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绿矾(FeSO4·7H2O)可用作净水剂、除草剂等。某研究小组测定了硫酸矿焙烧后的烧渣中主要成分(Fe2O3、Al2O3和SiO2,不考虑其它杂质)的含量并制备了绿矾,其流程如下:

(1)溶液A中含有的主要阴离子除OH-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剂C是__________。
(3)烧渣中Fe2O3、Al2O3和Si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
(4)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Cr2O72-和CrO42-,它们会对人体及生态系统产生很大的危害,必须进行处理。绿矾还原沉淀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①已知2CrO42-(黄色)+2H+
Cr2O72-(橙色)+H2O。若改变条件使上述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②还原一步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还原l mol Cr2O72-离子,需要FeSO4·7H2O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mol。

(1)溶液A中含有的主要阴离子除OH-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剂C是__________。
(3)烧渣中Fe2O3、Al2O3和Si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
(4)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Cr2O72-和CrO42-,它们会对人体及生态系统产生很大的危害,必须进行处理。绿矾还原沉淀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①已知2CrO42-(黄色)+2H+

A.达到新平衡后,溶液PH一定增大 |
B.再达到新平衡前,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 |
C.该反应平衡常数可以不改变 |
D.达新平衡后,CrO42-的消耗速率等于Cr2O72-的消耗速率 |
2.单选题- (共5题)
2.
NaH(氢化钠)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其中钠是+1价,NaH和水反应:2NaH+H2O= 2NaOH+H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上述反应中NaH是氧化剂 |
B.在上述反应中NaOH是氧化产物 |
C.NaH中氢离子(H-)半径比锂离子半径小 |
D.NaH中氢离子的电子层排布与氦原子相同 |
3.
根据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元素钇的一种核素![]() |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NH3>SiH4 |
C.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 |
D.用中文“![]() |
4.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不能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
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会使溶液浓度偏高 |
C.测氯水的pH时,可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氯水点在pH试纸上,待其变色后和标准比色卡比较 |
D.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用铜质搅拌棒代替玻璃搅拌棒会导致所测定的热量偏低 |
5.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SO42- |
B.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
C.灼热的铂丝与NH3、O2混合气接触,铂丝继续保持红热,说明氨的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 |
D.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结论:HNO3分解成了NO2 |
6.
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等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SO2、漂白粉、活性炭、Na2O2都能使红墨水褪色,且原理相同 |
B.工业上生产玻璃、水泥均需要用石灰石为原料 |
C.食品袋中常放有硅胶和铁粉,都能起到干燥的作用 |
D.燃煤中加入CaO能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
3.填空题- (共1题)
7.
X、Y、Z、M、N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两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均为0;X与M同主族; Z、N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Y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
(2)Z、M、N三种元素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
(3)X与Z能以原子个数比2:1和1:1形成两种化合物,其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4) Z的简单氢化物比同族元素的简单氢化物沸点_____(“高”或“低”),原因是_______。
(5)元素Z和M在常温下可以直接化合,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__________。
(6)由以上某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B、C、D有如下转化关系:
A
B(在水溶液中进行) , 其中,C是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D是淡黄色固体。
①写出C的结构式:________;
②如果A、B均由三种元素组成,且B为两性不溶物。则A和过量的C反应生成B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Y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
(2)Z、M、N三种元素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
(3)X与Z能以原子个数比2:1和1:1形成两种化合物,其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4) Z的简单氢化物比同族元素的简单氢化物沸点_____(“高”或“低”),原因是_______。
(5)元素Z和M在常温下可以直接化合,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__________。
(6)由以上某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B、C、D有如下转化关系:
A

①写出C的结构式:________;
②如果A、B均由三种元素组成,且B为两性不溶物。则A和过量的C反应生成B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题- (共1题)
8.
以下装置可以用于制备、探究某些物质的性质。

Ⅰ.探究氯气与氨气的反应
(1)为制取干燥氨气,可将装置B与C连接;装置B中的烧瓶内固体宜选用_____。
a.碱石灰 b.氯化钙 c.五氧化二磷 d.生石灰
(2)装置A、D、D连接可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则两个D装置内的药品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E可用于探究氯气与氨气的反应。实验时打开弹簧夹1、3,关闭2,先向烧瓶中通入________, 然后关闭1、3,打开2,向烧瓶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另一种气体。烧瓶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 凝结,另一生成物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制备二氧化硫并探究二氧化硫的某些性质(用70%的硫酸和Na2SO3固体反应制取二氧化硫)

(4)打开a、关闭b,验证碳、硅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
已知酸性:H2SO3> H2CO3,试剂A为________;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打开b、关闭a,验证SO2的氧化性、还原性和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①H2S溶液中有浅黄色浑浊出现,体现SO2的__________性。
②Ba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将其分成两份,分别滴加下列溶液,将产生的沉淀的化学式填入下表相应位置。

Ⅰ.探究氯气与氨气的反应
(1)为制取干燥氨气,可将装置B与C连接;装置B中的烧瓶内固体宜选用_____。
a.碱石灰 b.氯化钙 c.五氧化二磷 d.生石灰
(2)装置A、D、D连接可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则两个D装置内的药品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E可用于探究氯气与氨气的反应。实验时打开弹簧夹1、3,关闭2,先向烧瓶中通入________, 然后关闭1、3,打开2,向烧瓶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另一种气体。烧瓶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 凝结,另一生成物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制备二氧化硫并探究二氧化硫的某些性质(用70%的硫酸和Na2SO3固体反应制取二氧化硫)

(4)打开a、关闭b,验证碳、硅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
已知酸性:H2SO3> H2CO3,试剂A为________;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打开b、关闭a,验证SO2的氧化性、还原性和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①H2S溶液中有浅黄色浑浊出现,体现SO2的__________性。
②Ba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将其分成两份,分别滴加下列溶液,将产生的沉淀的化学式填入下表相应位置。
滴加的溶液 | 氯水 | 氨水 |
沉淀的化学式 | ____ | ___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5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