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理综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85480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单选题(共2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B.可以用NaOH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醇
C.天然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
D.CH≡CH和CH2=CHCH=CH2互为同系物
2.
下列选项中的反应、现象与结论完全一致的是(夹持、加热装置已略去)

 
①中的反应
②中的现象
结论
A
MnO2与浓盐酸加热
KI淀粉溶液很快变蓝
Cl2有氧化性
B
Cu与浓硫酸加热
溴水褪色
SO2有漂白性
C
Na2CO3与醋酸溶液
苯酚钠溶液变浑浊
酸性:碳酸>苯酚
D
电石与饱和食盐水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乙炔有还原性
 
A.AB.BC.CD.D

2.实验题(共1题)

3.
已知FeCl3溶液与KI溶液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某小组同学对该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1)甲同学首先进行了实验1。
实验
1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ⅰ. 取2 mL 1 mol·L-1 KI溶液,滴加0.1 mol·L-1 FeCl3溶液3滴(1滴约为0.05 mL,下同)。
ⅰ. 溶液呈棕黄色。
ⅱ. 向其中滴加2滴0.1 mol·L-1 KSCN溶液。
ⅱ. 溶液不显红色。
 
①写出FeCl3溶液与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入KSCN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甲同学认为溶液不显红色的原因是反应体系中c(Fe3+)太低,改进实验方案,进行实验2。
实验2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ⅰ. 取2 mL 0.1 mol·L-1 KI溶液,滴加0.1 mol·L-1 FeCl3溶液3滴。
ⅰ. 溶液呈棕黄色。
ⅱ. 向其中滴加2滴0.1 mol·L-1 KSCN溶液。
ⅱ. 溶液显红色。
ⅲ. 继续加入2 mL CCl4,充分振荡、静置。
ⅲ. 液体分层,上层红色消失,变为棕黄色,下层呈紫红色。
 
本实验改用0.1 mol·L-1 KI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实验2中加入CCl4后上层溶液红色消失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认为“用CCl4萃取后上层溶液仍为棕黄色”的原因是I2未被充分萃取,但乙同学查阅资料得到信息:I2、I3在水中均呈棕黄色,两者有如下关系:I2+II3。于是提出假设:萃取后的溶液呈棕黄色的主要原因是存在I3
①为验证假设,乙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实验3。
实验3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ⅰ. 取1 mL实验2中棕黄色的上层清液,再加入2 mL CCl4, 振荡、静置。
ⅰ. 液体分层,上层呈黄色,下层呈紫红色。
ⅱ. 取1 mL饱和碘水,加入2 mL CCl4, 振荡、静置。
ⅱ. 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下层呈紫红色。
 
实验3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甲同学依据乙同学的实验设计思路,选用实验2中的试剂,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了更加严谨的实验,证明了平衡I2+I I3的存在。
请你补充完整他设计的实验步骤:将实验2中下层紫红色溶液平均分成两份,分装于两支试管中,向试管1中加入1 mL水,振荡、静置;向试管2中_________________。两支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