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2018届高三期初调研检测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85184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9/3

1.推断题(共2题)

1.
有机物A (C7H8)可以合成一种药物的中间体G,其合成路线如下:

(1)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D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2)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由C生成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
(3)D与F反应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B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任写一种)。①含有苯环②能与碳酸氢钠反应也能与盐酸反应。
2.
已知有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和过渡元素F,其相关信息如表所示:
1
A与C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2
B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0
3
D的常见化合物的焰色反应为黄色
4
E是同周期中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1)上述六种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
(2)分子式为B5Al2且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有机物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合生成M,M的水溶液呈______性;将M的浓溶液滴加到Mg(OH)2悬浊液中,描述现象并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4)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E元素的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5)F与B形成的合金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形成红棕色固体,腐蚀过程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9题)

3.
电解法制备MnO2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离子交换膜可选用质子交换膜
B.阳极反应式为Mn2++2H2O-2e-= MnO2+4H+
C.阴极区溶液的PH增大
D.导线中通过1mol电子时,理论上阳极区溶液质量减少44.5g
4.
下列两种化合物的结构或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A.两种物质可用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来区分
B.两种物质的分子式皆为C10H12O2,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C.两种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酯化反应、氧化反应
D.两物质都含有不饱和键,因此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因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
5.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C8H10含苯环的烃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
B.氨基酸和蛋白质遇重金属离子均会变性
C.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
D.等质量的乙烯和乙醇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量相同
6.
a、b、c、d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b、c两种元素的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N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差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d处于同一周期
B.氢化物的稳定性:d>c
C.a、c、d可形成强弱程度不同的含氧酸
D.b、d的最简单氢化物可相互化合形成共价化合物
7.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X、Y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W的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金属单质Z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可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W;非金属性:X>Y
B.化合物Z2Y和Z2Y2都只存在离子键
C.X与Y形成的化合物都能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发生反应
D.Y、W的某些单质或两元素之间形成的某些化合物可作水的消毒剂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容量瓶、滴定管和量筒均标有“0”刻度线,水洗后均需润洗
B.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
C.除去蛋白质溶液中少M量的NaCl, 可将装有混合液的半透膜袋浸入流动的蒸馏水中
D.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取少量待检验溶液,加入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9.
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其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甲所示装置制取少量H2
B.用图乙所示装置验证Na和水反应放热
C.用图丙所示装置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的混合物
D.用图丁所示装置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
10.
有些古文或谚语包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选项
古文或谚语
化学解释
A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只发生物理变化
B
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
置换反应
C
煮豆燃豆萁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D
雷雨肥庄稼
自然固氮
 
A.AB.BC.CD.D
11.
化学与生活、生产、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B.我国最早使用的青铜器主要成分是铜、锡等金属
C.用CO2合成可降解的塑料聚碳酸酯,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D.某种验钞笔中含有碘酒溶液,遇假钞呈现蓝色,其原理是葡萄糖遇碘变蓝

3.填空题(共1题)

12.
氰化氢是剧毒物质,含有氰的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和人体的危害非常严重。
(1)氢氰酸(HCN)的电子式为______。
(2)用电解的方法可以除去含有CN-、Cl-废水中的CN-,其原理是控制溶液pH为9-10,利用阳极产生的ClO-将CN-氧化为两种无污染的气体。
①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
②除去CN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3)已知25℃时,HCN的电离常数Ka=4.9×10-10,则25℃时0.1mol/L 的HCN溶液中c(H+)=_____mol/L。NaCN溶液中加入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的关系为___________。

4.解答题(共1题)

13.
由金属Na、Cu、C、N、B等元素组成的物质在生活和工业上有着广泛用途。
(1)基态Cu+的外围电子轨道式为_______。
(2)H3BNH3是储氢材料,其制备原理为:3CH4+2(HB=NH)3+6H2O→3CO2+6H3BNH3,其中(HB=NH)3是一种六元环状化合物。化合物H3BNH3中B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1个(HB=NH)3分子中含有   ___个σ键。
(3) B、C、N、O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金属晶体的四种堆积如下图,金属钠的晶体堆积模型为____(填字母)。

(5)已知NaCl的摩尔质量为Mg·mol-1,密度为pg·㎝-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mol-1,在NaCl晶体中,两个距离最近的Cl-中心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_。

5.实验题(共1题)

14.
某酸性溶液X可能含有Na+、Al3+、NH4+、I-、SO32-、SO42-离子,为探究该溶液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1)操作①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操作②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中检验气体B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生成气体A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能否说明一定存在Al3+_________(填“能”或“否”),依据是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2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