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有机物G可用于治疗哮喘、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
①通常在同一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烃基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
②醛能发生羟醛缩合反应,最终脱水生成不饱和醛:

③
请回答:
(1)A生成B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B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
(2)写出两个符合下列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________。
①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分子中苯环上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3)化合物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4)D

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5)1molG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H2充分反应,需要消耗H2__________mol。
(6)
可由
和有机物H分子间脱去一分子水而得,则H的名称为______;通常采用
为原料合成
,请参照题目路线图设计该合成路线______(无几时机任选)。

已知:
①通常在同一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烃基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
②醛能发生羟醛缩合反应,最终脱水生成不饱和醛:

③

请回答:
(1)A生成B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B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
(2)写出两个符合下列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________。
①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分子中苯环上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3)化合物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4)D

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5)1molG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H2充分反应,需要消耗H2__________mol。
(6)




2.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元素A、B、C、D分别处于第一至第四周期。自然界存在多种A的化合物,B原子核外电子由6种不同的运动状态,B与C可形成正四面体形分子,D的M能层没有空轨道且只有2个未成对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与B元素形成的B2A2种含有的σ键、π键数目之比为________。
(2)B元素的一种单质晶体结构如图1所示,理论上12g该晶体中有________个六元环;图2位在元素周期表中与B相邻的元素位置关系,B、G形成的晶胞结构如图3所示(其中“●”为B元素原子,“〇”为G元素原子),图中“●”点构成的堆积方式与图4中_____(填序号)所表示的堆积方式相同;图3的结构中,设晶胞边长为a cm,B原子直径为bcm,G原子直径为c cm,则该晶胞的空间利用率为_______(用含a、b、c的式子表示)。

(3)请说出E的氟化物(EF3)和F的氢化物(FH3)能发生反应的原因,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元素C的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写化学式),该酸根离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
(5)基态D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_______;D形成的配合物D(CO)n的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总数之和为18,则n=______;由D一铝合金为原料可制得一种历史悠久、应用广泛的催化剂,其催化的i实例为:
化合物b中进行sp3杂化的原子有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1)A与B元素形成的B2A2种含有的σ键、π键数目之比为________。
(2)B元素的一种单质晶体结构如图1所示,理论上12g该晶体中有________个六元环;图2位在元素周期表中与B相邻的元素位置关系,B、G形成的晶胞结构如图3所示(其中“●”为B元素原子,“〇”为G元素原子),图中“●”点构成的堆积方式与图4中_____(填序号)所表示的堆积方式相同;图3的结构中,设晶胞边长为a cm,B原子直径为bcm,G原子直径为c cm,则该晶胞的空间利用率为_______(用含a、b、c的式子表示)。

(3)请说出E的氟化物(EF3)和F的氢化物(FH3)能发生反应的原因,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元素C的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写化学式),该酸根离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
(5)基态D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_______;D形成的配合物D(CO)n的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总数之和为18,则n=______;由D一铝合金为原料可制得一种历史悠久、应用广泛的催化剂,其催化的i实例为:

3.
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化工、印染、电镀等行业。CuCl难溶于醇和水,可溶于氯离子浓度较大的体系,在潮湿空气中易水解氧化。以海绵铜(主要成分是Cu和少量CuO)为原料,采用硝酸铵氧化分解技术生产CuCl的工艺过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溶解”过程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元素被还原到最低价):_______,溶解温度应控制在60-70℃,原因是_______。
(2)写出步骤③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已知NH4Cl、Cu2+的物质的量之比[n(NH4Cl)/n(Cu2+)]与Cu2+沉淀率的关系如图所示,当氯化铵用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的氯化亚铜的沉淀率减少,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3)步骤⑤包括用pH=2的酸洗、水洗两步操作,酸洗采用的酸是_____(写名称),回收的主要物质是____(写化学式)
(4)上述工艺中,步骤⑥醇洗的作用是__________。
(5)称取2.000g CuCl样品(杂质不参与反应),溶于一定量的0.5000mol/L FeCl3溶液中,加水稀释至200mL得到溶于,取20.00mL用0.1000mol/L的Ce(SO4)2溶液滴定到终点,消耗20.00mL Ce(SO4)2
有关反应式:Fe3++CuCl═Fe2++Cu2++Cl﹣ Ce4++Fe2+═Fe3++Ce3+
则样品中CuCl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溶解”过程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元素被还原到最低价):_______,溶解温度应控制在60-70℃,原因是_______。
(2)写出步骤③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已知NH4Cl、Cu2+的物质的量之比[n(NH4Cl)/n(Cu2+)]与Cu2+沉淀率的关系如图所示,当氯化铵用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的氯化亚铜的沉淀率减少,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3)步骤⑤包括用pH=2的酸洗、水洗两步操作,酸洗采用的酸是_____(写名称),回收的主要物质是____(写化学式)
(4)上述工艺中,步骤⑥醇洗的作用是__________。
(5)称取2.000g CuCl样品(杂质不参与反应),溶于一定量的0.5000mol/L FeCl3溶液中,加水稀释至200mL得到溶于,取20.00mL用0.1000mol/L的Ce(SO4)2溶液滴定到终点,消耗20.00mL Ce(SO4)2
有关反应式:Fe3++CuCl═Fe2++Cu2++Cl﹣ Ce4++Fe2+═Fe3++Ce3+
则样品中CuCl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4.
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易溶于水,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在酸性条件下易分解,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如图装置(省略夹持装置)制备Na2S2O3。

(1)实验开始的步骤,组装好仪器,____________,按图示加入试剂,关闭K1打开K2,先向C中烧瓶加入Na2S和 Na2CO3混合溶液,再向A中烧瓶滴加浓H2SO4。
(2)C中的烧瓶发生如下反应:2Na2S+ Na2CO3+4SO2=3Na2S2O3+CO2,反应开始后,C中先有浑浊产生,后又变澄清,此浑浊物是________;为了保证Na2S2O3的产量,实验中通入C的SO2不能过量,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
(3)该实验制得的产品中含有NaSO4杂质,为减少装置C中生成Na2SO4的量,在不改变原有装置的基础上对实验开始的步骤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操作是__________。
(4)B装置可以起到安全瓶,防止倒吸的作用,另外在实验结束后拆除装置时还可以防止污染空气,具体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
(5)制取Na2S2O3的另一种方法是直接将硫粉和亚硫酸钠,数混合共热制取。为探究制取硫代硫酸钠最佳条件,设计如下对比实验(每次实验时亚硫酸钠质量均为63g,反应时间为30min):
①实验1、2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对亚硫酸钠转化率的影响;
②若要完成上表中列出的各项条件对亚硫酸钠转化率的影响探究,除实验1、2外,至少还需进行____次对比实验;
③实验表明:亚硫酸钠转化率不受硫粉质量多少的影响.原因为___________。

(1)实验开始的步骤,组装好仪器,____________,按图示加入试剂,关闭K1打开K2,先向C中烧瓶加入Na2S和 Na2CO3混合溶液,再向A中烧瓶滴加浓H2SO4。
(2)C中的烧瓶发生如下反应:2Na2S+ Na2CO3+4SO2=3Na2S2O3+CO2,反应开始后,C中先有浑浊产生,后又变澄清,此浑浊物是________;为了保证Na2S2O3的产量,实验中通入C的SO2不能过量,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
(3)该实验制得的产品中含有NaSO4杂质,为减少装置C中生成Na2SO4的量,在不改变原有装置的基础上对实验开始的步骤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操作是__________。
(4)B装置可以起到安全瓶,防止倒吸的作用,另外在实验结束后拆除装置时还可以防止污染空气,具体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
(5)制取Na2S2O3的另一种方法是直接将硫粉和亚硫酸钠,数混合共热制取。为探究制取硫代硫酸钠最佳条件,设计如下对比实验(每次实验时亚硫酸钠质量均为63g,反应时间为30min):
实验序号 | 溶液pH | 亚硫酸钠与水的质量比 | 反应温度 | 硫粉质量 | 亚硫酸钠转化率 |
1 | 10 | 1.5:1 | 100℃ | 18 | 80.7% |
2 | 10 | 1.1:1 | 100℃ | 18 | 94.6% |
①实验1、2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对亚硫酸钠转化率的影响;
②若要完成上表中列出的各项条件对亚硫酸钠转化率的影响探究,除实验1、2外,至少还需进行____次对比实验;
③实验表明:亚硫酸钠转化率不受硫粉质量多少的影响.原因为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4题)
5.
LiOH和钴氧化物可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利用如图装置电解制备LiOH,两电极区电解液分别为LiOH和LiCl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极区电解液为LiOH溶液 |
B.每产生标准状况下2.24L氢气,就有01 mol阳离子通过交换膜进入阴极区 |
C.电解过程中Li+向B电极迁移 |
D.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 |
6.
下列关子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淀粉为原料可以制取乙酸乙酸 |
B.油脂的皂化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
C.乙酸中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
D.分子式为C3H6Cl2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
7.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c、d、e、f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为离子化合物,其结构中还含非极性共价键,m为元素Y的单质,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X<Y<Z |
B.阴离子的还原性:Y>W |
C.图中物质的转化过程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
D.a一定由W、X两种元素组成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