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用太阳能分解10mol液态水消耗的能量是__________kJ;
(2)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由一定量的CO2和H2合成甲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注:T1、T2均大于3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 温度为T1时,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生成甲醇的平均速率为v(CH3OH)=

② 该反应在T1时的平衡常数比T2时的大
③ 该反应的 △H < 0
④ 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从T1变到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气体密度减小
⑤处于A点时容器中的压强比处于B点时容器中的压强大
(4)在T1温度时,将1molCO2和3molH2充入一密闭恒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若CO2转化率为α, 则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
(5)在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的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为酸性,负极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题- (共1题)

该装置中离子交换膜只允许______离子通过。反应一段时间后,向烧杯中加入0.1molCu(OH)2后恰好恢复到反应前的CuSO4溶液的浓度和pH。则反应过程中消耗锌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g ,烧杯左侧碳棒上析出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在此过程中烧杯中右侧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题- (共11题)
已知某项工程由甲、乙两队合做12天可以完成,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时间是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时间的2倍少10天.甲、乙两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分别需要多少天?设甲队单独完成需x天,根据题意列出的方程正确的是( )
已知某项工程由甲、乙两队合做12天可以完成,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时间是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时间的2倍少10天.甲、乙两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分别需要多少天?设甲队单独完成需x天,根据题意列出的方程正确的是( )
蝗虫的发育过程经历了{#blank#}1{#/blank#} 、{#blank#}2{#/blank#} 、{#blank#}3{#/blank#} 三个时期,叫做{#blank#}4{#/blank#} .
小菜蛾分布范围广、抗药性强,是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的“头号杀手”.2013年福建农林大学等单位“小菜蛾基因组的研究成果”取得重大突破,奠定了其在该项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人们将有望通过基因技术防治小菜蛾,最大限度地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
小菜蛾分布范围广、抗药性强,是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的“头号杀手”.2013年福建农林大学等单位“小菜蛾基因组的研究成果”取得重大突破,奠定了其在该项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人们将有望通过基因技术防治小菜蛾,最大限度地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
4.单选题- (共4题)
| 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A | 常温下,向饱和![]() ![]() | 说明常温下![]() ![]() |
B |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浊液,加热,没有红色沉淀生成 | 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 |
C | 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浓H2SO4,加热至170℃,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 | 使溶液褪色的气体一定是乙烯 |
D |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浊 | 析出了NaHCO3固体 |
A.A | B.B | C.C | D.D |
A. 用米汤水(含淀粉)检验食盐中是否含碘 B. 用食醋检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否是碳酸钙
C. 用食用碱(Na2CO3)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D. 用鸡蛋膜除去淀粉溶液中含有的氯化钠
A. 将普通漏斗改为分液漏斗 B. 将漏斗预热,进行热过滤
C. 增加滤纸层数 D. 向溶液中加一些稀硫酸
A. 测定这两种溶液的pH值 B. 用AgNO3和HNO3两种试剂来区别
C. 在酸性条件下加入KI淀粉试液来区别 D. 分别在这两种溶液中滴加甲基橙指示剂
5.多选题- (共1题)
A.一定温度下,反应MgCl2(1)=Mg(1)+ Cl2(g)的△H>0△S>0 |
B.灼烧海带样品时,坩埚应该垫在石棉网上加热 |
C.纸层析实验中,须将滤纸上的试样点浸入展开剂中 |
D.常温下pH= 6的酸性溶液中,可能存在NH3·H2O分子 |
6.实验题- (共2题)
(1) 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翻失火,应立即用湿布盖灭 |
B.滴定实验中用的移液管、锥形瓶和滴定管都要用所盛溶液润洗 |
C.做完酚醛树脂实验的试管可用乙醇浸泡后清洗。 |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一般用盐酸酸化,可除去乙烯中混有的二氧化硫气体 |
F.蒸发操作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液体飞溅出来,等水分完全蒸干后,停止加热
G.可用移液管量取0.10 mol/L 的KMnO4溶液25.10 mL
H. 用pH试纸测得某新制氯水的pH值为3
(2 ) 下列实验没有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图中液面所示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__mL,用上述四种仪器中的某种测量一液体的体积, 平视时读数为NmL,仰视时读数为M mL,若M>N,则所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填字母标号)。
(4).中和热的测定如右图所示,该装置图中有两处实验用品没有画出,它们是烧杯上方的泡沫塑料盖和_________________。完成一次中和热测定实验,温度计至少要使用____________次。


(1)装置中有刻度的甲管可以用______________代替 (填仪器名称),按图连接好装置后,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实验小组用镁粉、盐酸、醋酸设计实验来证明:在同温同压下,当上述两种酸的物质的量相同时,与镁粉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相同而反应速率不同。装置如右图所示,
有关实验数据记录于下表:
酸溶液 | 酸溶液 | 气体体积/mL | 反应时间 | |
(实验A) | (实验B) | (25℃、101 kPa) | 实验A | 实验B |
CH3COOH 0.1 mol/L 40.00mL | HCl溶液 0.1 mol/L 40.00mL | 5 | t(a1)="155" s | t(b1)="7" s |
10 | t(a2)="310" s | t(b2)="16" s | ||
15 | t(a3)="465" s | t(b3)="30" s | ||
20 | t(a4)="665" s | t(b4)="54" s | ||
…… | …… | …… |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每次实验至少需要用电子天平(能称准1 mg) 称取镁粉___________________g;
②冷却到25℃后,在读取气体体积时,首先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分析实验数据,t(a1)远远大于t(b1)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图示装置,某同学设计了测定镀锌铁皮镀层厚度的实验方案,将单侧面积为S cm2、质量为mg的镀锌铁皮与6mol·L—1 NaOH溶液反应。回答下列问题:(已知锌的密度为ρ g/cm3)
① 写出Zn镀层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提高测定的准确性,需将锥形瓶上的单孔橡胶塞换为双孔橡胶塞,另一孔插入______(填仪器名称)
实验时先向锥形瓶中加入镀锌铁皮样品,塞上双孔塞,再加入NaOH溶液;
③ 已知实验前后甲管中液面读数差为V mL(实验条件的气体摩尔体积为Vmmol·L—1)。则镀锌铁皮的锌镀层厚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m。(写出数学表达式)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计算题:(1道)
选择题:(11道)
单选题:(4道)
多选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