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6题)
1.
I.NO2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硝酸盐是水体污染的污染物之一。
(1)用Na2CO3溶液吸收NO2生成CO2。若9.2gNO2和Na2CO3溶液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0.1mol,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化学降解NO
的原理如图所示,电源正极为_____(填“a”或“b”);阴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为应对全球石油资源日益紧缺,提高煤的利用效率,我国开发了煤制烯烃技术,并进入工业化试验阶段。
(1)煤气化制合成气(CO和H2)
已知:C(s)+H2O(g)==CO(g)+H2(g) ⊿H1=+131.3kJ•mol-1
C(s)+2H2O(g)==CO2(g)+2H2(g) ⊿H2=+90kJ•mol-1
则一氧化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2)由合成气制甲醇
合成气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反应:
CO(g) +2H2(g)
CH3OH(g)。在容积均为V L的甲、乙、丙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amol CO和2a mol H2,三个容器的反应温度分别为T1、T2、T3且恒定不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实验测得反应均进行到t min时CO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此时三个容器中一定处在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T1”或“T2” 或“T3”);该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用a、V表示)。

(3)由甲醇制烯烃
主反应: 2CH3OH
C2H4+2H2O………i
3CH3OH
C3H6+3H2O………ii
副反应: 2CH3OH
CH3OCH3+H2O……iii
某实验室控制反应温度为400℃,在相同的反应体系中分别填装等量的两种催化剂(Cat.1和Cat.2),以恒定的流速通入CH3OH,在相同的压强下进行两种催化剂上甲醇制烯烃的对比研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选择性:转化的甲醇中生成乙烯和丙烯的百分比)




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
②在上图中分别画出反应i在无催化剂、有Cat.1、有Cat.2三种情况下“反应过程——能量”示意图。_________
(1)用Na2CO3溶液吸收NO2生成CO2。若9.2gNO2和Na2CO3溶液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0.1mol,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化学降解NO


II.为应对全球石油资源日益紧缺,提高煤的利用效率,我国开发了煤制烯烃技术,并进入工业化试验阶段。
(1)煤气化制合成气(CO和H2)
已知:C(s)+H2O(g)==CO(g)+H2(g) ⊿H1=+131.3kJ•mol-1
C(s)+2H2O(g)==CO2(g)+2H2(g) ⊿H2=+90kJ•mol-1
则一氧化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2)由合成气制甲醇
合成气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反应:
CO(g) +2H2(g)


(3)由甲醇制烯烃
主反应: 2CH3OH

3CH3OH

副反应: 2CH3OH

某实验室控制反应温度为400℃,在相同的反应体系中分别填装等量的两种催化剂(Cat.1和Cat.2),以恒定的流速通入CH3OH,在相同的压强下进行两种催化剂上甲醇制烯烃的对比研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选择性:转化的甲醇中生成乙烯和丙烯的百分比)




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甲醇的转化率下降,可能的原因是催化剂失活,工业生产中需定期更换催化剂 |
B.使用Cat.2反应2h后乙烯和丙烯的选择性下降,可能的原因是生成副产物二甲醚 |
C.使用Cat.1产生的烯烃主要为丙烯,使用Cat.2产生的烯烃主要为乙烯 |
D.不管使用Cat.1还是使用Cat.2,都能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
2.
化合物H是治疗失眠症药物雷美替胺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完成下列填空:
(1)物质G分子式为__________。
(2)反应③类型____________。
(3)若没有设计反应⑤,则化合物H中可能混有杂质,该杂质同样含有一个六元环和两个五元环,写出生成该杂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物质H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
③1H-NMR谱表明分子中有5种氢原子,IR谱显示存在碳碳双键。
(5)已知:CH2=CHCH2OH
CH2=CHCOOH,写出以CH2=CHCH=CH2、
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法为:
)____________

完成下列填空:
(1)物质G分子式为__________。
(2)反应③类型____________。
(3)若没有设计反应⑤,则化合物H中可能混有杂质,该杂质同样含有一个六元环和两个五元环,写出生成该杂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物质H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
③1H-NMR谱表明分子中有5种氢原子,IR谱显示存在碳碳双键。
(5)已知:CH2=CHCH2OH




3.
已知烃A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16g·Lˉ1,B能发生银镜反应。以A和CO为原料制取有机物E的流程如下:

请回答:
(1)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2)关于物质D(CH2=CHCOOH)化学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3)②的反应机理与制取乙酸乙酯相似,写出其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请回答:
(1)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2)关于物质D(CH2=CHCOOH)化学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物质D含有一种官能团 | B.物质D与Na2CO3溶液反应能产生气泡 |
C.物质D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D.常温常压时,物质D呈气态 |
4.
某学习小组在研究CH4还原Fe2O3的实验中,发现生成的黑色粉末能被磁铁吸引。查阅资料得知:在温度不同、受热不均时会生成具有磁性的Fe3O4。为进一步探究黑色粉末的组成及含量,他们进行如下实验。
(1)往黑色粉末中滴加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黑色粉末中一定有___________;
(2)用以下装置可以说明产物有Fe3O4存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往装置中添加相应的药品,接下来的一步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证明黑色粉末是否含Fe3O4,某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加足量盐酸,充分振荡使黑色粉末完全溶解,滴入KSCN溶液,观察现象。请分析此方案是否可行,并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往黑色粉末中滴加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黑色粉末中一定有___________;
(2)用以下装置可以说明产物有Fe3O4存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往装置中添加相应的药品,接下来的一步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证明黑色粉末是否含Fe3O4,某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加足量盐酸,充分振荡使黑色粉末完全溶解,滴入KSCN溶液,观察现象。请分析此方案是否可行,并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重铬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一般由铬铁矿制备,铬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O·Cr2O3,还含有硅、铝等杂质。实验室由铬铁矿粉制备重酪酸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步骤①的主要反应为:

(未配平)。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及含硅杂质。
(2)步骤④调滤液2的pH最合适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
A.H2SO4溶液 B.KOH溶液 C.浓盐酸 D.K2CO3粉末
如何最简单的方法粗略判断pH已调至合适范围_________________。
(3)向“滤液3”中加入适量KCl,蒸发浓缩至_____________________,停止加热,然后冷却结晶,得到的K2Cr2O7固体产品。
(4)本实验过程中多次用到抽滤的装置,下列关于抽滤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抽滤时,先用倾析法转移溶液,开大水龙头,待溶液快流尽时再转移沉淀
B.右图抽滤装置中只有2处错误
C.抽滤得到的滤液应从吸滤瓶的支管口倒出
D.洗涤沉淀时,应开大水龙头,使洗涤剂快速通过沉淀,减小沉淀的损失。
(5)某同学用mg铬铁矿粉(含Cr2O3 40%)制备K2C r2O7,为了测定产率,该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将所有产品加水溶解并定容于500mL容量瓶中,移取25.00mL于碘量瓶(一种带塞的锥形瓶)中,加入过量2mol·L-1H2SO4,再加1.1KI,加塞摇匀,充分反应后铬完全以Cr3+存在,于暗处静置5min后,加指示剂,用0.0250mol·L-1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20.00mL。(已知:2 Na2S2O3+I2=Na2S4O6+2NaI)若滴定时振荡不充分,刚看到局部变色就停止滴定,则会使产量的测量结果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计算该同学的产量_____________x100%(用含是m的式子表示,要求化简,m的系数保留两位小数)

已知步骤①的主要反应为:

(未配平)。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及含硅杂质。
(2)步骤④调滤液2的pH最合适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
A.H2SO4溶液 B.KOH溶液 C.浓盐酸 D.K2CO3粉末
如何最简单的方法粗略判断pH已调至合适范围_________________。
(3)向“滤液3”中加入适量KCl,蒸发浓缩至_____________________,停止加热,然后冷却结晶,得到的K2Cr2O7固体产品。
(4)本实验过程中多次用到抽滤的装置,下列关于抽滤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抽滤时,先用倾析法转移溶液,开大水龙头,待溶液快流尽时再转移沉淀
B.右图抽滤装置中只有2处错误
C.抽滤得到的滤液应从吸滤瓶的支管口倒出
D.洗涤沉淀时,应开大水龙头,使洗涤剂快速通过沉淀,减小沉淀的损失。
(5)某同学用mg铬铁矿粉(含Cr2O3 40%)制备K2C r2O7,为了测定产率,该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将所有产品加水溶解并定容于500mL容量瓶中,移取25.00mL于碘量瓶(一种带塞的锥形瓶)中,加入过量2mol·L-1H2SO4,再加1.1KI,加塞摇匀,充分反应后铬完全以Cr3+存在,于暗处静置5min后,加指示剂,用0.0250mol·L-1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20.00mL。(已知:2 Na2S2O3+I2=Na2S4O6+2NaI)若滴定时振荡不充分,刚看到局部变色就停止滴定,则会使产量的测量结果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计算该同学的产量_____________x100%(用含是m的式子表示,要求化简,m的系数保留两位小数)
6.
为探究某矿物X(仅含三种元素)的组成,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已知:气体A能使品红褪色,固体B中仅含CuO、Fe2O3。
请回答:
(1)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溶液C中存在的阳离子有____________。
(3)写出气体A与溶液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气体A能使品红褪色,固体B中仅含CuO、Fe2O3。
请回答:
(1)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溶液C中存在的阳离子有____________。
(3)写出气体A与溶液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8题)
9.
短周期元素W、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X | | Y | |
W | | | | | Z |
A.氢化物的沸点:Y<Z |
B.原子半径大小:Y>W |
C.工业上用电解熔融的W与Y所形成的化合物来制取W |
D.W可与X和Y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发生反应 |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干冰升华和液氯气化时,都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
B.硫酸氢钠晶体溶于水,需要克服离子键和共价键 |
C.氯化氢气体溶于水时,只有共价键的断裂,没有化学键的形成 |
D.石墨转化金刚石,既有化学键的断裂,又有化学键的形成 |
13.
无色溶液中含有:①Na+、②Ba2+、③Cl-、④Br-、⑤SO32-、⑥SO42-、⑦Fe2+中的若干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步骤 | 操作 | 现象 |
1 | 用pH试纸检验 | 溶液的pH大于7 |
2 | 向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 | CCl4层呈无色 |
3 | 取步骤2的上层溶液,加入Ba(NO3)2溶液和稀硝酸 | 有沉淀产生 |
4 | 将步骤3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 | 有沉淀产生 |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③④⑥ | 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④⑦ |
C.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④⑥ | D.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③⑤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6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8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