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85468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综合题(共2题)

1.
(14分)大气污染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烟气中的NOx必须脱除(即脱硝)后才能排放。
(1)已知:CH4(g)+2O2(g)===CO2(g)+2H2O(l);ΔH=-890.3 kJ·mol-1
N2(g)+O2(g)===2NO(g);ΔH=+180 kJ·mol-1
CH4可用于脱硝,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4NO(g)===CO2(g)+2N2(g)+2H2O(l),ΔH=________。
(2)C2H4也可用于烟气脱硝。为研究温度、催化剂中Cu2负载量对其NO去除率的影响,控制其他条件一定,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为达到最高的NO去除率,应选择的反应温度和Cu2负载量分别是________。

(3)臭氧也可用于烟气脱硝。
①O3氧化NO结合水洗可产生HNO3和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②一种臭氧发生装置原理如图2所示。阳极(惰性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4)图3是一种用NH3脱除烟气中NO的原理。
①该脱硝原理中,NO最终转化为________(填化学式)和H2O。
②当消耗2 mol NH3和0.5 mol O2时,除去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

(5)NO直接催化分解(生成N2与O2)也是一种脱硝途径。在不同条件下,NO的分解产物不同。在高压下,NO在40 ℃下分解生成两种化合物,体系中各组分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4所示。写出Y和Z的化学式:____。
2.
(12分)(选做题)本题包括A、B两小题,请选定其中一小题作答。若多做,则按A小题评分。
A.(物质结构与性质)
利用工业废铁粉(主要成为Fe3O4、Fe)与硫酸反应可制备硫酸盐。
(1)Fe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2)FeSO4隔绝空气受热分解生成SO2、SO3、Fe2O3。SO2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其中S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与SO3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与分子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苯酚可以与Fe3发生显色反应。1 mol苯酚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
(4)Fe3O4具有反尖晶石结构。某化合物MgxAlyOz与反尖晶石结构相仿,其结构如下图所示,它是由下列A、B方块组成。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工业流程(共1题)

3.
利用铝灰(主要成分为Al、Al2O3、AlN、FeO等)制备铝鞣剂[主要成分为Al(OH)2Cl]的一种工艺如下:

(1)气体A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铝灰在90 ℃水解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解”采用90 ℃而不在室温下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溶”时,Al2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废渣”成分为________(填化学式);
(5)采用喷雾干燥而不用蒸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3题)

4.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CH3CH2Br与NaOH溶液是否发生反应
将CH3CH2Br与NaOH溶液共热,冷却,取上层溶液,加AgNO3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淡黄色沉淀
B
检验Fe(NO3)2晶体是否已氧化变质
将Fe(NO3)2样品溶于稀H2SO4后,滴加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成红色
C
验证氧化性:Fe3>I2
将KI和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CCl4,振荡,静置,观察下层液体是否变成紫色
D
检验乙醇与浓硫酸共热是否产生乙烯
将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170 ℃,所得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溶液是否褪色
 
A.AB.BC.CD.D
5.
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A.利用图1所示操作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B.利用图2所示装置制取NH3
C.利用图3所示装置证明H2CO3酸性强于苯酚
D.利用图4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
6.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的叙述都正确的是
A.明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净水剂
B.二氧化硅不与任何酸反应,可用石英制造耐酸容器
C.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可在海轮外壳上装若干铜块以减缓其腐蚀
D.常温下,铝能被浓硝酸钝化,可用铝制槽车运送浓硝酸

4.多选题(共1题)

7.
一种具有除草功效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B.能发生氧化、取代、加成反应
C.1 mol该化合物与足量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3 mol Br2
D.1 mol该化合物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4 mol NaOH

5.实验题(共2题)

8.
(15分)工业上以浓缩海水为原料提取溴的部分流程如下:

已知:Br2常温下呈液态,易挥发,有毒;3Br2+3CO32===5Br+BrO3-+3CO2

(1)上述流程中,步骤①~③的目的是________。
(2)反应釜2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实验室使用右图所示装置模拟上述过程。A装置中先通入Cl2一段时间后,再通入热空气。通入热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B装置中导管D的作用是________;C装置中溶液X为________。
(4)对反应后烧瓶B中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请补充完整相关实验步骤。
限选用的试剂为:稀硫酸、四氯化碳、澄清石灰水。
①检验烧瓶B的溶液中是否含有CO32
取烧瓶B中的溶液适量,加入试管中,再加入过量的稀硫酸酸化;____。
②提取反应后烧瓶B溶液中的溴单质。
向烧瓶B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酸化;____。
9.
A.[实验化学]
乙酰苯胺具有退热镇痛作用,是较早使用的解热镇痛药,有“退热冰”之称。其制备原理如下:

已知:
①苯胺易被氧化;
②乙酰苯胺、苯胺和醋酸的部分物理性质如下表:
物质
熔点
沸点
溶解度(20 ℃)
乙酰苯胺
114.3℃
305℃
0.46
苯胺
-6℃
184.4℃
3.4
醋酸
16.6℃
118℃
易溶
 
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在5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5 mL苯胺、7.5 mL冰醋酸及少许锌粉,依照如图装置组装仪器。
步骤2:控制温度计示数约105 ℃,小火加热回流1 h。
步骤3:趁热将反应混合物倒入盛有100 mL冷水的烧杯中,冷却后抽滤,洗涤,得到粗产品。
(1)步骤1中加入锌粉的作用是________。
(2)步骤2中控制温度计示数约105℃的原因是________。
(3)步骤3中趁热将混合物倒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趁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抽滤装置所包含的仪器除减压系统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4)步骤3得到的粗产品需进一步提纯,该提纯方法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工业流程:(1道)

    单选题:(3道)

    多选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