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A、B、C、D、E、F、G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B的单质在常温下为双原子分子,它与A的单质可形成分子X,X的水溶液呈碱性;A、D同主族,D的焰色反应为黄色;E的简单阳离子与X具有相同电子数,且E是同周期中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F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比次外层少两个电子,C、G两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共有13个电子。则
(1)F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
(2)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B2和3 mol A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5 s后测得A2为1.8 mol,则以B2的表示的反应速率v(B2)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液态的B2A4与气态的BC2两者发生反应生成无毒物质,16g B2A4发生反应放热a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D2F溶液在空气中长期放置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强碱与D2F2。D2F2与过氧化钠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相似,其溶液显黄色。D2F2的电子式为_______,写出D2F在空气中长期放置生成D2F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D2F2的溶液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
(5)化学家发现一种化学式为A4B4的离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1mol A4B4熔融电离生成两种离子各1mol,则该物质熔融时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6)向30mL某浓度由A、B、C、D中三种元素形成一元强碱溶液通入CO2气体后得溶液M,因CO2通入量的不同,溶液M的组成也不同。若向M中逐滴加入0.1mol/L盐酸,产生的气体V(CO2)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HCl(aq)]的关系有下列图示两种情况(不计CO2的溶解)。

则曲线Y表明M中的溶质为________;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由曲线X、Y可知,两次实验通入的CO2的体积比为_________。
(1)F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
(2)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B2和3 mol A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5 s后测得A2为1.8 mol,则以B2的表示的反应速率v(B2)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液态的B2A4与气态的BC2两者发生反应生成无毒物质,16g B2A4发生反应放热a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D2F溶液在空气中长期放置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强碱与D2F2。D2F2与过氧化钠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相似,其溶液显黄色。D2F2的电子式为_______,写出D2F在空气中长期放置生成D2F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D2F2的溶液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
(5)化学家发现一种化学式为A4B4的离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1mol A4B4熔融电离生成两种离子各1mol,则该物质熔融时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6)向30mL某浓度由A、B、C、D中三种元素形成一元强碱溶液通入CO2气体后得溶液M,因CO2通入量的不同,溶液M的组成也不同。若向M中逐滴加入0.1mol/L盐酸,产生的气体V(CO2)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HCl(aq)]的关系有下列图示两种情况(不计CO2的溶解)。

则曲线Y表明M中的溶质为________;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由曲线X、Y可知,两次实验通入的CO2的体积比为_________。
2.单选题- (共7题)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HCl的酸性>H2CO3的酸性,所以非金属性Cl>C | B.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
C.熔融状态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 D.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
3.
汽车安全气囊弹出时的反应为:10NaN3+2KNO3+6SiO2
5Na2SiO3+K2SiO3+16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氮、钠、硅元素均可以游离态形式存在 |
B.将反应后的固体溶于适量水,静置,通入CO2,无现象 |
C.微粒的半径:r(K+)>r(Na+)>r(O2-) |
D.若反应中转移6.02×1022电子,则消耗NaN3的质量为6.5g |
4.
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A.酸的水溶液呈酸性,故酸性水溶液一定是酸的水溶液 |
B.Fe3O4可写成FeO・Fe2O3;Pb3O4也可写成PbO・Pb2O3 |
C.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MgCl2来制取金属镁;也可以通过电解熔融AlCl3来制取金属铝 |
D.第2周期元素氢化物稳定性顺序是HF>H2O>NH3;则第3周期元素氢化物稳定性顺序是HCl>H2S>PH3 |
5.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全部在第ⅡA族和第ⅡB族 |
B.副族是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 |
C.每个横行是一个周期,每个纵行是一个族 |
D.第ⅠA族又称碱金属元素,第ⅦA族又称卤族元素 |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F、H2SO4中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 |
B.氯化铵受热固体消失和千冰升华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
C.I2、Br2、Cl2、F2熔沸点逐渐降低 |
D.HC1气体溶于水和NaOH熔化破坏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
8.
海水中含有的氯化镁是镁的重要来源之一。从海水中提取镁,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①把贝壳制成石灰乳
②在引入的海水中加入石灰乳,沉降、过滤,洗涤沉淀物
③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干燥产物
④将得到的产物熔融后电解。
关于提取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把贝壳制成石灰乳
②在引入的海水中加入石灰乳,沉降、过滤,洗涤沉淀物
③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干燥产物
④将得到的产物熔融后电解。
关于提取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法的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 |
B.进行①②③步骤的目的是从海水中提取MgCl2 |
C.以上提取镁的过程中涉及的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
D.以上提取镁的过程中涉及的反应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
3.填空题- (共1题)
9.
下表列出了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中的十种元素的相关数据: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10种元素的原子中,最容易失去电子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与H2最容易化合的非金属单质是________(写物质名称)。
(2)若⑨形成的简单氢化物为A,⑥形成的简单氢化物为B,则二者的沸点A______B(填“大于”或“小于”)
(3)写出元素③形成的一种具有强氧化性的氢化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
(4)写出上述⑤、⑥、⑦三种元素中的某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每个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稳定结构的一种物质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⑤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
(5)写出④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⑦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⑨ | ⑩ |
原子半径(10-10m) | 1.52 | 2.27 | 0.74 | 1.43 | 0.77 | 1.10 | 0.99 | 1.86 | 0.75 | 0.71 |
最高价态 | +1 | +1 | — | +3 | +4 | +5 | +7 | +1 | +5 | — |
最低价态 | — | — | -2 | — | -4 | -3 | -1 | — | -3 | -1 |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10种元素的原子中,最容易失去电子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与H2最容易化合的非金属单质是________(写物质名称)。
(2)若⑨形成的简单氢化物为A,⑥形成的简单氢化物为B,则二者的沸点A______B(填“大于”或“小于”)
(3)写出元素③形成的一种具有强氧化性的氢化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
(4)写出上述⑤、⑥、⑦三种元素中的某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每个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稳定结构的一种物质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⑤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
(5)写出④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⑦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题- (共1题)
10.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模拟工业流程从浓缩的海水中提取液溴,查阅资料知:Br2的沸点为59℃,微溶于水,有毒性。设计了如下操作步骤及主要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略去):

①连接A与B,关闭活塞b、d,打开活塞a、c,向A中缓慢通入至反应结束;②关闭a、c,打开b、d,向A中鼓入足量热空气;③进行步骤②的同时,向B中通入足量SO2 ;④关闭b,打开a,再通过A向B中缓慢通入足量Cl2 ;
⑤将B中所得液体进行蒸馏,收集液溴。
请回答:(1)实验室中采用固液加热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鼓入热空气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B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实验中尾气可用___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吸收处理。
a.水 b.浓硫酸 c.NaOH溶液 d.饱和NaCl溶液
(5)步骤⑤中,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蒸馏,收集液溴,将装置图中缺少的必要仪器补画出来。

(6)若直接连接A与C,进行步骤①和②,充分反应后,向锥形瓶中滴加稀硫酸,再经步骤⑤,也能制得液溴。滴加稀硫酸之前,C中反应生成了NaBrO3等,请写出滴加稀硫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7)与B装置相比,采用C装置的优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连接A与B,关闭活塞b、d,打开活塞a、c,向A中缓慢通入至反应结束;②关闭a、c,打开b、d,向A中鼓入足量热空气;③进行步骤②的同时,向B中通入足量SO2 ;④关闭b,打开a,再通过A向B中缓慢通入足量Cl2 ;
⑤将B中所得液体进行蒸馏,收集液溴。
请回答:(1)实验室中采用固液加热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鼓入热空气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B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实验中尾气可用___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吸收处理。
a.水 b.浓硫酸 c.NaOH溶液 d.饱和NaCl溶液
(5)步骤⑤中,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蒸馏,收集液溴,将装置图中缺少的必要仪器补画出来。

(6)若直接连接A与C,进行步骤①和②,充分反应后,向锥形瓶中滴加稀硫酸,再经步骤⑤,也能制得液溴。滴加稀硫酸之前,C中反应生成了NaBrO3等,请写出滴加稀硫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7)与B装置相比,采用C装置的优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7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