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M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高分子材料,结构简式为:
合成M的一种途径如下:

已知:①烃A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1.875g/L;②CH3CH2CH=CH2
CH3CHBrCH=CH2;③R-CH=CH2+H2O
R-CH2CH2OH;④
。
回答下列问题:
(1)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D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A分子中最多有 __________个原子共平面;
(3)D→E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H→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满足以下条件的H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__种。
①遇FeCl3溶液显紫色 ②可发生银镜反应 ③可与NaHCO3溶液生成CO2

合成M的一种途径如下:

已知:①烃A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1.875g/L;②CH3CH2CH=CH2



回答下列问题:
(1)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D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A分子中最多有 __________个原子共平面;
(3)D→E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H→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满足以下条件的H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__种。
①遇FeCl3溶液显紫色 ②可发生银镜反应 ③可与NaHCO3溶液生成CO2
2.单选题- (共2题)
2.
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 )

Ⅰ Ⅱ Ⅲ Ⅳ

Ⅰ Ⅱ Ⅲ Ⅳ
A.装置Ⅰ:观察Fe(OH)2的生成 | B.装置Ⅱ:除去Cl2中的HCl |
C.装置Ⅲ:除去CCl4中的Br2 | D.装置Ⅳ:加热分解NaHCO3固体 |
3.
下列实验操作过程能引起结果偏高的是( )
①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
②用量筒量取5.0 mL溶液时,俯视读数
③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④质量分数为10%和90%的两种硫酸等体积混合配制50%的硫酸溶液
①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
②用量筒量取5.0 mL溶液时,俯视读数
③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④质量分数为10%和90%的两种硫酸等体积混合配制50%的硫酸溶液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3.填空题- (共1题)
4.
化合物A、B是中学常见的物质,其阴、阳离子只能从下表中选择。
(1)若A、B的水溶液均为无色,且A的水溶液呈强酸性,B的水溶液呈强碱性。混合后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及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①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A、B溶液混合加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的水溶液呈浅绿色,B的水溶液无色且其焰色反应为黄色。向A的水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后溶液变黄,但A、B的水溶液混合亦无明显变化。
①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经分析上述过程中溶液变黄的原因可能有两种: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③请用一简易方法证明上述溶液变黄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阳离子 | K+、Na+、Fe2+、Ba2+、NH4+ 、Ca2+ |
阴离子 | OH–、NO3–、I–、HCO3–、AlO2–、HSO4– |
(1)若A、B的水溶液均为无色,且A的水溶液呈强酸性,B的水溶液呈强碱性。混合后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及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①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A、B溶液混合加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的水溶液呈浅绿色,B的水溶液无色且其焰色反应为黄色。向A的水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后溶液变黄,但A、B的水溶液混合亦无明显变化。
①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经分析上述过程中溶液变黄的原因可能有两种: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③请用一简易方法证明上述溶液变黄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题- (共1题)
5.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需配制含有NH
、Cl-、K+、SO42—的植物培养液450 mL,且要求该培养液中c(Cl-)=c(K+)=c(SO42—)=0.4 mol·L-1。实验室提供的药品有:NH4Cl、KCl、(NH4)2SO4、K2SO4和蒸馏水;提供的实验仪器有:①药匙 ②托盘天平 ③烧杯 ④玻璃棒 ⑤胶头滴管 ⑥量筒。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培养液中,N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
(2)该研究小组配制该植物培养液时,还须用到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_(填字母)。
A.450 mL容量瓶 B.500 mL容量瓶 C.两个250 mL容量瓶
(3)甲同学用KCl和(NH4)2SO4两种物质进行配制,则需称取m(KCl)=____g,m[(NH4)2SO4]=___g。
(4)若配制该培养液的其他操作均正确,则下列错误操作将使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_(填选项)。
A.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B.将烧杯内的溶液向容量瓶中转移时,因操作不当使部分溶液溅出容量瓶
C.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中加水时,溶液的凹液面高于容量瓶刻度线
D.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中加水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1)该植物培养液中,NH

(2)该研究小组配制该植物培养液时,还须用到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_(填字母)。
A.450 mL容量瓶 B.500 mL容量瓶 C.两个250 mL容量瓶
(3)甲同学用KCl和(NH4)2SO4两种物质进行配制,则需称取m(KCl)=____g,m[(NH4)2SO4]=___g。
(4)若配制该培养液的其他操作均正确,则下列错误操作将使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_(填选项)。
A.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B.将烧杯内的溶液向容量瓶中转移时,因操作不当使部分溶液溅出容量瓶
C.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中加水时,溶液的凹液面高于容量瓶刻度线
D.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中加水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2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