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河北省承德市联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8564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7

1.推断题(共1题)

1.
有机物G广泛用作香精的调香剂,科技人员设计了如下路线合成该物质: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按系统命名法给B物质命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物质的官能团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合成路线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填编号)。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满足:(ⅰ)属于芳香族化合物;(ⅱ)不能使与FeCl3溶液显色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共7题)

2.下方是一张中国某一历史时期的脱盲证。***题词“为消灭文盲而斗争”,反映了当时中国的一种“文化”现象。依据图6判断,此证件应出自  
3.下方是一张中国某一历史时期的脱盲证。***题词“为消灭文盲而斗争”,反映了当时中国的一种“文化”现象。依据图6判断,此证件应出自  
4.下列官职中,是北宋时期设置的负责管理财政的有
①参知政事        ②承宣布政使司     ③转运使          ④三司使
5.近年来许多国家纷纷兴建孔子学院。在汉堡发现了一本在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文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6.近年来许多国家纷纷兴建孔子学院。在汉堡发现了一本在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文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7.

某校组织班班有歌声比赛,8个评委为某个班级打出的分数如茎叶图所示,则这些数据的中位数是(    )

8.

某校组织班班有歌声比赛,8个评委为某个班级打出的分数如茎叶图所示,则这些数据的中位数是(    )

3.单选题(共2题)

9.
人类将在未来几十年内逐渐由“碳素燃料文明时代”过渡至“太阳能文明时代”(包括风能、生物质能等太阳能的转换形态)。下列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B.利用太阳能蒸馏海水进行海水的淡化
C.避开公共交通的拥挤,倡导自驾出行
D.海水和淡水交汇处安装半透膜,利用水中电解质浓度的差异进行发电
10.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钠钾合金在常温下呈液态,可以作为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B.日常生活中无水乙醇常用于杀菌消毒
C.加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可预防甲状腺肿大
D.苯酚的稀溶液可直接用作防腐剂和消毒剂

4.实验题(共2题)

11.
现用如下实验装置测定铜和氧化铜混合物中铜元素的含量。

试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盛装盐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2)A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给D装置加热前,应该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5)已知D装置中铜和氧化铜混合物的质量为10 g,经称量,反应前后E装置的质量分别为100.2 g和102.0 g,原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假设各装置中的反应或吸收都是完全的)。
(6)如不加F装置,会使实验结果_______(填“偏低”或“偏高”)。
12.
实验室制取氯气方法很多,通常有如下三种:
(1)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制取氯气。如果将过量二氧化锰与20 mL 12 mol/L的浓盐酸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氯气明显少于0.06 mol。产生该结果的主要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可制取氯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消耗0.1 mol氧化剂,则被氧化的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3)现按如下操作进行有关氯气的制备及性质实验:在一片下衬白纸的圆形玻璃片上(如下图),A点滴一滴0.1 mol/L KI溶液(含淀粉溶液),B点滴一滴FeSO4(含KSCN)溶液,C点滴一滴NaOH(含酚酞)溶液,O点放少量KClO3晶体。向KClO3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立即用表面皿盖好。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A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C点的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是因为中和褪色还是漂白而褪色,请你设计实验证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选择题:(7道)

    单选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