏
C.加热法不可以分离I2和NH4Cl固体混合物
D.用酸性KMnO4溶液可以检验绿矾(FeSO4·7H2O)是否变质

3.选择题(共9题)

14.某学生俯视量取20mL的水,把水倒掉部分以后,仰视读数是8mL,倒掉的水是(   )
15.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请将图中物理知识的应用填写完整.
16.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请将图中物理知识的应用填写完整.
17.下列测量的数据合理的是(   )
18.结合如图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9.结合如图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20.欲在实验室中制取某气体,在选择制取和收集装置时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是(   )
21.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

序号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C

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催化剂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反应物的种类

22.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

序号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C

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催化剂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反应物的种类

4.实验题(共1题)

23.
某校化学学习小组拟验证NO能被氨气还原并测定其转化率,设计如下实验:
参考知识:NO气体与FeSO4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硫酸亚硝基合铁(+2价):NO+FeSO4=Fe(NO)SO4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 可用上图中装置   (填编号,多选)进行氨气的实验室制备。
D装置可用于下列  (填编号,多选)气体的制备。
a CO2b O2c SO2d C2H4e C2H2f H2
⑵ 装置③、④若用同一装置,则该装置中所盛装的药品是 (填编号)
A.氯化钙
B.浓硫酸
C.五氧化二磷
D.碱石灰
 
⑶ 装置⑥中,粗玻璃管X的作用 ,装置⑦的作用  
⑷ 装置⑥的广口瓶中,除生成Fe(NO)SO4外,还有白色沉淀生成,写出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⑸ 当进入装置⑤的NO为2.688L(标准状况,下同),氨气过量,最后收集到2.016LN2,则NO的转化率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9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