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实验室用200克9.8﹪的稀硫酸与足量锌粒反应,制备氢气。试计算:
①消耗锌粒的质量为多少?____
②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多少?_____
③若用500mL集气瓶收集这些氢气,则需准备几个集气瓶(在标准状况下)?___
①消耗锌粒的质量为多少?____
②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多少?_____
③若用500mL集气瓶收集这些氢气,则需准备几个集气瓶(在标准状况下)?___
2.单选题- (共5题)
2.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蒸馏海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蒸馏烧瓶中加入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暴沸 |
B.实验时冷却水应从A进入,从B流出 |
C.锥形瓶中能收集到高浓度的氯化钠溶液 |
D.该装置可用于分离海水中的NaCl和MgCl2 |
3.
用括号中注明的方法分离下列各组混合物,其中不正确的是
A.分离溴与溴化钠的水溶液(萃取) |
B.食盐中的沙砾(溶解过滤) |
C.除去K NO3溶液中少量的KCl(冷却结晶) |
D.除去乙醇中溶解的微量食盐(过滤) |
4.
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②①④⑤③ | B.④②⑤①③ | C.②⑤④①③ | D.⑤②④①③ |
6.
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液漏斗使用前要检验它是否漏水 |
B.萃取剂要求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 |
C.注入碘水和萃取剂,倒转分液漏斗反复用力震荡后立即分液 |
D.分液时,打开旋塞,使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
3.多选题- (共1题)
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固体在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无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气体,证明该固体含有CO32- |
B.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含有SO42- |
C.某溶液在焰色反应实验中出现黄色的火焰,则原溶液中一定有Na+,不能确定是否含有K+ |
D.某溶液与NaOH溶液共热,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红气体,说明原溶液中存在NH4+ |
4.实验题- (共1题)
8.
实验室用碳酸钠粉末配制100mL0.100mol/LNa2CO3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的步骤如下:
A.将碳酸钠固体溶解成较浓的溶液
B.准确称取碳酸钠固体
C.计算所需碳酸钠的质量
D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E.轻轻振荡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F.用蒸馏水将烧杯和玻璃棒2--3次,将洗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
(2)现有下列仪器
A.烧杯 B.100mL量筒 C.100mL容量瓶 D.药匙 E.玻璃棒 F.天平
①配制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____(填代号),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该试验中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_____,____。
②应用托盘天平称取碳酸钠粉末的质量为_____,若加蒸馏水不慎超过刻度线,处理的方法是____。
③若实验遇下列情况,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是____。
A.移液后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B.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滴加蒸馏水至标线再摇匀;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标线;
D.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
(1)配制溶液的步骤如下:
A.将碳酸钠固体溶解成较浓的溶液
B.准确称取碳酸钠固体
C.计算所需碳酸钠的质量
D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E.轻轻振荡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F.用蒸馏水将烧杯和玻璃棒2--3次,将洗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A.先将蒸馏水加到刻度线下1-2cm处,再用改用胶头滴管滴加加蒸馏水到刻度线相切。 |
(2)现有下列仪器
A.烧杯 B.100mL量筒 C.100mL容量瓶 D.药匙 E.玻璃棒 F.天平
①配制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____(填代号),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该试验中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_____,____。
②应用托盘天平称取碳酸钠粉末的质量为_____,若加蒸馏水不慎超过刻度线,处理的方法是____。
③若实验遇下列情况,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是____。
A.移液后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B.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滴加蒸馏水至标线再摇匀;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标线;
D.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5道)
多选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