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核电荷数由小到大顺序排列的五种短周期元素X、Y、Z、W、Q,其中在同周期中,Z的金属性最强,Q的非金属性最强;W的单质是淡黄色固体;X、Y、W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图所示

(1)五种元素形成的单质,其中固态时属于原子晶体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常用作强氧化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这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由Z、W、Q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X、W、Q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Y和Z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请用电子书表示该化合物中化学键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Z与Q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属于________化合物;电解该化合物的饱和溶液,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电解一段时间后,将阳极产物和阴极溶液混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5)由X、Y和氢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6H12Y6,已知:9 g该化合物燃烧放出140 kJ的热,写出该化合物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五种元素形成的单质,其中固态时属于原子晶体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常用作强氧化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这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由Z、W、Q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X、W、Q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Y和Z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请用电子书表示该化合物中化学键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Z与Q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属于________化合物;电解该化合物的饱和溶液,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电解一段时间后,将阳极产物和阴极溶液混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5)由X、Y和氢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6H12Y6,已知:9 g该化合物燃烧放出140 kJ的热,写出该化合物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题)
2.
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和D同主族;X、Y、N分别是由以上四种元素中两种组成的化合物,Z是由以上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若X与Y摩尔质量相同,Y为淡黄色固体,上述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省略),则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

A. 相对分子质量M>N,沸点M>N B. 简单离子半径:D>B>C>A
C. Z 为 Na2CO3 D. 图中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A. 相对分子质量M>N,沸点M>N B. 简单离子半径:D>B>C>A
C. Z 为 Na2CO3 D. 图中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3.解答题- (共1题)
3.
Ⅰ.如图所示,一密闭容器被无摩擦、可滑动的两隔板a、b分成甲、乙两室;标准状况下,在乙室中充入NH30.4mol,甲室中充入HCl、N2的混合气体,静止时隔板位置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两室中气体的质量之差为17.3g。

(1)甲室中HCl、N2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2)将隔板a去掉,一段时间后,隔板b将稳定位于刻度“________’’处(填数字,不考虑固体物质产生的压强),此时体系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Ⅱ.已知硫酸、氨水的密度与所加水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现有硫酸与氨水各一份,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不写单位,用含c1、ρ1,的代数式表示)。
(2)物质的量浓度为c1 mol•L-1的硫酸与水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1。
(3)将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2 mol•L-1和0.2c2 mol•L-1的氨水等质量混合,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0.6c2 mol•L-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Ⅲ.电解法处理含氮氧化物废气,可回收硝酸,具有较高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实验室模拟电解法吸收NOx的装置如图所示(图中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若用NO2气体进行模拟电解法吸收实验。
①写出电解时NO2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有标准状况下2.24LNO2被吸收,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H+为________mol。

(1)甲室中HCl、N2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2)将隔板a去掉,一段时间后,隔板b将稳定位于刻度“________’’处(填数字,不考虑固体物质产生的压强),此时体系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Ⅱ.已知硫酸、氨水的密度与所加水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现有硫酸与氨水各一份,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 | 溶液的密度/g•cm-3 |
硫酸 | c1 | ρ1 |
氨水 | c2 | ρ2 |
(1)表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不写单位,用含c1、ρ1,的代数式表示)。
(2)物质的量浓度为c1 mol•L-1的硫酸与水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1。
(3)将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2 mol•L-1和0.2c2 mol•L-1的氨水等质量混合,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0.6c2 mol•L-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Ⅲ.电解法处理含氮氧化物废气,可回收硝酸,具有较高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实验室模拟电解法吸收NOx的装置如图所示(图中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若用NO2气体进行模拟电解法吸收实验。
①写出电解时NO2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有标准状况下2.24LNO2被吸收,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H+为________mol。
4.实验题- (共1题)
4.
图为实验室某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试根据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ol·L-1。
(2)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酸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______;
A.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 B.溶液的浓度
C.溶液中Cl-的数目 D.溶液的密度
(3)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480mL物质的量浓度为 0.400mol·L-1的稀盐酸。
①容量瓶上需标有以下五项中的________。
A.温度 B.浓度 C.容量 D.压强 E.刻度线
②将下列操作填写完整,并排列其正确的操作顺序________(用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
A.用少量蒸馏水洗涤________2~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再加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B.用量筒准确量取浓盐酸 ________mL,注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C.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杯注入________中。
D.盖好瓶塞,颠倒摇匀,装瓶,贴签。
E.改用__________加水,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________处。
③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对所配制的稀盐酸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 (在横线上天“偏大”、“偏小”、“无影响”)
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观察凹液面__________;
b.洗涤量取浓盐酸后的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__________;
c.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___________;
d.定容时仰视刻度线__________。

(1)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ol·L-1。
(2)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酸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______;
A.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 B.溶液的浓度
C.溶液中Cl-的数目 D.溶液的密度
(3)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480mL物质的量浓度为 0.400mol·L-1的稀盐酸。
①容量瓶上需标有以下五项中的________。
A.温度 B.浓度 C.容量 D.压强 E.刻度线
②将下列操作填写完整,并排列其正确的操作顺序________(用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
A.用少量蒸馏水洗涤________2~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再加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B.用量筒准确量取浓盐酸 ________mL,注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C.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杯注入________中。
D.盖好瓶塞,颠倒摇匀,装瓶,贴签。
E.改用__________加水,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________处。
③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对所配制的稀盐酸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 (在横线上天“偏大”、“偏小”、“无影响”)
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观察凹液面__________;
b.洗涤量取浓盐酸后的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__________;
c.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___________;
d.定容时仰视刻度线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