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化合物H是合成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酸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1)化合物E的含氧官能团为______和______(填官能团的名称)。
(2)反应②的类型为__________。
(3)写出一种满足下列条件的C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I.分子含有1个苯环;
II.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
III.分子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4)化合物C被氧化生成化合物D,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
(5)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写出以
为有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可选择适当有机溶剂,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___________________。

(1)化合物E的含氧官能团为______和______(填官能团的名称)。
(2)反应②的类型为__________。
(3)写出一种满足下列条件的C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I.分子含有1个苯环;
II.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
III.分子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4)化合物C被氧化生成化合物D,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
(5)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写出以


2.单选题- (共4题)
2.
以熔融CaF2-CaO作电解质,用如图5所示装置获得金属钙,并用钙还原TiO2制备金属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整套装置工作前后CaO的总量不变 |
B.阳极上电极反应式为2Ca2++4e-= 2Ca |
C.石墨电极作阳极,质量不变 |
D.电解过程中,F-和O2-向阴极移动 |
3.
某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A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14H25O6NBr |
B.该分子中含有两个手性碳原子 |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D.A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1 mol A最多消耗3 mol NaOH |
4.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低碳生活的核心就是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
B.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 |
C.PM2.5含有铅、铬、镉、钒、砷等元素均为对人体有害的金属元素 |
D.变质的植物油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植物油发生了氧化反应 |
5.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增加。m、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q具有漂白性,s在常温下为密度比水大且难溶于水的液体。0.01 mol/L r溶液的pH为2,p是甲烷。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W<X<Y |
B.元素的非金属性:Z>X>Y |
C.Y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气态 |
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弱酸 |
3.填空题- (共1题)
6.
已知:Ⅰ.碳酸钠的饱和溶液在不同温度下析出的溶质如图所示:
Ⅱ、25℃时有关物质的溶度积如下:
工业碳酸钠(纯度约为98%)中含有Ca2+、Mg2+、Fe3+、Cl-和SO42-等杂质,提纯工艺线路如下:

(1)加入NaOH溶液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向含有Mg2+、Fe3+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当两种沉淀共存且溶液的pH=8时,c(Mg2+):c(Fe3+)= ___________;
(3)“母液”中除了含有Na+、CO32-外,还含有_________等离子。
(4)有人从“绿色化学”角度设想将“母液”沿流程中虚线所示进行循环使用。请你分析实际工业生产中是否可行_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Na2CO3•10H2O(s)=Na2CO3(s)+10H2O(g)△H=+532.36kJ•mol-1
Na2CO3•10H2O(s)=Na2CO3•H2O(s)+9H2O(g) △H=+473.63kJ•mol-1
写出Na2CO3•H2O脱水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Ⅱ、25℃时有关物质的溶度积如下:
物质 | CaCO3 | MgCO3 | Ca(OH)2 | Mg(OH)2 | Fe (OH)3 |
Ksp | 4.96×10-9 | 6.82×10-6 | 4.68×10-6 | 5.61×10-12 | 2.64×10-39 |

(1)加入NaOH溶液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向含有Mg2+、Fe3+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当两种沉淀共存且溶液的pH=8时,c(Mg2+):c(Fe3+)= ___________;
(3)“母液”中除了含有Na+、CO32-外,还含有_________等离子。
(4)有人从“绿色化学”角度设想将“母液”沿流程中虚线所示进行循环使用。请你分析实际工业生产中是否可行_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Na2CO3•10H2O(s)=Na2CO3(s)+10H2O(g)△H=+532.36kJ•mol-1
Na2CO3•10H2O(s)=Na2CO3•H2O(s)+9H2O(g) △H=+473.63kJ•mol-1
写出Na2CO3•H2O脱水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题- (共1题)
7.
实验室从含碘废液(除H2O外,还含有CCl4、I2、I-等)中回收碘和CCl4,其实验过程如下:

(1)向含碘废液中加入稍过量的Na2SO3溶液,将废液中的I2还原为I-,其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该操作将I2还原为I-的主要目的是 ____________ 。
(2)操作X的名称为 ___。
(3)氧化时,在三颈烧瓶中将含I-的水溶液用盐酸调至pH约为2,缓慢通入Cl2,在40℃左右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控制在较低温度下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锥形瓶里盛放的溶液为_______________

(4)在教材碘水的萃取实验中,最后要从碘的CCl4溶液中回收利用CCl4,可以采用下列方法:先水浴加热蒸馏碘的CCl4溶液,收集得到浅红色的液体。再向该液体中加入少量块状的活性炭,静置。待溶液的浅红色消失。操作Y,即可得无色透明的CCl4液体。
①收集得到浅红色的液体说明,收集得到的液体中含有 ___(化学式),②加入少量活性炭的目的是 ______ ,③操作Y的名称是 ___。

(1)向含碘废液中加入稍过量的Na2SO3溶液,将废液中的I2还原为I-,其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该操作将I2还原为I-的主要目的是 ____________ 。
(2)操作X的名称为 ___。
(3)氧化时,在三颈烧瓶中将含I-的水溶液用盐酸调至pH约为2,缓慢通入Cl2,在40℃左右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控制在较低温度下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锥形瓶里盛放的溶液为_______________

(4)在教材碘水的萃取实验中,最后要从碘的CCl4溶液中回收利用CCl4,可以采用下列方法:先水浴加热蒸馏碘的CCl4溶液,收集得到浅红色的液体。再向该液体中加入少量块状的活性炭,静置。待溶液的浅红色消失。操作Y,即可得无色透明的CCl4液体。
①收集得到浅红色的液体说明,收集得到的液体中含有 ___(化学式),②加入少量活性炭的目的是 ______ ,③操作Y的名称是 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4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