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18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84968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17

1.推断题(共1题)

1.

实验室以有机物 A、E 为原料,制备聚酯纤维 M 和药物中间体 N 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①A 的核磁共振氢谱有 3 组峰

( R1、R2、R3、R4 表示烃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A 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
(2) J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3) B→C、G→H 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4) D+I→M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5)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 N 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种( 不考虑立体异构), 其中任意一种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①饱和五元碳环上连有两个取代基
②能与 NaHCO3溶液反应
③能发生银镜反应
(6) 参照上述合成路线和信息, 以环庚醇和甲醇为有机原料( 无机试剂任选), 设计制备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7题)

2.
下列对应反应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测0.1mol•L-1氨水的pH为11:NH3•H2ONH4++OH-
B.将Na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2Na+2H2O═2NaOH+H2
C.用CuCl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发光:CuCl2Cu2++2Cl-
D.Fe2O3溶于HI溶液中:Fe2O3 + 6H+ +2I-=2Fe3++ 3H2O+I2
3.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3g钠在足量氧气中充分反应,常温和燃烧条件下转移的电子数均为0.1NA
B.常温常压下,28 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 2NA
C.10g D2O和10g H218O中含有的中子数均为5NA
D.0.1 mol N2与0.3 mol H2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的气体分子数为0.2NA
4.
“化学实验→观察现象→分析推理→得出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证明某红棕色气体是溴蒸气还是NO2,可用湿润的淀粉-KI 试纸检验,观察试纸颜色变化
B.将SO2通入足量稀Fe(NO3)3溶液,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成棕黄色,假设通入的SO2完全反应,则同温同压下,逸出气体和SO2的体积比为2∶3
C.验证淀粉的水解产物是否具有还原性,取水解液于试管中并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煮沸,观察是否出现砖红色沉淀
D.向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浸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褪去,该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 2Al+3Ag2S=6Ag+Al2S3
5.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元素W与Z形成的化合物具有还原性,且其水溶液显弱酸性。W所在周期数和族序数相同,且W与Y 同族、X 与Z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Z
B.X、Y、Z三种元素共同组成的盐只有2种
C.X 与Y 形成的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数目比为1: 2
D.Y与Z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6.
实验室用海带提取碘的操作过程中,所选仪器错误的是
选项
操作
所选仪器
A
称取3 g左右的干海带
托盘天平
B
灼烧干海带至完全变成灰烬
烧杯
C
过滤煮沸后的海带灰与水的混合液
漏斗
D
用四氯化碳从氧化后的海带灰浸取液中提取碘
分液漏斗
 
A.AB.BC.CD.D
7.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结论
A
浓氨水
NaOH
酚酞试液
碱性:NaOH>NH3·H2O
B
浓硫酸
蔗糖
品红溶液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
C
稀盐酸
Na2SO3
Ba(NO3)2溶液
SO2与可溶性钡盐反应均可生成白色沉淀
D
浓硝酸
Na2CO3
Na2SiO3溶液
酸性:硝酸>碳酸>硅酸
 
A.AB.BC.CD.D
8.
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B.“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C.黑火药是由硝石、硫磺、木炭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其中“硝石”指硝酸钾
D.“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了丹砂”,该过程发生了分解、化合、氧化还原反应

3.填空题(共1题)

9.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用字母x、y、z……表示)的原子半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f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x形成的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d、e常见离子的半径大小: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比较g、h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y、z、d四种元素能形成多种化合物。
①能形成离子化合物,其中一种x、y、z、d四种原子的个数比为5∶2∶1 ∶4,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能形成共价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题(共1题)

10.
磷化铝(AlP)通常可作为一种广谱性熏蒸杀虫剂,吸水后会立即产生高毒性PH3气体(熔点为-132°C,还原性强)。卫生安全标准规定:粮食中磷化物(以PH3计)的含量不超过0.05mg·kg-1时,粮食质量合格;反之,粮食质量不合格。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下列方法对粮食中残留的磷化物含量进行了探究。
(操作流程)
安装实验装置→PH3的产生与吸收→转移KMnO4吸收溶液→滴定亚硫酸钠标准溶液
(实验装置)

已知装置C中盛有l00g原粮,装置E中盛有20.00mLl.ll×l0-3 mol·L-1 KMnO4溶液(H2SO4酸化)。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D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盛有焦性没食子酸的碱性溶液,其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O2,防止装置C中生成的PH3被氧化,则装置A中盛装KMnO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PH3被氧化成磷酸,则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收集装置E中的吸收液,加水稀释至250mL,取25.00mL于锥形瓶中,用5.0×l0-4 mol·L-1的Na2SO3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KMnO4溶液,消耗Na2SO3标准溶液11.00mL,则该原粮中磷化物(以PH3计)的含量为________________mg·kg-1,该原粮质量是否合格?________________(填“合格”或“不合格”)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7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