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上海市浦东新区年第二学期高三(二模)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85461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推断题(共1题)

1.
合成治疗脑缺血的药物I的一种路线如下:

已知:
(1)
(2)I结构中分别有一个五原子环和一个六原子环。
(3)F能发生银镜反应。
完成下列填空:
1. D→E的反应类型为______;F中不含氧的官能团有_________(写名称)。
2. 按系统命名法,A的名称是_______;I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3. H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高分子树脂,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 G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含有酚羟基,且结构中有4种不同性质氢的结构有_____种。
5. 化合物D经下列步骤可以得到苯乙烯:

反应Ⅰ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试剂X是_______________;
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题(共2题)

2.
(本题共9分)二烯烃是有机化工中的重要物质,分子中存在单双键交替出现的结构称为共轭结构,含共轭结构的多烯烃称为共轭烯烃。完成下列填空:
【小题1】下列物质中含有共轭结构的是______。(填编号)

【小题2】共轭二烯烃的加成位置有多种可能,天然橡胶的单体与溴反应的产物可能有_______种。
【小题3】共轭二烯及其衍生物可以与含碳碳双键、叁键的化合物进行加成。例如:

则要制备,含共轭结构的原料可以是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小题4】设计一条从1,3-丁二烯合成阻燃剂的合成路线(其他无机试剂任选)。
(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本题共14分)钢铁是最重要、用量最大的金属材料之一。完成下列计算:
51.生产1吨含铁96%的生铁,至少需要氧化铁含量70%的赤铁矿(杂质不含铁)_____吨。(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52.工业炼铁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会发生如下一系列反应:
3Fe2O3+CO→2Fe3O4+CO2Fe3O4+CO→3FeO+CO2FeO+CO→Fe+CO2
某次实验中,用CO还原4.80 g氧化铁,当固体质量变成4.56 g时,测得此固体中只存在2种氧化物。通过计算确定此固体可能的成分和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
53.为了测定某碳素钢(假设只含铁和碳)的含碳量,将10.000 g钢样完全溶解于过量的热浓硝酸中,产生了0.300 mol气体(假设气体全部逸出,N2O4已折算为NO2)。气体用50.00 mL 12.00 mol/L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只生成两种盐,溶液蒸干后得到不含结晶水的固体32.664 g。计算:
(1)钢样的含碳量。
(2)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

3.单选题(共9题)

4.
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电解氯化铜溶液,实验中观察到碳(I)电极质量增加,碳(II)电极有气体放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为电源正极B.电极Ⅱ上发生还原反应
C.电子流向:a→Ⅰ→Ⅱ→bD.该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5.
下列有机物的名称与结构简式相符的是
A.石炭酸:
B.甘油:
C.蚁酸:CH3COOH
D.木精:CH3CH2OH
6.
我国自主研发的生物航空煤油在今年三月首次商业载客飞行成功,该生物航空煤油是以“地沟油”为原料,进行裂化、加氢、去氧处理后得到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有机化学中加氢和去氧都属于还原反应
B.裂化是化学变化,裂化产物是饱和烃
C.“地沟油”的分子中含有不饱和键,加氢能改善其稳定性
D.“地沟油”去氧时,氧主要以H2O和CO2等形式脱去
7.
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如下实验时,实验设计合理、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X气体
Y溶液
Z溶液
试管中现象
A
NO2
硫酸亚铁
H2O
溶液颜色变黄
B
CO2
氯化钡溶液
Ca(OH)2
白色沉淀
C
Cl2
紫色石蕊试液
NaOH
石蕊先变红后褪色
D
HCHO
新制氢氧化铜
KMnO4
砖红色沉淀
 
A.AB.BC.CD.D
8.
下表为三种元素的性质或结构信息: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或结构
X
3p亚层上有1个空轨道
Y
第三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大
Z
短周期中原子最容易失电子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氢化物的稳定性:X<YB.单质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Y>Z
C.单质的熔点:X<Y<ZD.X、Y、Z的氧化物晶体类型相同
9.
下列关于物质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子晶体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B.离子晶体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C.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D.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10.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
A.CO2的比例模型:
B.N原子最外层轨道表示式:
C.Cl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Al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3s23p1
11.
下列装置能用于实验室制备HCl气体的是
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
12.
以下试剂不能鉴别H2S和SO2的是
A.NaOH溶液B.滴有淀粉的碘水C.CuSO4溶液D.品红溶液

4.多选题(共2题)

13.
向含1 mol Na2CO3的饱和溶液中缓缓通入CO2气体充分反应,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A.B.BC.D.
14.
100 mL 5 mol/L的氨水吸收一定量的SO2气体后,二氧化硫与氨水完全反应生成盐。向所得溶液中加入0.7 mol Na2O2固体,充分反应后加热使气体全部逸出,收集到的干燥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能为
A.20B.21C.22D.23

5.填空题(共1题)

15.
(本题共12分)合成尿素的反应为:2NH3(g)+CO2(g)CO(NH2)2(s)+H2O(g)+Q(Q>0)。一定条件下,在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NH3和1 mol CO2,反应经5 min后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为4.2 g/L。
完成下列填空:
23.平均反应速率υ(NH3)=____________。
24.下列描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2υ(NH3)=υ(H2O)
b.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c.NH3和CO2的比例保持不变
d.气体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25.为提高尿素的产率,工业上用该反应生产尿素时,合适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填序号)。
a.200℃ b.800℃ c.101 kPa d.24000 kPa
26.上述反应所涉及的4种元素中,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原子核外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是________;反应所涉及的化合物中仅有一种是非极性分子,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
27.下列能用于判断氮、碳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气态氢化物沸点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强弱
c.HCN中,碳为+2价 d.单质晶体类型

6.实验题(共2题)

16.
(本题共12分)氯化钠是氯碱工业的主要原料,其晶体不带有结晶水,饱和食盐水也是实验室常用试剂。完成下列填空:
32.粗盐中含有Ca2、Mg2、SO42―等离子和少量泥沙,某同学设计的提纯步骤依次为:溶解、过滤、加入沉淀剂、调pH、蒸发结晶。其中还缺少的步骤是_________。
33.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中,检验阳极产物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若用粗盐配制饱和食盐水进行电解,则阴极区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34.氯碱厂称固体烧碱为“片碱”。用滴定法测定片碱中杂质Na2CO3含量的过程如下:
称取样品,加水溶解;加入酚酞试液,用标准盐酸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刚好变为无色;再加甲基橙,继续用标准盐酸滴定至终点。数据处理。实验中用于溶解片碱的蒸馏水必须事先煮沸一段时间,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时,判断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用酚酞作指示剂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5.下列关于饱和食盐水的用途及装置设计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写编号)。

a.模拟工业制纯碱 b.制乙酸乙酯实验中接受产物
c.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 d.实验室制乙炔
36.在饱和食盐水中加入浓硫酸,会有大量固体析出。过滤、洗涤、得干燥固体。为确定该固体的成份,进行以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溶于水,测得溶液显中性;
②称取1.961 g固体于坩埚中加热,发现有水生成,继续加热至固体恒重,称量质量为1.331 g。判断固体已恒重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1.331 g固体全部溶于水,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得干燥纯净沉淀1.165 g。则原固体的成份是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17.
(本题共12分)阿司匹林()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药。因乙酸很难与酚羟基酯化,工业上以水杨酸()与乙酸酐[(CH3CO)2O]为主要原料合成阿司匹林。粗产品中主要的副产物是水杨酸多聚物,需进一步提纯。反应原理和相关物理数据如下:

名称
常温下状态
水中溶解性
乙酸酐

与水反应
阿司匹林

冷水中微溶;热水中易溶
水杨酸多聚物

难溶
 
下图是工业上制备并提纯阿司匹林的部分流程:

完成下列填空:
【小题1】步骤①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装置未画出),实验仪器必须干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冷凝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对烧瓶进行加热的合适方法是____________。

【小题2】反应中加入的乙酸酐是过量的,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步骤②中加入水的目的是使乙酸酐转化为乙酸,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需冷却至常温再进行过滤,冷却的目的是______;检验步骤③所得滤液中是否含有水杨酸,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写化学式)。
【小题3】步骤④中加入NaHCO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步骤⑤过滤得到的滤渣主要是_____________。步骤⑥中加入盐酸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小题5】从步骤⑥到成品纯阿司匹林的剩余操作依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综合题:(2道)

    单选题:(9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