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2题)
1.
化学实验中的很多气体是用盐酸来制取的,这就导致了这些制取的气体中往往含有HCl杂质,要除去HCl杂质而得到纯净的目标气体,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如果广口瓶中盛装的是饱和NaHCO3溶液,则可以用于下列哪种气体的除杂装置是


A.H2 | B.Cl2 | C.SO2 | D.CO2 |
2.
工业上用粗盐(含Ca2+、Mg2+、SO42-等杂质)为主要原料采用“侯氏制碱法”生产纯碱和化肥NH4Cl。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粗盐溶液除杂可依次加入NaOH、Na2CO3、BaCl2,再加入盐酸调节溶液pH |
B.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 |
C.流程图中的系列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可能有玻璃棒、烧杯、漏斗、坩埚等 |
D.该流程中得到的晶体用到了溶解度的差异性 |
2.多选题- (共1题)
3.
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A.某无色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显碱性 |
B.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硝酸除去OH-,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含Cl- |
C.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正盐 |
D.某溶液中先滴加少量BaCl2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盐酸,该溶液不一定含有SO![]() |
3.实验题- (共3题)
4.
实验室需要480 mL 0.5 mol/L NaOH溶液,某同学配制其溶液。
(1)该同学在实验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玻璃棒、烧杯、_________、_________。
(2)其操作步骤如乙图所示,则甲图操作应在乙图中的____(填选项字母)之间。

A.①与② B.②与③ C.③与④ D.④与⑤
(3)根据学校实际,该同学用托盘天平应称取NaOH固体___g,并应放在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称量。
(4)该同学实际配制NaOH溶液的浓度为0.48 mol·L-1,原因可能是____(填序号)
A.称量NaOH固体时,采用了“左码右物” B.容量瓶中原来存有少量水
C.溶解固体的烧杯移液后未洗涤 D.用胶头滴管加水定容时仰视刻度
(1)该同学在实验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玻璃棒、烧杯、_________、_________。
(2)其操作步骤如乙图所示,则甲图操作应在乙图中的____(填选项字母)之间。

A.①与② B.②与③ C.③与④ D.④与⑤
(3)根据学校实际,该同学用托盘天平应称取NaOH固体___g,并应放在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称量。
(4)该同学实际配制NaOH溶液的浓度为0.48 mol·L-1,原因可能是____(填序号)
A.称量NaOH固体时,采用了“左码右物” B.容量瓶中原来存有少量水
C.溶解固体的烧杯移液后未洗涤 D.用胶头滴管加水定容时仰视刻度
5.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是化学的重点,请根据下列实验目的,分别选择相应的操作和实验装置。下列为操作:
a.蒸馏 b.结晶法 c.加适量水,过滤 d.加热(或灼烧) e.加适量盐酸,蒸发 f.萃取分液 g.分液 h.升华
下列为实验装置:

(1)除去氯化钠晶体中的碳酸钠:______、______(分别填操作序号及实验装置图编号,下同)。
(2)除去碳酸钙中的氯化钠:_______、______。
(3)分离乙酸(沸点118℃)和乙酸乙酯(沸点77.1℃)的混合液(两者互溶):______、______。
(4)从溴水中提取溴:_______、_______。
(5)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_______、_______。
(6)分离固体食盐和碘的方法:_______、_______。
a.蒸馏 b.结晶法 c.加适量水,过滤 d.加热(或灼烧) e.加适量盐酸,蒸发 f.萃取分液 g.分液 h.升华
下列为实验装置:

(1)除去氯化钠晶体中的碳酸钠:______、______(分别填操作序号及实验装置图编号,下同)。
(2)除去碳酸钙中的氯化钠:_______、______。
(3)分离乙酸(沸点118℃)和乙酸乙酯(沸点77.1℃)的混合液(两者互溶):______、______。
(4)从溴水中提取溴:_______、_______。
(5)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_______、_______。
(6)分离固体食盐和碘的方法: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道)
多选题:(1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