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金溪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9月(三周考)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8691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12

1.推断题(共1题)

1.
已知两个羧基之间在浓硫酸作用下脱去一分子水生成酸肝,如图所示:

某酯类化合物A是广泛使用的塑料增塑剂。A在酸性条件下能够生成B、C、D,转化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相关相关问题:

(1)CH3COOOH称为过氧乙酸,写出它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
(2)写出B+E→CH3COOOH+H2O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该题信息写出F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4)写出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5)1摩尔C分别和足量的金属Na、NaOH反应,消耗Na与NaOH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
(6)写出D跟氢溴酸(用溴化钠和浓硫酸的混合物)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9题)

2.
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①混合物:氯水、氨水、水玻璃、水银、福尔马林、淀粉
②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③CO2、NO2、P2O5均为酸性氧化物,Na2O、Na2O2均为碱性氧化物
④同位素:1H+2H23H
⑤同素异形体:C60、C80、金刚石、石墨
⑥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它们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⑦同分异构体:乙二酸二乙酯、乙二酸乙二酯
⑧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强
⑨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⑩有单质参加的反应或有单质产生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A.全部正确B.①②⑤⑦⑨C.②⑤⑥⑦⑨⑩D.⑤⑦⑨
3.
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xHyO2,其中O%为20.25%,C%为68.35%。在酸性条件下,甲水解为乙和丙两种有机物,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同质量的乙和丙的蒸气所占的体积相同,则甲的可能结构有
A.8 种B.14种C.16种D.18种
4.
分子式为C5H8O2,且既能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CO2,又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有机化合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2种B.4种C.6种D.8种
5.
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究Cu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将铜粉与硫粉混合均匀加热以制取CuS
B.向Cu与过量浓硫酸反应后的试管中加水以观察CuSO4溶液的颜色
C.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充分灼烧以制取CuO
D.在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稀H2SO4微热,再加少量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产生红色沉淀
6.
古代的很多成语、谚语都蕴含着科学知识,下列对成语、谚语的解释正确的是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和温度的水和冰,冰的能量高
B.“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发生的均为化学变化
C.“甘之如饴”说明糖类均有甜味
D.“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
7.
在O2中燃烧0.22g由硫元素和铁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使其中的硫元素全部转化为SO2,将这些SO2全部转化为SO3,生成的 SO3完全被 H2O 吸收。所得 H2SO4可用 10.0 mL 0.50 mol·L-1的 NaOH完全中和,则原化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A.45%B.36%C.20%D.40%
8.
固体粉末X中可能含有Fe、FeO、CuO、MnO2、KCl和K2CO3中的若干种。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某同学依次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X加入足量水中,得到不溶物Y和溶液Z
②取少量Y加入足量浓盐酸,加热,产生黄绿色气体,并有少量红色不溶物
③向Z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④用玻璃棒蘸取溶液Z于广范pH试纸上,试纸呈蓝色
分析以上实验现象,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X中一定不存在FeO B. 不溶物Y中一定含有Fe和CuO
C. Z溶液中一定含有KCl、K2CO3 D. Y中不一定存在MnO2
9.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B.二氧化硫可用于制作葡萄酒的食品添加剂
C.还原铁粉和生石灰均可用作食品包装袋内的脱氧剂
D.“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用来制取肥皂
10.
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
①在人类对金属材料的使用过程中,性质活泼的金属单质最早被人们冶炼和使用
②纯铁比生铁抗腐蚀性更强
③单质铝在空气中比较耐腐蚀,所以铝是不活泼金属
④向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过量的Na2O2粉末,振荡,溶液变为蓝色并有气泡产生
⑤青铜、不锈钢、硬铝都是合金
⑥可通过焰色反应区分钾元素和钠元素
⑦将FeCl3溶液滴入KI淀粉溶液中,溶液变蓝色
⑧铝粉和氧化镁粉末混合,高温能发生铝热反应
A.4B.5C.6D.7

3.选择题(共2题)

11.

某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水受到污染,对其他生态系统没什么影响。(判断对错)

12.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1秒末速度为6m/s,2秒末速度为8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4.实验题(共1题)

13.
某同学帮助水质监测站配制480 mL 0.5 mol·L-1NaOH溶液以备使用。   

(1)该同学应选择____mL的容量瓶。
(2)其操作步骤如图所示,则上图框中操作应在图中__________ (填选项字母)之间。
A.②与③    B.①与②    C.③与④
(3)该同学应称取NaOH固体____g,用质量为23.1 g的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称取所需NaOH固体时,请在附表中选取所需的砝码大小____(填字母),并在下图中选出能正确表示游码位置的选项____(填字母)。
附表   砝码规格
 
a
b
c
d
e
砝码大小/g
100
50
20
10
5
 

(4)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大小有何影响(填“偏大” “偏小”或“无影响”)。
①定容时,俯视读数,浓度会________;
②转移溶液过程中,少量液体溅出来,浓度会____________;
③容量瓶未干燥,浓度会__________;
④定容摇匀后发现溶液凹面低于刻度线,浓度会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