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理综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85419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7

1.推断题(共1题)

1.
有机物A为缓释阿司匹林的主要成分。用于内燃机润滑油的有机物Y 和用于制备水凝胶的聚合物P 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1)D的分子式为C7H6O3,D 中所含的官能团是     
(2)D→Y的化学方程式是  
(3)反应Ⅰ的另一种产物是M,其相对分子质量是60,B 、M 均能与NaHCO3反应产生CO2
①M 是  
②B→D的化学方程式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D中均含有酯基
b.乙二醇可通过的路线合成
c.C能与饱和溴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5)红外光谱测定结果显示,E 中不含羟基。
①X→E的反应类型是  
②E的结构简式是  
(6)若X的聚合度n=1,有机物A 只存在一种官能团,A 的结构简式是  
(7)聚合物P的结构简式是  

2.单选题(共4题)

2.
《常用危险化学用品贮存通则》规定:“遇火、遇热、遇潮能引起燃烧、爆炸或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危险品不得在露天或在潮湿、积水的建筑物中贮存”。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
A.贮存液氮的钢瓶防止阳光直射:
B.硝酸铵遇热爆炸:
C.干燥的AlCl3遇水产生气体:
D.火灾现场存有电石,禁用水灭火:
3.
下列“试剂”和“试管中的物质”不能完成“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试剂
 试管中的物质
 A
 烃基对苯环的活性有影响
 饱和溴水
 ①苯②苯酚溶液
 B
 甲基对苯环的活性有影响
 酸性KMnO4溶液
 ①苯②甲苯
 C
苯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 
 Br2的CCl2溶液
 ①苯②乙烯
 D
 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强
 石蕊溶液
 ①苯酚溶液②碳酸溶液
 
A.AB.BC.CD.D
4.
某厂用Na 除掉苯中的水分。某次生产误将甲苯当做苯投进反应釜中,由于甲苯中含水量少,最后反应釜还残留大量的Na 。下列处理方法更合理、更安全的是( )
A.打开反应釜,将Na 暴露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
B.向反应釜通入Cl2,Na在Cl2 中燃烧生成NaCl
C.向反应釜加大量H2O,通过化学反应“除掉”金属钠
D.向反应釜滴加C2H5OH,并设置放气管,排出氢气和热量
5.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于KNO3的古代文献,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
选项
目的
古代文献
说明
A
使用
“…凡研消(KNO3)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则祸不可测”——《天工开物》
KNO3能自燃
B
鉴别
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硝石也”——《本草经集注》
利用焰色反应
C
提纯
“(KNO3)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开宝本草》
溶解,蒸发结晶
D
性质
“(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本草纲目》
利用KNO3的氧化性
 
A.AB.BC.CD.D

3.实验题(共2题)

6.
含硫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科学使用对人体健康及环境保持意义重大。
(1)红酒中添加一定量的SO2 可以防止酒液氧化。这应用了SO2 性。
(2)某水体中硫元素主要以S2O32形式存在。在酸性条件下,该离子会导致水体中亚硫酸的浓度增大,原因是
(3)实验室采用滴定法测定某水样中亚硫酸盐含量:

①滴定时,KIO3和KI 作用析出I2 ,完成并配平下列离子方程式:

②反应①所得I2 的作用是
③滴定终点时,100mL的水样共消耗xmL标准溶液。若消耗1mL标准溶液相当于SO32的质量1g ,则该水样中SO32的含量为 mg/L。
(4)微生物燃烧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某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①HS在硫氧化菌作用下转化为SO42-的反应式是
②若维持该微生物电池中两种细菌的存在,则电池可以持续供电,原因是
7.
某学习小组通过下列装置探究MnO2与FeCl3·6H2O能否反应产生Cl2

实验操作和现象:

(1)现象i中的白雾是 ,形成白雾的原因是
(2)分析现象ii,该小组探究黄色气体的成分,实验如下:
a.加热FeCl3·6H2O,产生白雾和黄色气体。
b.用KSCN溶液检验现象ii 和a中的黄色气体,溶液均变红。
通过该实验说明现象ii 中黄色气体含有
(3)除了氯气可使B 中溶液变蓝外,推测还可能的原因是:
①实验b检出的气体使之变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实验证实推测成立。
②溶液变蓝的另外一种原因是:在酸性条件下,装置中的空气使之变蓝。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其实验方案是
(4)为进一步确认黄色气体是否含有Cl2,小组提出两种方案,无证实了Cl2的存在。
方案1:在A、B 间增加盛有某种试剂的洗气瓶C。
方案2:将B中KI-淀粉溶液替换为NaBr溶液,检验Fe2+
现象如下:

方案1 B 中溶液变为蓝色
方案2 B 中溶液呈浅橙红色;未检出Fe2+
①方案1的C中盛放的试剂是
②方案2中检验Fe2+的原因是
③综合方案1、2 的现象,说明选择NaBr溶液的依据是
(5)将A 中产物分离得到Fe2O3和MnCl2,A 中产生Cl2的化学方程式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