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在标准状况下,进行甲、乙、丙三组实验,三组实验各取30mL同浓度的盐酸,加入同一种镁、铝混合物粉末,产生气体,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1)甲、乙两组实验中,哪一组盐酸是不足量的?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
(3)混合粉末中Mg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Mg、A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实验序号 | 甲 | 乙 | 丙 |
合金质量/mg | 510 | 765 | 1020 |
气体体积/mL | 560 | 672 | 672 |
(1)甲、乙两组实验中,哪一组盐酸是不足量的?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
(3)混合粉末中Mg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Mg、A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2.实验题- (共2题)
2.
实验室要配制480mL0.2mol•L-1NaCl溶液,实验室只有含有少量硫酸钠的氯化钠固体,设计如下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剂2的名称为___________,判断试剂2是否过量的方法___________,操作3的名称___________;
(3)加入试剂1,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Ⅱ配置溶液
(1)配制过程中不需要使用的化学仪器有________(填选项的字母).
(2)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其质量为_________g;
(3)下列主要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放入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
②加水至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1-2厘米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③待冷却至室温后,将溶液转移到500mL 容量瓶中;
④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⑤用少量的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4)如果实验过程中缺少步骤⑤,会使配制出的NaCl溶液浓度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或“不变”)。

(1)固体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剂2的名称为___________,判断试剂2是否过量的方法___________,操作3的名称___________;
(3)加入试剂1,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Ⅱ配置溶液
(1)配制过程中不需要使用的化学仪器有________(填选项的字母).
A.烧杯 | B.500mL容量瓶 | C.漏斗 | D.胶头滴管 |
(2)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其质量为_________g;
(3)下列主要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放入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
②加水至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1-2厘米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③待冷却至室温后,将溶液转移到500mL 容量瓶中;
④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⑤用少量的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4)如果实验过程中缺少步骤⑤,会使配制出的NaCl溶液浓度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或“不变”)。
3.
某学习小组进行如下课外活动,邀请你参与:
(1)研究水溶液中复分解型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设计如下方案:
①写出II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实验发现只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生成,水溶液中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就可以发生。
③经过小组同学积极思考、讨论交流发现在生成三类物质后,导致一个共同的结果,于是得出结论:溶液中复分解型的离子反应总是向着某些______________的方向进行(与溶液混合的瞬间相比).
④小组同学进一步深入思考,发现上述问题其实质是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问题.请你结合化学反应原理的相关知识对③中的结论作出合理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研究H2SO4、KC1、NaHSO4、NaN03、Na2C03、NH4C1、NaOH的性质?设计方案为:将它们按照酸、碱、盐分类,然后分别溶于水得到溶液,进行实验,具体如下:
①根据方案进行分类时,经实验测得KC1、NaN03,溶液的pH=7;
H2SO4、NaHSO4、NH4Cl溶液的pH<7;
Na2C03、NaOH溶液的pH>7.
由此有的同学按分类法思想把H2SO4、NaHSO4、NH4Cl都划分为酸类,请你运用中学化学相关理论判断这样划分是否合理?并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NaHS04、NaN0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2S溶液产生黄色沉淀和无色气体,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中若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无色气体1.12L,则被氧化的物质为__________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
③某同学在用H2S04鉴别NaN03、Na2C03、NaOH溶液时,Na2C03很容易鉴别,但鉴别NaN03和NaOH时却陷入了困境.限用上述另外六种物质,请你设计一个现象明显的实验方案帮忙解决这一难题_____________。
(1)研究水溶液中复分解型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设计如下方案:
实验设计及操作 | 离子方程式 |
Ⅰ.向盛有2mlCuSO4溶液的试管里加入2mlNaOH溶液,观察现象 | Cu2++2OH-═Cu(OH)2↓ |
Ⅱ.向盛有2mL pH=1的HCl溶液的试管里慢慢滴入18mL(已足量)CH3COONH4溶液(查资料知CH3COONH4,溶液呈中性 )震荡摇匀,测得pH≈3.7 | |
Ⅲ向盛有2mLNaHCO3溶液的试管里加入2mL H2SO4溶液,观察现象 | HCO3- +H+═H2O+CO2↑ |
Ⅳ向盛有2mL 稀Na2SO4溶液的试管里加入2mL稀KCl溶液,观察无明显现象 | ![]() |
①写出II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实验发现只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生成,水溶液中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就可以发生。
③经过小组同学积极思考、讨论交流发现在生成三类物质后,导致一个共同的结果,于是得出结论:溶液中复分解型的离子反应总是向着某些______________的方向进行(与溶液混合的瞬间相比).
④小组同学进一步深入思考,发现上述问题其实质是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问题.请你结合化学反应原理的相关知识对③中的结论作出合理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研究H2SO4、KC1、NaHSO4、NaN03、Na2C03、NH4C1、NaOH的性质?设计方案为:将它们按照酸、碱、盐分类,然后分别溶于水得到溶液,进行实验,具体如下:
①根据方案进行分类时,经实验测得KC1、NaN03,溶液的pH=7;
H2SO4、NaHSO4、NH4Cl溶液的pH<7;
Na2C03、NaOH溶液的pH>7.
由此有的同学按分类法思想把H2SO4、NaHSO4、NH4Cl都划分为酸类,请你运用中学化学相关理论判断这样划分是否合理?并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NaHS04、NaN0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2S溶液产生黄色沉淀和无色气体,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中若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无色气体1.12L,则被氧化的物质为__________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
③某同学在用H2S04鉴别NaN03、Na2C03、NaOH溶液时,Na2C03很容易鉴别,但鉴别NaN03和NaOH时却陷入了困境.限用上述另外六种物质,请你设计一个现象明显的实验方案帮忙解决这一难题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