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阿魏酸是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白细胞减少等症药品的基本原料。下面是以石炭酸为原料制备阿魏酸的一种合成路线:

(1)由石炭酸生成A和A生成B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
(2)阿魏酸有顺式和反式两种结构,其顺式结构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3)C中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
(4)由B生成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5)芳香化合物E是D的同分异构体,0.1 mol E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4.4g CO2,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比为2∶2∶1∶3,写出符合要求的E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6)由谷维素(
)也可制备阿魏酸,请设计简单的合成路线并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

(1)由石炭酸生成A和A生成B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
(2)阿魏酸有顺式和反式两种结构,其顺式结构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3)C中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
(4)由B生成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5)芳香化合物E是D的同分异构体,0.1 mol E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4.4g CO2,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比为2∶2∶1∶3,写出符合要求的E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6)由谷维素(

2.单选题- (共5题)
2.
工业上通过电化学原理在铝片表面形成氧化膜来提高其抗腐蚀能力,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棒可用任意金属代替,其作用是传递电流 |
B.通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增大 |
C.通电后电子被强制从碳棒流向铝片使铝表面形成氧化膜 |
D.可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来控制氧化膜的形成速度 |
3.
有一种含氧杂环化合物,在合成有机材料和药品中有重要应用、其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1mol该有机物最多能消耗4mol NaOH |
B.1mol该有机物与H2反应时,最多消耗6mol H2 |
C.该有机物的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3种 |
D.该分子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 |
4.
甲、乙、丙、丁4种物质分别含2种或3种元素,它们的分子中均含18个电子,甲是气态氢化物,在水中分步电离出两种阴离子,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甲通入硫酸铜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但甲能与碱反应 |
B.乙的摩尔质量为32g/mol则乙分子中可能含有极性键、非极性键 |
C.若丙中含有第二周期ⅣA族的元素,则丙可能是甲烷的同系物 |
D.若丁中各元素质量比跟甲中各元素质量比相同,则丁既可能表现氧化性也可能表现还原性 |
5.
仅用下表提供的玻璃仪器(自选非玻璃仪器)就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玻璃仪器 |
A | 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混合物 | 烧杯、酒精灯、玻璃棒、分液漏斗 |
B | 配制450 mL 2 mol·L-1氯化钠溶液 | 500 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 |
C | 除去氢氧化铝胶体中的泥沙 | 漏斗(带半透膜)、烧杯、玻璃棒 |
D | 从食盐水中获得NaCl晶体 | 坩埚、玻璃棒、酒精灯、泥三角 |
A.A | B.B | C.C | D.D |
6.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涉及到很多的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的圆珠笔头一直需要进口笔尖钢,2016年9月,中国太钢集团利用家常和面原理在钢水中加入添加剂试验成功,造出圆珠笔头,可完全替代进口,由此信息可知笔尖钢为合金,且具有良好的切削性 |
B.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精炼丝绸,碱剂不可能为烧碱 |
C.《神农本草经》记载,麻黄能“止咳逆上气”,说明麻黄碱具有平喘功能,常常用于治疗气喘咳嗽 |
D.《天工开物》中有“至于矾现五色之形,硫为群石之将,皆变化于烈火”,其中的矾指的是金属硫化物 |
3.实验题- (共2题)
7.
为了充分利用铜资源,某工厂利用废旧黄铜灰(含有Cu、Zn、CuO、ZnO及少量的FeO、Fe2O3、SiO2等)制取金属铜并得副产物锌盐,其生产流程如下:

(1)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稀硫酸溶解黄铜灰过程中,Cu是否参与了反应,如果参与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如果没反应请写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渣1及滤渣2与浓硫酸反应的步骤中存在缺陷,可将实验改进为先让滤渣与_______反应,产物再溶于稀硫酸,这样改进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滤液3与H2O2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滤液3反应中需要调节PH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5 ℃时,沉淀Cu2+、Zn2+两种金属离子(M2+),所需S2-最低浓度的对数值lg c(S2-)与lg c(M2+)关系如下图所示。

则Ksp(CuS)=_____________________。

(1)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稀硫酸溶解黄铜灰过程中,Cu是否参与了反应,如果参与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如果没反应请写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渣1及滤渣2与浓硫酸反应的步骤中存在缺陷,可将实验改进为先让滤渣与_______反应,产物再溶于稀硫酸,这样改进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滤液3与H2O2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滤液3反应中需要调节PH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5 ℃时,沉淀Cu2+、Zn2+两种金属离子(M2+),所需S2-最低浓度的对数值lg c(S2-)与lg c(M2+)关系如下图所示。

则Ksp(CuS)=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学习完氮的有关性质之后,准备对氨的性质进行实验探究。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模仿排饱和食盐水收集氯气的方法,想用排饱和氯化铵溶液的方法收集氨气。你认为他能否达到目的?________(填“能”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未画出),探究氨气的还原性。

①利用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CuO变为红色物质,无水CuSO4变蓝色,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已知红色物质为一种单质,则氨气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有同学认为:NH3与CuO反应生成的红色物质中可能含有Cu2O。已知:Cu2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在酸性溶液中,Cu+―→Cu+Cu2+。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该红色物质中是否含有Cu2O:______________。
(4)该小组的同学根据"侯氏制碱法"原理,进行碳酸氢钠的制备,有关反应为:
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NaHCO3↓+NH4Cl;

某同学用上图中戊装置(其他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
①实验时,须先从a管通入________气体(填化学式),然后从b管持续通入另一种气体。
②有同学建议在戊装置的b管下端连接己装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碳酸氢钠受热所得固体12.28 g与足量的石灰水充分反应,所得沉淀经洗涤、干燥质量为12.00 g,则所得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模仿排饱和食盐水收集氯气的方法,想用排饱和氯化铵溶液的方法收集氨气。你认为他能否达到目的?________(填“能”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未画出),探究氨气的还原性。

①利用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CuO变为红色物质,无水CuSO4变蓝色,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已知红色物质为一种单质,则氨气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有同学认为:NH3与CuO反应生成的红色物质中可能含有Cu2O。已知:Cu2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在酸性溶液中,Cu+―→Cu+Cu2+。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该红色物质中是否含有Cu2O:______________。
(4)该小组的同学根据"侯氏制碱法"原理,进行碳酸氢钠的制备,有关反应为:
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NaHCO3↓+NH4Cl;

某同学用上图中戊装置(其他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
①实验时,须先从a管通入________气体(填化学式),然后从b管持续通入另一种气体。
②有同学建议在戊装置的b管下端连接己装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碳酸氢钠受热所得固体12.28 g与足量的石灰水充分反应,所得沉淀经洗涤、干燥质量为12.00 g,则所得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5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