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A和B均为钠盐的水溶液,A呈中性,B呈碱性并具有氧化性。下述为相关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请回答:

(1)写出C的化学式:____________,用文字描述实验现象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次写出B→F和F→H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D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图:

甲.加入CCl4后振荡 乙.静置分层 丙.分离
甲、乙、丙3步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甲”、“乙”或“丙”)。
(4)将SO2气体通入D溶液,D溶液变为无色,生成两种酸。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C的化学式:____________,用文字描述实验现象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次写出B→F和F→H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D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图:

甲.加入CCl4后振荡 乙.静置分层 丙.分离
甲、乙、丙3步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甲”、“乙”或“丙”)。
(4)将SO2气体通入D溶液,D溶液变为无色,生成两种酸。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7题)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可以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氯气 |
B.钠是一种强还原剂,可以把钛、锆、铌、钽等从其熔融盐中置换出来 |
C.常温下钠和钾的合金为液态,可作快中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
D.Cl2和NaCl中均含有氯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
6.
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
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证明一定含有SO42— |
C.某无色溶液滴入Na2CO3试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是Ca(OH)2溶液 |
D.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Cl—,先加稀HNO3除去OH—,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含Cl— |
8.
碘缺乏病是目前已知的导致人类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为解决这一全国性问题,我国已经开始实施“智力工程”,最经济可行的措施是
A.食盐加碘(盐) | B.面包加碘(盐) | C.大量食用海带 | D.注射含碘药剂 |
3.实验题- (共3题)
9.
实验室配制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2 mol•L-1的NaOH溶液和稀H2SO4各500mL。
提供的试剂是:NaOH固体和98%的浓H2SO4(密度为1.84 g/cm3)及蒸馏水。
(1)应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__________g,应用10mL量筒量取浓H2SO4____________mL。
(2)配制两种溶液时都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__。
(3)在配制上述溶液实验中,下列操作引起结果偏低的有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E、将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后,趁热转移进容量瓶进行后续配置步骤
F、容量瓶刚用蒸馏水洗净,没有烘干
提供的试剂是:NaOH固体和98%的浓H2SO4(密度为1.84 g/cm3)及蒸馏水。
(1)应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__________g,应用10mL量筒量取浓H2SO4____________mL。
(2)配制两种溶液时都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__。
(3)在配制上述溶液实验中,下列操作引起结果偏低的有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在烧杯中溶解溶质搅拌时,溅出少量溶液 |
B.没有用蒸馏水洗烧杯2—3次,并将洗液移入容量瓶中 |
C.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以控制加水量 |
D.将所配溶液从容量瓶转移到试剂瓶时,有少量溅出 |
F、容量瓶刚用蒸馏水洗净,没有烘干
10.
粗食盐中除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可溶性杂质外,还含有泥砂等不溶性杂质。我们食用的精盐是用粗食盐提纯而得到的。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 ①停止加热;②固定铁圈位置;③放上蒸发皿(蒸发皿中盛有NaCl溶液);④放置酒精灯; ⑤加热搅拌;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填序号)
(2)在粗盐提纯过程中,如何检验NaCl溶液中SO42-是否除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还有,应该如何除去SO42-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粗盐提纯的过程中需要滴加饱和Na2CO3溶液,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请问这步操作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 ①停止加热;②固定铁圈位置;③放上蒸发皿(蒸发皿中盛有NaCl溶液);④放置酒精灯; ⑤加热搅拌;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填序号)
(2)在粗盐提纯过程中,如何检验NaCl溶液中SO42-是否除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还有,应该如何除去SO42-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粗盐提纯的过程中需要滴加饱和Na2CO3溶液,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请问这步操作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为了证明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会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按要求填空。

①请根据小明的意图,连接相应的装置,接口顺序: 接 , 接 , 接 。(填字母)____________
②U形管中所盛试剂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③装置C中CCl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④小红认为小明的实验有缺陷,不能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的气体只有一种,小红同学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再加装置F。你认为装置F应加在____之间(填装置序号)。瓶中可以放入_______;
⑤小强看到小明设计的装置后提出无需多加装置,只需将原来烧杯中的AgNO3溶液换成其他溶液。你认为可将溶液换成________,如果观察到________的现象,则证明制Cl2时有HCl挥发出来。

①请根据小明的意图,连接相应的装置,接口顺序: 接 , 接 , 接 。(填字母)____________
②U形管中所盛试剂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③装置C中CCl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④小红认为小明的实验有缺陷,不能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的气体只有一种,小红同学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再加装置F。你认为装置F应加在____之间(填装置序号)。瓶中可以放入_______;
⑤小强看到小明设计的装置后提出无需多加装置,只需将原来烧杯中的AgNO3溶液换成其他溶液。你认为可将溶液换成________,如果观察到________的现象,则证明制Cl2时有HCl挥发出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7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