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过氧化氢和臭氧是用途很广的氧化剂。试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化氢是一种绿色氧化剂,写出在酸性条件下H2O2氧化KI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2)Na2O2、K2O2、以及BaO2都可与酸作用生成过氧化氢,目前实验室制取过氧化氢可通过上述某种过氧化物与适量稀硫酸作用,过滤即可制得。最适合的过氧化物是____________(写电子式),
(3)火箭发射常以液态肼(N2H4)为燃料,液态过氧化氢为助燃剂.
已知:N2H4(g)+O2(g)=N2(g)+2H2O(l)△H=-534kJmol-1
H2O2(l)=H2O(l)+1/2O2(g) △H=-98.64kJmol-1
H2O(l)=H2O(g) △H=+44kJmol-1
则反应N2H4(g)+2H2O2(l)=N2(g)+4H2O(g)的△H=_________
臭氧(O3)可以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KI+O3+H2O→KOH+I2+O2(未配平)回答问题:
①还原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②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O3 可由臭氧发生器(原理如图所示)电解稀硫酸制得。
①图中阴极为 (填“A”或“B”)。
②若C处不通入O 2 ,D、E处分别收集到11.2L和有4.48L气体(标准状况下),则E处收集的气体中O3所占的体积分数为 (忽略O 3 的分解)。
③若C处通入O 2,则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1)过氧化氢是一种绿色氧化剂,写出在酸性条件下H2O2氧化KI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2)Na2O2、K2O2、以及BaO2都可与酸作用生成过氧化氢,目前实验室制取过氧化氢可通过上述某种过氧化物与适量稀硫酸作用,过滤即可制得。最适合的过氧化物是____________(写电子式),
(3)火箭发射常以液态肼(N2H4)为燃料,液态过氧化氢为助燃剂.
已知:N2H4(g)+O2(g)=N2(g)+2H2O(l)△H=-534kJmol-1
H2O2(l)=H2O(l)+1/2O2(g) △H=-98.64kJmol-1
H2O(l)=H2O(g) △H=+44kJmol-1
则反应N2H4(g)+2H2O2(l)=N2(g)+4H2O(g)的△H=_________
臭氧(O3)可以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KI+O3+H2O→KOH+I2+O2(未配平)回答问题:
①还原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②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O3 可由臭氧发生器(原理如图所示)电解稀硫酸制得。
①图中阴极为 (填“A”或“B”)。
②若C处不通入O 2 ,D、E处分别收集到11.2L和有4.48L气体(标准状况下),则E处收集的气体中O3所占的体积分数为 (忽略O 3 的分解)。
③若C处通入O 2,则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推断题- (共1题)
2.
已知X、Y分别由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中的两种组成,A、B、C同周期,且C原子能形成双原子阴离子。已知化合物X是离子化合物,其阴、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气体甲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1)气体甲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红色固体乙是一种单质,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乙中还含有Cu2O,请设计实验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Cu2O+2H+===Cu+Cu2++H2O)

(1)气体甲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红色固体乙是一种单质,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乙中还含有Cu2O,请设计实验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Cu2O+2H+===Cu+Cu2++H2O)
3.单选题- (共15题)
3.
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uSO4溶液和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用石墨电极进行电解,电解过程中,溶液pH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阳极产物一定是Cl2,阴极产物一定是Cu |
B.BC段表示在阴极上是H+放电产生了H2 |
C.AB、BC段阴极反应都为Cu2+ + 2e-= Cu |
D.CD段表示阳极上OH一放电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产生了H+ |
4.
下图装置(Ⅰ)为一种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的示意图,该电池充、放电的化学方程式为:Li4Ti5O12+3Li
Li7Ti5O12 。装置(Ⅱ)为电解池的示意图。当闭合K1,断开K2时,Fe电极附近溶液先变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闭合K1,断开K2时,若将Fe电极和石墨电极互换,装置(Ⅱ)中发生的总反应为:2NaCl+2H2O![]() |
B.闭合K1,断开K2时,当0.1 mol Li+从A极区迁移到B极区,理论上Fe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为1.12 L(标准状况下) |
C.取下锂离子电池充电,电极A为阳极,发生还氧化反应,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Li7Ti5O12-3e-= Li4Ti5O12+3 Li+ |
D.若开始时,断开K1,闭合K2,一段时间后,石墨电极附近显红色,则该电极反应为:2H++2e-=H2↑ |
5.
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W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在同周期元素的简单离子中最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Y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易液化,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
B.X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分子的比例模型为![]() |
C.Z单质与X元素最高价氧化物、Y单质都能反应,体现氧化性 |
D.W的单质在地壳含量丰富,工业上可通过电解它的无水盐来制备。 |
6.
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或归类不正确的是( )
①混合物:石炭酸、福尔马林、水玻璃、水银
②化合物:CaCl2、烧碱、苯乙烯、HD
③电
解质:明矾、冰醋酸、硫酸钡
④纯净物:干冰、冰水混合物、浓硫酸、水晶
⑤同素异形体:足球烯、石墨、金刚
石
⑥同系物:CH2O2、C2H4O2、C3H6O2、C4H8O2
①混合物:石炭酸、福尔马林、水玻璃、水银
②化合物:CaCl2、烧碱、苯乙烯、HD
③电

④纯净物:干冰、冰水混合物、浓硫酸、水晶
⑤同素异形体:足球烯、石墨、金刚

⑥同系物:CH2O2、C2H4O2、C3H6O2、C4H8O2
A.①②③④![]() | B.②④⑤⑥ |
C.①③④⑤ | D.①②④⑥ |
7.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A、B可形成密度为0.76g/L(标准状况下) 的气体,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A与D、C与E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2E2和A2C2两种化合物对应晶体中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
B.只含A、B、C三种元素的某化合物水溶液,可能呈碱性或酸性 |
C.原子半径大小:D >B >C ;简单离子半径大小:D+>E2->C2- |
D.A2C的稳定性强于A2E、沸点高于A2E,均因为A-C键键能大于A-E键键能 |
8.
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中学常见物质A、B、C、D、E、X,存在下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若D与盐酸反应,可生成A和B,则X一定是H2O |
B.若D是一种强碱,则A、B、C均可与X反应生成D |
C.若D为NaCl,且A可与C反应生成B,则E可能是CO2 |
D.若D是一种强酸,则A既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且D可与铜反应生成B |
9.
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6,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A、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次外层电子;A与C,B与D均为同主族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元素组成的一种单质具有漂白性,能使KMnO4溶液紫色褪去 |
B.B、D两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也具有一定的漂白性,能使紫色石蕊紫色褪去 |
C.C元素分别与A、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晶体,均与水反应生成强碱和无色气体 |
D.A2B的热稳定性强于A2D、沸点也高于A2D,但解释的理由不相同 |
10.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2H和18O所组成的水11 g,其中所含的中子数为5NA |
B.3NA个NO2分子和水分子充分作用,转移(偏移)的电子数为2NA |
C.标准状况下,11.2 L的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约为NA |
D.62 g白磷晶体中,含2NA个P—P键 |
11.
著名化学家徐光宪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表彰他在稀土萃取理论方面作出的贡献。稀土铈(Ce)元素主要存在于独居石中,金属铈在空气中易氧化变暗,受热时燃烧,遇水很快反应。已知:铈常见的化合价为+3和+4,氧化性:Ce4+>Fe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铈(Ce)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
B.铈溶于氢碘酸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e + 4HI = CeI4 + 2H2↑ |
C.用Ce(SO4)2溶液滴定硫酸亚铁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Ce4++Fe2+ = Ce3++Fe3+ |
D.四种稳定的核素![]() ![]() ![]() ![]() |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键、分子间作用力、离子键、共价键都是微粒间的作用力,其中氢键、离子键和共价键是化学键[ |
B.石墨烯是一种从石墨材料中用“撕裂”方法剥离出的单层碳原子面材料,用这种方法从C60、金刚石等中获得“只有一层碳原子厚的碳薄片”也必将成为研究方向 |
C.H、S、O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的水溶液与Na、S、O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的水溶液混合可能会观察到浑浊现象。 |
D.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应将酸、碱溶液一次性倒入量热装置中,并不断搅拌,待温度稳定后记下温度 |
13.
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Ⅰ Ⅱ Ⅲ Ⅳ

Ⅰ Ⅱ Ⅲ Ⅳ
A.实验I:可用于吸收氨气,并能防止倒吸 |
B.实验Ⅱ:静置一段时间,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 |
C.实验III: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
D.实验Ⅳ:海水的淡化 |
14.
根据下图海水综合利用的工业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MgCl2·6H2O受热生成Mg(OH)Cl和HCl气体等。)


A.除去粗盐中杂质(Mg2+、SO42-、Ca2+),加入药品的顺序: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
B.在过程②中将MgCl2·6H2O灼烧即可制得无水MgCl2 |
C.从能量转换角度来看,氯碱工业中的电解饱和食盐水是一个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
D.从第③步到第⑤步的目的是为了得到高浓度的Br2 |
15.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来定性检验茶叶中含有钙、铁、铝三种金属元素。(已知完全沉淀的pH:Ca(OH)2:pH ≥ 13;Al(OH)3:pH ≥ 5.5;Fe(OH)3:pH ≥ 4.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②加入6mol/L盐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茶叶灰分中的钙、铁、铝难溶性化合物转化为可溶性氯化物 |
B.步骤⑤所得滤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CaCl2、NH3·H2O |
C.步骤⑥可以检出钙元素存在,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a2++C2O42- = CaC2O4↓ |
D.步骤⑧中A试剂为KSCN溶液,离子反应方程式为Fe3++3SCN- ![]() |
16.
浓度为0.1 mol·L-1硫酸铝铵[NH4Al(SO4)2]溶液100 mL中,逐滴滴入0.1 mol·L-1Ba(OH)2溶液。随着Ba(OH)2溶液体积V的变化,沉淀总物质的量n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点对应的沉淀,其物质的量为0.01mol |
B.b点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l3++2SO42-+2Ba2++3OH-="=" Al(OH)3↓+2BaSO4↓ |
C.沉淀质量最大值为4.66g |
D.c点加入Ba(OH)2溶液的体积为250 mL |
17.
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工业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工业上生产玻璃、水泥、漂白粉及用铁矿石冶炼铁,均需要用石灰石为原料 |
B.高空中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紫外线,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天然的保护屏障,但低空的臭氧浓度过大,会给生物造成伤害 |
C.2011年5月份起,面粉中禁止添加CaO2 、过氧化苯甲酰等增白剂,CaO2属于碱性氧化物,过氧化苯甲酰属于有机物 |
D.用K2FeO4代替Cl2处理饮用水,有杀菌消毒作用,且不会形成致癌物,还有净水作用 |
4.实验题- (共1题)
18.
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6H2O]较硫酸亚铁不易被氧气氧化,是分析化学中重要的试剂,常用于代替硫酸亚铁。硫酸亚铁铵在 500 ℃时隔绝空气加热完全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硫酸亚铁铵隔绝空气加热完全分解,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固体产物可能有FeO和Fe2O3,气体产物可能有NH3、SO
3、H2O、N2和__________。
(2)为检验分解产物的成分,设计如下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加热A中的硫酸亚铁铵至分解完全。

① A中固体充分加热较长时间后,通入氮气,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验证A中残留物是否含有FeO,需要选用的试剂有____________(填字母)。
③装置B中BaCl2溶液的作用是为了检验分解产物中是否有________气体生成,若含有该气体,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A中分解产物有N2,固体残留物只有Fe2O3,Fe2O3的物质的量为b mol,C中沉淀物质的量为a mol,则b___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
⑤实验中,观察到C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则C中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为测定某固体样品中(NH4)2Fe(SO4)2·6H2O的含量,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测定原理:MnO
+Fe2++H+―→Mn2++Fe3++H2O(方程式未配平)
测定步骤:步骤一:准确称量20.00 g硫酸亚铁铵晶体,配制成100 mL溶液。
步骤二:取所配溶液25.00 mL于锥形瓶中,加稀H2SO4酸化,用0.100 0 mol·L-1 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重复两次,平均消耗KMnO4溶液16.00 mL。
①如何判断滴定终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产品中(NH4)2Fe(SO4)2·6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
(1)硫酸亚铁铵隔绝空气加热完全分解,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固体产物可能有FeO和Fe2O3,气体产物可能有NH3、SO

(2)为检验分解产物的成分,设计如下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加热A中的硫酸亚铁铵至分解完全。

① A中固体充分加热较长时间后,通入氮气,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验证A中残留物是否含有FeO,需要选用的试剂有____________(填字母)。
A.KSCN溶液 | B.稀硫酸 |
C.浓盐![]() | D.KMnO4溶液 |
④若A中分解产物有N2,固体残留物只有Fe2O3,Fe2O3的物质的量为b mol,C中沉淀物质的量为a mol,则b___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
⑤实验中,观察到C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则C中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为测定某固体样品中(NH4)2Fe(SO4)2·6H2O的含量,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测定原理:MnO

测定步骤:步骤一:准确称量20.00 g硫酸亚铁铵晶体,配制成100 mL溶液。
步骤二:取所配溶液25.00 mL于锥形瓶中,加稀H2SO4酸化,用0.100 0 mol·L-1 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重复两次,平均消耗KMnO4溶液16.00 mL。
①如何判断滴定终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产品中(NH4)2Fe(SO4)2·6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