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A、B、C、D、E、F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5倍,B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C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0,D元素的单质可用于自来水消毒杀菌,E元素位于周期表的ⅥB族,F的基态原子中有4个未成对电子。
(1)A元素单质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B元素原子中的未成对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A的氢化物A2H4分子中,A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______;A与B形成的AB2-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4)基态F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F3+与SCN-络合得到多种配合物,其中配位数为5的配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化合物FD3是棕色固体、易潮解,100℃左右时升华,FD3的晶体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铁在不同温度范围有不同的晶体结构。室温下铁是简单立方,称为α铁(α-Fe)。当温度升高到912℃,α铁转变为面心立方,称为γ铁(γ-Fe)。当温度继续升高到1394 ℃,γ铁转变为体心立方。称为δ铁(δ-Fe)。

①γ铁晶体中铁原子配位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δ铁晶体密度为dg·cm-3,则其晶胞参数(边长)为__________cm(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
(1)A元素单质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B元素原子中的未成对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A的氢化物A2H4分子中,A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______;A与B形成的AB2-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4)基态F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F3+与SCN-络合得到多种配合物,其中配位数为5的配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化合物FD3是棕色固体、易潮解,100℃左右时升华,FD3的晶体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铁在不同温度范围有不同的晶体结构。室温下铁是简单立方,称为α铁(α-Fe)。当温度升高到912℃,α铁转变为面心立方,称为γ铁(γ-Fe)。当温度继续升高到1394 ℃,γ铁转变为体心立方。称为δ铁(δ-Fe)。

①γ铁晶体中铁原子配位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δ铁晶体密度为dg·cm-3,则其晶胞参数(边长)为__________cm(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
2.
某无色溶液,由Na+、Ba2+、Al3+、Cl-、AlO2-、MnO4-、CO32-、SO42-中的若干离子组成,将溶液平均分为两份置于两支试管:
①取其中一支试管,加入过量HCl.有气体生成,并得到溶液;
②在①所得溶液中加入HNO3酸化的AgNO3,出现白色沉淀;
③取另一支试管,先加入过量的HCl酸化,再加入过量的NaHCO3溶液,有气体生成同时析出白色沉淀甲,甲的质量为3.9g;
④在③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乙析出.
根据上述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
(2)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
(3)判断沉淀乙成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实验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实验③可知溶液中存在的离子为_________,原溶液中该离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
①取其中一支试管,加入过量HCl.有气体生成,并得到溶液;
②在①所得溶液中加入HNO3酸化的AgNO3,出现白色沉淀;
③取另一支试管,先加入过量的HCl酸化,再加入过量的NaHCO3溶液,有气体生成同时析出白色沉淀甲,甲的质量为3.9g;
④在③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乙析出.
根据上述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
(2)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
(3)判断沉淀乙成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实验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实验③可知溶液中存在的离子为_________,原溶液中该离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
2.单选题- (共7题)
3.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0 mL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用10 mL水稀释后,H2SO4的质量分数大于49% |
B.配制0.1 mol/L的Na2CO3溶液480 mL,需用500 mL 容量瓶 |
C.将100 mL 2mol·L-1盐酸加热蒸发至50 mL,所得溶液的浓度为4 mol·L-1 |
D.将10g CaO加入100mL饱和石灰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并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所得溶液的浓度不变 |
4.
下列混合物分离(或除杂) 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Mg粉中的Al粉:加入足量NaOH溶液后,过滤、洗涤 |
B.除去BaCO3固体中混有的BaSO4:加过量盐酸后,过滤、洗涤 |
C.除去NaHCO3溶液中的Na2CO3:加适量稀盐酸 |
D.除去Al2O3中的少量Fe2O3: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洗涤 |
5.
下列关于离子的检验方法一定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滴加足量稀HNO3,若有沉淀不溶解,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Ag+ |
B.向某溶液中滴加足量稀HCl,产生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CO32- |
C.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若出现红色则说明原溶液中含Fe3+ |
D.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火焰颜色未见紫色,则说明原溶液中不含K+ |
6.
向溶质为FeBr2、FeI2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为血红色,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原溶液中的Br-不一定被氧化 |
B.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2+一定被氧化 |
C.不能确定通入氯气之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2+ |
D.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溶液,静置、分液,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能产生黄色沉淀 |
7.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K+、Na+、Mg2+、NH4+、Fe2+、Br-、CO32-、SO42-、SO32-中的若干种离子,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① 取少量溶液,滴加足量氯水,有气泡产生且溶液颜色变成黄色
② 另取少量原溶液,滴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无沉淀生成
③ 蘸取原溶液,做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紫色。
为进一步确定该溶液的组成,无需进行的实验是
① 取少量溶液,滴加足量氯水,有气泡产生且溶液颜色变成黄色
② 另取少量原溶液,滴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无沉淀生成
③ 蘸取原溶液,做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紫色。
为进一步确定该溶液的组成,无需进行的实验是
A.上述实验③不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 |
B.取少量溶液,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 |
C.取少量溶液,滴加适量的稀硫酸和品红溶液 |
D.取少量溶液,滴加适量的NaOH浓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气体 |
8.
某同学设计用下图的装置制备少量的AlCl3(易水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装置中所装试剂为饱和的NaCl溶液,其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HCl |
B.装置C和F中的试剂均为浓硫酸,其作用是防止水蒸气进人E中 |
C.用50mL12mol/L的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所得氯气可以制取26.7gAlCl3 |
D.实验过程中应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待装置中充满黄绿色气体时再点燃D处的酒精灯 |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酸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制备食品发酵剂 |
B.铝的钝化、煤的气化、漂白粉杀菌消毒过程均有化学反应发生 |
C.福尔马林、漂白粉、胆矾均为混合物 |
D.日常生活中无水乙醇常用于杀菌消毒 |
3.实验题- (共1题)
10.
甲学生对Cl2与FeCl2和KSCN混合溶液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向A中通入氯气至过量,观察A中,发现溶液先呈红色,然后变为黄色。

(1)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A中溶液由红色变为黄色的原因,甲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存在__________________。
(3)资料显示:SCN -的电子式为
。甲同学猜想SCN―可能被Cl2氧化了,他进行了如下研究。①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由此证明SCN―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甲同学通过实验证明了SCN―中氮元素转化为NO3―,已知SCN―中碳元素没有被氧化,若SCN―与Cl2反应生成0.5mol CO2,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_mol。

(1)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A中溶液由红色变为黄色的原因,甲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存在__________________。
(3)资料显示:SCN -的电子式为

②甲同学通过实验证明了SCN―中氮元素转化为NO3―,已知SCN―中碳元素没有被氧化,若SCN―与Cl2反应生成0.5mol CO2,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_mol。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7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