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2题)
1.
常用的电池是一个液体电解质将两个固体电极隔开。而钠-硫(Na/S8)电池正相反,它是由固体电解质将两个液体电极隔开(如图),一个由钠-β-氧化铝固体电解质做成的中心管,将内室的熔融钠(熔点98℃)和外室的熔融硫(熔点119℃)隔开,并允许Na+通过。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a为电池的正极 |
B.充电时b接电源的正极 |
C.正极反应为:nS8+16ne-=8Sn2- |
D.Na+可以穿过固体电解质从而传递电流 |
2.
今年是门捷列夫诞辰180周年。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粗线是其边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乙>丁 |
B.甲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 |
C.戊元素位于第4周期第VIII族 |
D.乙、丙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以反应 |
2.实验题- (共1题)
3.
(15分)某学生欲通过实验方法验证Fe2+的性质。
(1)该同学在实验前,依据Fe2+的 性,填写了下表。
依照表中操作,该同学进行实验。观察到液面上方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但试管中溶液颜色却变为深棕色。
为了进一步探究溶液变成深棕色的原因,该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2)向原新制FeSO4溶液和反应后溶液中均加入KSCN溶液,前者不变红色,后者(加了数滴浓硝酸的FeSO4溶液)变红。该现象的结论是 。
(3)该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认为溶液的深棕色可能是NO2或NO与溶液中Fe2+或Fe3+发生反应而得到的。为此他利用如图装置(气密性已检验,尾气处理装置略)进行探究。

ⅰ.打开活塞a、关闭b,并使甲装置中反应开始后,观察到丙中溶液逐渐变为深棕色,而丁中溶液无明显变化。
ⅱ.打开活塞b、关闭a,一段时间后再停止甲中反应。
ⅲ.为与ⅰ中实验进行对照,更换丙、丁后(溶质不变),使甲中反应继续,观察到的现象与步骤ⅰ中相同。
①铜与足量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装置乙的作用是 ;
③步骤ⅱ的目的是 ;
④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4)该同学重新进行(1)中实验,观察到了预期现象,其实验操作是 。
(1)该同学在实验前,依据Fe2+的 性,填写了下表。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 |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向盛有新制Fe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数滴浓硝酸,振荡 | 试管中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颜色逐渐变黄 | Fe2++NO![]() |
依照表中操作,该同学进行实验。观察到液面上方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但试管中溶液颜色却变为深棕色。
为了进一步探究溶液变成深棕色的原因,该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2)向原新制FeSO4溶液和反应后溶液中均加入KSCN溶液,前者不变红色,后者(加了数滴浓硝酸的FeSO4溶液)变红。该现象的结论是 。
(3)该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认为溶液的深棕色可能是NO2或NO与溶液中Fe2+或Fe3+发生反应而得到的。为此他利用如图装置(气密性已检验,尾气处理装置略)进行探究。

ⅰ.打开活塞a、关闭b,并使甲装置中反应开始后,观察到丙中溶液逐渐变为深棕色,而丁中溶液无明显变化。
ⅱ.打开活塞b、关闭a,一段时间后再停止甲中反应。
ⅲ.为与ⅰ中实验进行对照,更换丙、丁后(溶质不变),使甲中反应继续,观察到的现象与步骤ⅰ中相同。
①铜与足量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装置乙的作用是 ;
③步骤ⅱ的目的是 ;
④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4)该同学重新进行(1)中实验,观察到了预期现象,其实验操作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