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净水剂能够改善水质,给人们的生活、健康带来很大的益处。
(1) 明矾[KAl(SO4)2·12H2O]是常见的净水剂。其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明矾可净水是因为在天然水中生成胶状Al(OH)3,Al(OH)3具有____的作用。
(2)碱式氯化铝(简称BAC)是高效净水剂的主要成分。实验室模拟利用铝土矿(主要含Al2O3,还含少量Fe2O3及其他不溶杂质)制取碱式氯化铝[Al2(OH)nCl6-n]的过程如下:

①盐酸溶解铝土矿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溶解过程中需不断搅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②加适量铝粉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③蒸发浓缩所需玻璃仪器为_______________。
(1) 明矾[KAl(SO4)2·12H2O]是常见的净水剂。其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明矾可净水是因为在天然水中生成胶状Al(OH)3,Al(OH)3具有____的作用。
(2)碱式氯化铝(简称BAC)是高效净水剂的主要成分。实验室模拟利用铝土矿(主要含Al2O3,还含少量Fe2O3及其他不溶杂质)制取碱式氯化铝[Al2(OH)nCl6-n]的过程如下:

①盐酸溶解铝土矿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溶解过程中需不断搅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②加适量铝粉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③蒸发浓缩所需玻璃仪器为_______________。
2.
某兴趣小组研究亚硝酸钠,查阅下列资料,试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 2NaNO2+4HI=2NO↑+I2+2NaI+2H2O。请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若有0.75mol电子转移,则被还原的氧化剂粒子数为_______。(用NA表示)
(2)误食NaNO2会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而中毒,可服用维生素C解毒。下列分析错误的是______(填序号)。
A.NaNO2被还原 B.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C.还原性: 维生素C > Fe2+ D.NaNO2是还原剂
(3)下列方法中,可用来区分NaNO2和NaCl的是______ (填序号)。
A. 焰色反应 B.分别滴加酸化FeSO4溶液和KSCN溶液
C.在酸性条件下加入KI 淀粉溶液 D.分别滴加AgNO3溶液
(4)某同学把新制的氯水加到NaNO2溶液中,观察到氯水褪色,同时生成NaNO3和HCl,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药品 | NaNO2 (亚硝酸钠) |
性质 | 1.在酸性溶液中有较强氧化性,能将Fe2+ 氧化成Fe3+ ; 2.AgNO2是一种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盐。 |
(1)已知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 2NaNO2+4HI=2NO↑+I2+2NaI+2H2O。请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若有0.75mol电子转移,则被还原的氧化剂粒子数为_______。(用NA表示)
(2)误食NaNO2会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而中毒,可服用维生素C解毒。下列分析错误的是______(填序号)。
A.NaNO2被还原 B.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C.还原性: 维生素C > Fe2+ D.NaNO2是还原剂
(3)下列方法中,可用来区分NaNO2和NaCl的是______ (填序号)。
A. 焰色反应 B.分别滴加酸化FeSO4溶液和KSCN溶液
C.在酸性条件下加入KI 淀粉溶液 D.分别滴加AgNO3溶液
(4)某同学把新制的氯水加到NaNO2溶液中,观察到氯水褪色,同时生成NaNO3和HCl,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9题)
5.
酸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类物质,下列关于酸的认识和判断正确的是
A.HCl、CH3COOH 均为含氧酸 | B.稀H2SO4具有强氧化性 |
C.酸洒到实验台上,应用NaOH溶液处理 | D.铁、铝遇到冷的浓硫酸会发生钝化 |
6.
下列有关溶液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50mL量筒中配制0.1000mol/L氯化钠溶液 |
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应仰视刻度线 |
C.配制240mL0.1000 mol/LH2SO4溶液需用250mL容量瓶 |
D.将2.3gNa 投入97.7g水中,可得质量分数为4%的烧碱溶液 |
7.
2017年我国首艘使用了钛合金材料的国产航母下水。钛(Ti)常温下与酸、碱均不反应,但高温下能被空气氧化。由钛铁矿(主要成分是FeO和TiO2) 提取金属钛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I中碳作还原剂 |
B.步骤II中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C.步骤III需在氩气环境中进行,防止金属Mg被空气氧化 |
D.可用稀硫酸除去金属钛中的少量镁 |
8.
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42-、NH4+、Fe3+、Fe2+和K+。取该溶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同时出现红褐色沉淀;过滤,向滤液中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不溶于盐酸的沉淀。再过滤,向滤液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可知原溶液中
A.至少存在3种离子 | B.K+一定不存在 |
C.一定含Cl- | D.K+、Cl-可能存在,Fe2+也一定存在 |
9.
下列通过实验观察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结论 |
A | AlCl3 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 Al(OH)3 能溶于强碱溶液 |
B | 铝、镁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 | 铝比镁更活泼 |
C | 铝箔用酒精灯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 | 铝单质熔点高 |
D | 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后固体加稀HCl溶解,再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 | 反应后固体中不含+3价的铁 |
A.A | B.B | C.C | D.D |
11.
下列物质性质或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错误的是
A.合金具有优良性能,可用于制造新型金属材料 |
B.氧化铁俗称铁红,可用作红色油漆和外墙涂料 |
C.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常用来漂白食品 |
D.HF与SiO2的反应可用作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 |
3.实验题- (共2题)
12.
超细碳酸钙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图为工业生产超细碳酸钙的流程图:

(1)反应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将反应池中得到的固体过滤、洗涤、烘干,得到超细碳酸钙。判断固体是否洗净的操作是__________。
(3)实验小组在实验室中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 模拟侯氏制碱法制纯碱。

实验步骤:
I.食盐精制: 粗盐(含少量Ca2+、Mg2+、SO32-) 溶解,依次加入足量NaOH 溶液、______溶 液、_______溶 液;过滤;加入盐酸调pH 至7。
II.转化: ① 将精制后的食盐溶液控制温度在30~35℃之间;不断搅拌,先后通入足量氨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保温,搅拌半小时;
②静置,过滤、洗涤、烘干,得到NaHCO3晶体。
III. 制纯碱: 将制得的NaHCO3放入坩埚中,在酒精灯上灼烧,冷却至室温,即得到纯碱。
已知各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见右表。

①B中应盛装________。
②C装置中发生“转化”生成NaHCO3 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③“转化”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0~35℃之间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温度需控制在30~35℃之间的原因是_________。

(1)反应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将反应池中得到的固体过滤、洗涤、烘干,得到超细碳酸钙。判断固体是否洗净的操作是__________。
(3)实验小组在实验室中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 模拟侯氏制碱法制纯碱。

实验步骤:
I.食盐精制: 粗盐(含少量Ca2+、Mg2+、SO32-) 溶解,依次加入足量NaOH 溶液、______溶 液、_______溶 液;过滤;加入盐酸调pH 至7。
II.转化: ① 将精制后的食盐溶液控制温度在30~35℃之间;不断搅拌,先后通入足量氨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保温,搅拌半小时;
②静置,过滤、洗涤、烘干,得到NaHCO3晶体。
III. 制纯碱: 将制得的NaHCO3放入坩埚中,在酒精灯上灼烧,冷却至室温,即得到纯碱。
已知各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见右表。

①B中应盛装________。
②C装置中发生“转化”生成NaHCO3 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③“转化”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0~35℃之间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温度需控制在30~35℃之间的原因是_________。
13.
SO2和NOx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某小组认为一定条件下,用NH3与NO2反应转化为无污染物质可进行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
(1)氨气的制备
①实验室制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制备和收集纯净、干燥的氨气,可以选择下图装置______(填序号),C 中试剂为______。
(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已知: 2NO2+2NaOH=NaNO3+ NaNO2+ H2O。)

①在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将NO2气体注入Y管中,Z 中应盛装______。
②打开K1,将注射器X 中的NH3缓慢注入Y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
③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打开K2,Y 中出现倒吸现象,原因是_________。
(3)该小组进一步研究SO2的性质,探究SO2能否与Na2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实验室用铜丝和浓硫酸反应生成S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利用(2)中装置,将Y中的药品更换为少量Na2O2,将注射器X中SO2缓慢推入Y中,Y 装置中淡黄色粉末变成白色。设计方案检验生成的白色物质中含有SO42-_________。
(1)氨气的制备
①实验室制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制备和收集纯净、干燥的氨气,可以选择下图装置______(填序号),C 中试剂为______。

(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已知: 2NO2+2NaOH=NaNO3+ NaNO2+ H2O。)

①在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将NO2气体注入Y管中,Z 中应盛装______。
②打开K1,将注射器X 中的NH3缓慢注入Y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
③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打开K2,Y 中出现倒吸现象,原因是_________。
(3)该小组进一步研究SO2的性质,探究SO2能否与Na2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实验室用铜丝和浓硫酸反应生成S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利用(2)中装置,将Y中的药品更换为少量Na2O2,将注射器X中SO2缓慢推入Y中,Y 装置中淡黄色粉末变成白色。设计方案检验生成的白色物质中含有SO42-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9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