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第九次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85270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3/13

1.综合题(共1题)

1.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聚碳酸酯(PC)是一种强韧的热塑性树脂,广泛用于玻璃装配业、汽车工业、电子和电器工业。PC的一种合成路径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烃A 的质谱图如下,则A 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
 
(2)D 的名称为_________,D→E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
(3)双酚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4)B 和E 可以形成一种酯类物质F,写出B + E→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5)F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如下条件的共有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 分子中有两个甲基;
② 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 在酸性溶液中的水解产物遇FeC13溶液显紫色。
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5组峰,且峰面积比为62:2:11的种分子的结构简式:_______。
(6)写出由D分子合成甘油(丙三醇)的合成路线图_______。(已知:

2.单选题(共5题)

2.
我国预计在2020年前后建成自己的载人空间站。为了实现空间站的零排放,循环利用人体呼出的CO2并提供O2,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装置(如下图),实现了“太阳能一电能一化学能”转化,总反应方程式为2CO2=2CO+O2。关于该装置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装置a   装置b
附:⊕表示阳离子,Θ表示阴离子
A.装置a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装置b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工作过程中OH向Y电极周围移动
C.人体呼出的气体参与X电极的反应:CO2+2e+H2O=CO+2OH
D.反应完毕后恢复到原温度,装置b中电解质溶液的碱性减弱
3.
芳樟醇和橙花叔醇是决定茶叶花甜香的关键物质。芳樟醇和橙花叔醇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橙花叔醇的分子式C15H28O
B.芳樟醇和橙花叔醇互为同分异构体
C.芳樟醇和橙花叔醇与H2完全加成后的产物互为同系物
D.二者均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还原反应,但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4.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在如图所示的物质转化关系中,p、q、m、n分别是元素W、X、Y、Z的气体单质,p和s均为有色气体,v的水溶液呈碱性。常温下,0.1mol•L1 t溶液与0.1mol•L1 u溶液的pH 均为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Y、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B.原子半径:X<Z<Y
C.s溶于水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v的电子式可表示为
5.
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向碘化钠稀溶液中加入新制氯水立即生成大量紫黑色固体
B.向分别装有1g Na2CO3和NaHCO3固体的试管中滴入几滴水,温度高的为Na2CO3
C.将Fe(NO3)2样品溶于稀硫酸后,滴加KSCN溶液,变红,说明样品变质
D.中和热测定时环形玻璃搅拌棒要不断顺时针搅拌,目的是为了混合均匀,充分反应
6.
下列对文献记载内容理解错误的是(  )
A.《天工开物》记载“凡研硝(KNO3)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祸不可测”,“相激火生”是指爆炸
B.《本草经集注》记载鉴别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该方法是升华
C.《本草纲目》中“烧酒”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种方法是蒸馏
D.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以此法提取青蒿素属于萃取

3.实验题(共1题)

7.
FeCl3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工业生产流程制备无水FeCl3
I .经查阅资料得知:无水FeCl3在空气中易潮解,加热易升华。他们设计了制备无水FeCl3的实验方案,装置示意图(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去)及操作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通入干燥的Cl2,赶尽装置中的空气;③用酒精灯在铁屑下方加热至反应完成;④......
⑤体系冷却后,停止通入Cl2,并用干燥的N2赶尽Cl2,将收集器密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③步加热后,生成的烟状FeCl3大部分进入收集器,少量沉积在反应管A的右端。
要使沉积的FeCl3进入收集器,第④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步骤中,为防止FeCl3潮解所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填步骤序号)
(3) 装置B中的冷水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C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D中FeCl2全部反应完后,因为失去吸收Cl2的作用而失
效,写出检验FeCl2是否失效的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虚线框内画出尾气吸收装置E并注明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