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三模底考试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85536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推断题(共1题)

1.
(15分)化合物F是有效的驱虫剂。其合成路线如下:

(1)化合物A的官能团为 。(填官能团的名称)
(2)反应③的反应类型是
(3)在B—C的转化中,加入化合物X的结构简式为
(4)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E(C10H16O2)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Ⅰ.分子中含有六元碳环;Ⅱ.分子中含有两个醛基。
(5)已知:
化合物是合成抗癌药物白黎芦醇的中间体,请写出以
为原料制备该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2.综合题(共1题)

2.
(12分)[选做题]本题包括A、B两小题,分别对应于 “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两个选修模块的内容。请选定其中一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评分。
A.铁是地壳中含量较丰富的元素,仅次于氧、硅、铝元素,其单质及合金是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化学上常用KSCN溶液等来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Fe3+
(1)Fe3+离子基态的电子排布式可表示为  
(2)一种铁晶体的晶胞属于体心立方堆积,则该晶胞中所包括的铁原子的个数是  
(3)C、N两种元素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填化学式)
(4)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元素符号)
(5)离子化合物Fe2O3的熔点高于KC1的熔点的原因是
(6)据报道:由Q、X、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晶体具有超导性,其晶体结构如右图所示。晶体中距每个X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Q的原子的个数是  

3.工业流程(共1题)

3.
(12分)无水A1C13可用作有机合成的催化剂,食品膨松剂等。工业上由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12O3和Fe2O3)和石油焦(主要成分是碳单质)制备无水A1C13的流程如下

(1)在焙烧炉中发生反应:① 
。则反应②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
(2)氯化炉中A12O3,C12和C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炉气中含有大量CO和少量C12,可用 溶液除去C12,并回收CO。
(3)升华器中主要含有A1C13和FeC13,需加入一定量A1,其目的是
(4)工业上另一种由铝灰为原料制备无水A1C13工艺中,最后一步是由A1C136H2O脱去结晶水制备无水A1C13,直接加热不能得到无水A1C13,其原因是 。已知SOC12为无色液体且极易与水反应生成HC1和SO2,A1C136H2O与SOC12混合加热可制取无水A1C1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单选题(共4题)

4.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NH3(g)+HC1(g)=NH4C1(S)低温下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O
B.为保护海轮的船壳,常在船壳上镶入锌块
C.纯碱溶于热水中,去污效果增强,说明纯碱的水解是吸热反应
D.反应N2(g)+3H2(g)(△H<0)达平衡后,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5.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FeC12溶液中通入适量C12
溶液由浅绿
色变为黄色
C12的氧化性比FeC13的强
B
淀粉溶液在硫酸存在下水解一段时间后直接与银氨溶液混合
无银镜出现
淀粉没有水解
C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某种气体
出现白色沉淀
该气体一定是CO2
D
BaSO4固体加入饱和Na2CO3溶液中,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盐酸
有气体生成

 
A.AB.BC.CD.D
6.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乙烯的结构简式:­­­­B.中子数为20的钾原子:
C.次氯酸的电子式:D.分子的比例模型:
7.
化学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下列做法与此理念相违背的是
A.在食品中大量添加苯甲酸钠等防腐剂,延长其保质期
B.将“地沟油”制成肥皂,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C.加快高效洁净能源转换技术的开发,缓解能源危机
D.用“三层复合石头纸”替代木浆纸,减少树木砍伐

5.选择题(共9题)

8.

如图是“沿32”N的我国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

10.

读“中国主要山脉示意图”完成:

6.多选题(共1题)

17.
NM-3是种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小分子抗癌药物,其结构如下图所示(未表示出其空间构型)。下列关于NM-3的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A.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反应
B.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能与FeC1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D.1mo1该物质最多可与2mo1NaOH反应

7.实验题(共2题)

18.
(15分)某探究小组废弃的印刷线路板(含Cu、A1少量Au、Pt等金属的混合物)回收Cu并制备硫酸铝晶体[A12(SO43.18H2O],设计路线如下:

(1)过滤时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
(2)实验时需对滤渣2进行洗涤,判断洗涤是否干净的实验操作方法是  
(3)为确定加入铁粉的量,实验中需测定滤液1中Cu2+的量。实验操作为:除去H2O2;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滤液1于带塞锥形瓶中,加水稀释,调节溶液pH=3-4,加入过量KI-淀粉溶液,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上述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滴定管在注入Na2S2O3标准溶液之前,要先用蒸馏水洗净,再用
②滴定终点观察到的现象为   
③若滴定前溶液中的H2O2没有除尽,所测定的含量将会 (填“偏高”、“偏
低”或“不变”)
(4)由滤液2制取硫酸铝晶体,探究小组设计了如下二种方案:
甲:
乙:
①操作③的实验步骤依次为:蒸发浓缩: 、洗涤。
②从原子利用率角度考虑, 方案更合理。(填“甲”或“乙”)
(5)他们查阅了资料,认为通过先氧化、再调节溶液pH也可将滤液2中的除去。下表列出了几种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1.0mo1.L-1计算)。
 
开始沉淀的pH
沉淀完全的pH
Fe3+
1.1
3.2
Fe2+
5.8
8.8
A13+
3.8
5.2
 
①氧化需加入H2O2而不用C12的原因是
②调节溶液pH约为
19.
(12分)KMnO4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氧化剂,可由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通过下列方法制备:①软锰矿与过量KOH、KC1O3固体熔融生成K2MnO4;②溶解、过滤后将滤液酸化,使K2MnO4完全转变为MnO2和KMnO4;③滤去MnO2,将滤液浓缩、结晶得深紫色的KMnO4产品。
(1)制备过程中,为了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2)滤液酸化时,K2MnO4转变为MnO2和KMnO4的离子方程式是   
(3)测定KMnO4产品的纯度可用标准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
①配制250mL0.标准Na2S2O3溶液,需准确称取Na2S2O3固体的质量
g
②取上述制得的KMnO4产品0.316g,酸化后用标准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12.00mL。计算该KMnO4产品的纯度。(有关离子方程式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工业流程:(1道)

    单选题:(4道)

    选择题:(9道)

    多选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