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1.
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SO42- |
B.在蒸馏过程中,发现蒸馏烧瓶中未加沸石或碎瓷片,可以立即加入 |
C.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Cl- |
D.制备Fe(OH)3胶体时,向沸腾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
2.
下列关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容量瓶上标有刻度线、温度和浓度,使用前要事先检查是否漏水 |
B.量筒内的残液必须冲洗下来,放入容量瓶中 |
C.称量的固体(或量取的液体)可直接放入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 |
D.定容摇匀后,若液面低于刻度线,不可再次加水补齐 |
4.
下列关于氨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氨气易液化,汽化时吸热,可用作制冷剂 |
B.氨气可以用浓硫酸干燥也可用碱石灰干燥 |
C.用水吸收氨气可用右图1的装置防止倒吸 |
D.氨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小,可用右图2收集NH3 |
5.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 | 溶液呈红色 | 稀HNO3将Fe氧化为Fe3+ |
B | ![]() | 左边棉球变为橙色,右边棉球变为蓝色 | 氧化性:Cl2>Br2>I2 |
C |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 | 试纸变蓝色 | 浓氨水呈碱性 |
D | 浓HNO3加热 | 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 HNO3有强氧化性 |
A.A | B.B | C.C | D.D |
2.实验题- (共2题)
7.
I、化学上常见的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基本装置如下:

(1)写出仪器名称:a______,b______________。
(2)从海带提取碘的操作如下,除特殊说明外,请在空白处填上上图相应装置中的序号:将干海带进行灼烧,海带灰中含有较多KI,将海带灰溶于水,然后______得到澄清滤液;向滤液中加入硫酸和H2O2混合溶液,得到棕褐色含有单质碘的水溶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向碘的水溶液中加入适量CCl4,进行______操作将上下两层溶液分开。将含有碘的CCl4溶液置于蒸馏烧瓶内进行_____操作,可以粗略从CCl4溶液中分离出碘。
Ⅱ、某同学需用480mL0.5mol/LNa2CO3溶液,在实验室进行配制。
(1)该同学用托盘天平应称量______gNa2CO3粉末,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
(2)下图是该同学配制过程的一些关键步骤和操作图。

配制过程的先后顺序为(用字母A--F填写)_______。
(3)步骤A通常称为洗涤,如果没有步骤A,则配得溶液的浓度将_____(填“偏高”、“偏低”、“不变”);步骤F如果俯视刻度线,配得溶液的浓度将______(填“偏高”、“偏低”、“不变”)

(1)写出仪器名称:a______,b______________。
(2)从海带提取碘的操作如下,除特殊说明外,请在空白处填上上图相应装置中的序号:将干海带进行灼烧,海带灰中含有较多KI,将海带灰溶于水,然后______得到澄清滤液;向滤液中加入硫酸和H2O2混合溶液,得到棕褐色含有单质碘的水溶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向碘的水溶液中加入适量CCl4,进行______操作将上下两层溶液分开。将含有碘的CCl4溶液置于蒸馏烧瓶内进行_____操作,可以粗略从CCl4溶液中分离出碘。
Ⅱ、某同学需用480mL0.5mol/LNa2CO3溶液,在实验室进行配制。
(1)该同学用托盘天平应称量______gNa2CO3粉末,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
(2)下图是该同学配制过程的一些关键步骤和操作图。

配制过程的先后顺序为(用字母A--F填写)_______。
(3)步骤A通常称为洗涤,如果没有步骤A,则配得溶液的浓度将_____(填“偏高”、“偏低”、“不变”);步骤F如果俯视刻度线,配得溶液的浓度将______(填“偏高”、“偏低”、“不变”)
8.
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能与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反应生成多种氯化物。现用下图装置制取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的实验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1是用来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
①装置A 中圆底烧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反应中被氧化的HCl 与消耗的HCl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②装置B内试剂为_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
(2)若将装置1与装置2连接制备少量氯化铁固体(氯化铁易吸水,在300℃时升华),则:
①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②D、E间导管短且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③若在D装置的硬质玻璃管内装入硅藻土和碳粉,则发生如下反应:
SiO2+2C+2Cl2
SiCl4+2CO
当反应消耗6g碳时,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F装置之后还应添加一个装置用来_______。
(3)将装置1与装置3连接来探究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
①将氯气依次通过盛有干燥红色布条的广口瓶和盛有湿润红色布条的广口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②为防止氯气尾气污染空气,根据氯水显酸性的性质,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原理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根据这一原理,工业上常用廉价的石灰乳吸收工业氯气尾气制得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填化学式),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失效漂白粉,加稀盐酸后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用字母代号填)。
A.O2 B.H2 C.CO2 D.HClO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1是用来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
①装置A 中圆底烧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反应中被氧化的HCl 与消耗的HCl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②装置B内试剂为_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
(2)若将装置1与装置2连接制备少量氯化铁固体(氯化铁易吸水,在300℃时升华),则:
①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②D、E间导管短且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③若在D装置的硬质玻璃管内装入硅藻土和碳粉,则发生如下反应:
SiO2+2C+2Cl2

当反应消耗6g碳时,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F装置之后还应添加一个装置用来_______。
(3)将装置1与装置3连接来探究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
①将氯气依次通过盛有干燥红色布条的广口瓶和盛有湿润红色布条的广口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②为防止氯气尾气污染空气,根据氯水显酸性的性质,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原理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根据这一原理,工业上常用廉价的石灰乳吸收工业氯气尾气制得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填化学式),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失效漂白粉,加稀盐酸后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用字母代号填)。
A.O2 B.H2 C.CO2 D.HClO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