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A为某种聚甲基丙烯酸酯的单体,其转化关系如下:

己知:E、G的苯环上一氯代物只有两种:
II.RCH=CH2+HBr
RCH2CH2Br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②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
(2)B中官能团的结构为_____________,H的名称____________。
(3)D可以发生缩聚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种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有两种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之比为l:2:2:2:l,且遇FeCl3溶液显紫色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5)以B为原料合成含六元环的酯类物质,请设计合成路线(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合成流程图示例如下:
____

己知:E、G的苯环上一氯代物只有两种:
II.RCH=CH2+HBr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②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
(2)B中官能团的结构为_____________,H的名称____________。
(3)D可以发生缩聚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种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有两种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之比为l:2:2:2:l,且遇FeCl3溶液显紫色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5)以B为原料合成含六元环的酯类物质,请设计合成路线(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合成流程图示例如下:

2.综合题- (共2题)
2.
钪及其化合物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在宇航、电子、超导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从钛白工业废酸(含钪、钛、铁、锰等离子)中提取氧化钪(Sc2O3)的一种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洗涤“油相”可除去大量的钛离子。洗涤水是用93%的硫酸、27.5%的双氧水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混合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加入氨水调节pH=3,过滤,滤渣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再向滤液加入氨水调节pH=6,滤液中Sc3+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已知:Ksp[Mn(OH)2]=1.9×10-13、Ksp[Fe(OH)3]=2.6×10-39,Ksp[Sc(OH)3]=9.0×10-31)
(3)用草酸“沉钪”。25 ℃时pH=2的草酸溶液中
=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写出“沉钪”得到草酸钪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Ka1(H2C2O4)=5.9×10-2,Ka2(H2C2O4)=6.4×10-5]
(4)草酸钪“灼烧”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废酸中含钪量为15 mg·L-1,V L废酸最多可提取Sc2O3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回答下列问题:
(1)洗涤“油相”可除去大量的钛离子。洗涤水是用93%的硫酸、27.5%的双氧水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混合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加入氨水调节pH=3,过滤,滤渣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再向滤液加入氨水调节pH=6,滤液中Sc3+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已知:Ksp[Mn(OH)2]=1.9×10-13、Ksp[Fe(OH)3]=2.6×10-39,Ksp[Sc(OH)3]=9.0×10-31)
(3)用草酸“沉钪”。25 ℃时pH=2的草酸溶液中

(4)草酸钪“灼烧”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废酸中含钪量为15 mg·L-1,V L废酸最多可提取Sc2O3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3.
碳酸镧[La2(CO3)3]可用于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高磷酸盐血症。制备反应原理为:2LaC13+6NH4HCO3= La2(CO3)3↓+6NH4Cl+ 3CO2↑+3H2O;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实验室中模拟制备碳酸镧。

(l)盛放稀盐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_。
(2)制备碳酸镧实验流程中导管从左向右的连接顺序为:F→___→___ →___ →___ →___ 。
(3)Y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4)X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其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
(5)Z中应先通入NH3,后通入过量的CO2,原因为_________。
(6)该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La2(CO3)3和La(HCO3)3的稳定性强弱,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则甲试管中盛放的物质为_______;实验过程中,发现乙试管中固体质量与灼烧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试描述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盛放稀盐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_。
(2)制备碳酸镧实验流程中导管从左向右的连接顺序为:F→___→___ →___ →___ →___ 。
(3)Y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4)X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其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
(5)Z中应先通入NH3,后通入过量的CO2,原因为_________。
(6)该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La2(CO3)3和La(HCO3)3的稳定性强弱,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则甲试管中盛放的物质为_______;实验过程中,发现乙试管中固体质量与灼烧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试描述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4题)
5.
下列说法和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项 目 | 结 论 |
A | 三种有机化合物:乙烷、氯乙烯、苯 | 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 |
B | 将石蜡油加强热(裂解)所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溶液褪色 | 产物不都是烷烃 |
C | 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 | 褪色的原理相同 |
D | 有机反应中的卤化、硝化、氢化 | 均属于取代反应 |
A.A | B.B | C.C | D.D |
6.
已知X、Y、Z是三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甲、乙、丙分别是三种元素形成的单质,A、B、C、D分别是由三种元素中的两种形成的化合物,且A与C均含有10个电子。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②和③均为吸热反应 B. 稳定性:A>C
C. 原子半径:Z>Y>X D. X、Y、Z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

A. 反应②和③均为吸热反应 B. 稳定性:A>C
C. 原子半径:Z>Y>X D. X、Y、Z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
7.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其对应目的是
编号 | 实验操作 | 目 的 |
A | 取4gNaOH加入96m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 配制4%的NaOH溶液 |
B |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中,用蒸馏水润洗容量瓶 | 避免造成误差,且不会使所配制溶液浓度偏低 |
C | 向盛有铜片的试管中加入浓硫酸,加热 | 证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
D | 将SO2通入溴水中, 溶液褪色 | 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
A.A | B.B | C.C | D.D |
4.填空题- (共1题)
8.
某硅酸盐研究所在硅酸盐材料和闪烁晶体等领域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1)[SiO4]4-是构成硅酸盐的基本结构单元,通过共用氧相连可形成硅氧组群。
①基态硅原子价电子的轨道表示式是_____________。
②与[SiO4]4-互为等电子体的微粒符号是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
③下图为一种硅氧组群的结构示意图,其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___,其中Si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_。

④电负性:Si ______O (填“>”、 “=”或“<” )。
(2)钨酸铅(PWO)是一种闪烁晶体,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PWO中钨酸根结构式为
,该离子中,σ键和π键的个数比是_____________。
②PWO晶体中含有的微粒间作用力是_____________ (填标号)。
③己知PWO的摩尔质量为Mg·mol-1,则该晶体的密度d=_____________g·cm-3。
(1)[SiO4]4-是构成硅酸盐的基本结构单元,通过共用氧相连可形成硅氧组群。
①基态硅原子价电子的轨道表示式是_____________。
②与[SiO4]4-互为等电子体的微粒符号是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
③下图为一种硅氧组群的结构示意图,其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___,其中Si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_。

④电负性:Si ______O (填“>”、 “=”或“<” )。
(2)钨酸铅(PWO)是一种闪烁晶体,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PWO中钨酸根结构式为

②PWO晶体中含有的微粒间作用力是_____________ (填标号)。
A.范德华力 | B.离子键 | C.共价键 | D.金属键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综合题:(2道)
单选题:(4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