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9月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8695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9/18

1.综合题(共4题)

1.
实验室只有36.5%,密度为1.2g/cm3的浓盐酸,现需配制100mL 10%密度0.9g/cm3的盐酸,需36.5%的浓盐酸______________mL。在配制过程中,用到的仪器除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___________。定容时,如果眼睛仰视刻线,配制的溶液的浓度将__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无影响),10%的盐酸逐滴加入到纯碱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
现有硫酸和盐酸的混合溶液20mL,在该溶液中滴入0.05mol/L的Ba(OH)2溶液时,生成BaSO4的质量和溶液的pH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求:

⑴最初混合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和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
⑵在A点溶液的pH=______________。
3.
白色粉末A由Na2CO3和NaCl二种物质组成,取一定量A样品,投入100 mL 2.2 mol·L-1 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最终得到100 mL含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的滤液。若将此滤液蒸干,只得到8.19g纯净物B。
(1)B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则所取的A样品中含有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a2CO3__________,NaCl:_______;该样品与投入的盐酸反应后生成气体的体积为(标准状况)___________。
4.
氯酸镁[Mg(ClO3)2]常用作催熟剂、除草剂等,实验室制备少量Mg(ClO3)2·6H2O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卤块主要成分为MgCl2·6H2O,含有MgSO4、FeCl2等杂质。
②四种化合物的溶解度(S)随温度(T)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过滤所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BaCl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加MgO后过滤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__。
(3)加入NaClO3饱和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进一步制取Mg(ClO3)2·6H2O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①蒸发结晶;②___________;洗涤;③将滤液冷却结晶;④过滤、洗涤。
(4)产品中Mg(ClO3)2·6H2O含量的测定(已知Mg(ClO3)2·6H2O的摩尔质量为299g/mol )。
步骤1:准确称量3.50 g产品配成100 mL溶液。
步骤2:取10.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10.00mL稀硫酸和20.00mL1.000 mol·L-1的FeSO4溶液,微热。
步骤3:冷却至室温,用0.100 mol/L K2Cr2O7溶液滴定剩余的Fe2+至终点。反应的方程式为:
______Cr2O72-+___Fe2++___ H+= ___Cr3++___Fe3++____H2O  (请配平)。
步骤4:将步骤2、3重复两次,平均消耗K2Cr2O7溶液15.00 mL。
写出步骤2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2题)

5.
有关Na2CO3和NaHCO3的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相同温度下,等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的碱性比较,前者更强
B.常温时水溶性:Na2CO3>NaHCO3
C.在酒精灯加热的条件下,前者不分解,后者分解
D.将澄清石灰水分别加入Na2CO3和NaHCO3溶液中,前者产生沉淀,后者无现象
6.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 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