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氢氧燃料电池是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新型发电装置。如图为电池示意图,该电池电极表面镀一层细小的铂粉,铂吸附气体的能力强,性质稳定,请回答:

(1)氢氧燃料电池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_,在导线中电子流动方向为________(用a、b表示)。
(2)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3)该电池工作时,H2和O2连续由外部供给,电池可连续不断提供电能,大量安全储氢是关键技术之一。金属锂是一种重要的储氢材料,吸氢和放氢原理如下:
Ⅰ.2Li+H2===2LiH Ⅱ.LiH+H2O===LiOH+H2↑
①反应Ⅰ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反应Ⅱ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
②金属锂吸收的氢气与放出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1)氢氧燃料电池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_,在导线中电子流动方向为________(用a、b表示)。
(2)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3)该电池工作时,H2和O2连续由外部供给,电池可连续不断提供电能,大量安全储氢是关键技术之一。金属锂是一种重要的储氢材料,吸氢和放氢原理如下:
Ⅰ.2Li+H2===2LiH Ⅱ.LiH+H2O===LiOH+H2↑
①反应Ⅰ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反应Ⅱ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
②金属锂吸收的氢气与放出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2.
已知:①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②2CH3CHO+O2
2CH3COOH。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化合物E,其合成路线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官能团名称:B: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
(3)某学习小组设计物质B催化氧化的实验装置如下,根据图2装置回答问题。

①装置甲锥形瓶中盛放的固体药品可能为________(填字母)。
②实验过程中,丙装置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物质B的催化氧化产物与葡萄糖具有相同的特征反应,将所得的氧化产物滴加到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加热,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下列物质的官能团名称:B: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
(3)某学习小组设计物质B催化氧化的实验装置如下,根据图2装置回答问题。

①装置甲锥形瓶中盛放的固体药品可能为________(填字母)。
A.Na2O2 | B.KCl | C.Na2CO3 | D.MnO2 |
③物质B的催化氧化产物与葡萄糖具有相同的特征反应,将所得的氧化产物滴加到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加热,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为了清理路面积雪,人们常使用一种融雪剂,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XY2,X、Y均为周期表前20号元素,其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1 mol XY2含有54 mol 电子。
(1)该融雪剂的化学式是________,该物质中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
(2)元素D、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D与Y相邻,则D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D与E能形成一种结构类似于CO2的三原子分子,且每个原子都达到了8e-稳定结构,该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或“极性共价键”)。
(3)W是与D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Z是第三周期金属性最强的元素,Z的单质在W的常见单质中反应时有两种产物:不加热时生成________,其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加热时生成________,其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1)该融雪剂的化学式是________,该物质中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
(2)元素D、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D与Y相邻,则D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D与E能形成一种结构类似于CO2的三原子分子,且每个原子都达到了8e-稳定结构,该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或“极性共价键”)。
(3)W是与D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Z是第三周期金属性最强的元素,Z的单质在W的常见单质中反应时有两种产物:不加热时生成________,其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加热时生成________,其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4.
某同学想通过实验探究硫和碳得电子能力的强弱,通过比较它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来验证,设计了如图实验。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应盛放下列药品中的____(填字母)。
A.稀硫酸 B.亚硫酸
C.氢硫酸 D.盐酸
(2)仪器b的名称是_____,应盛放下列药品中的_____(填字母)。
A.碳酸钙 B.硫酸钠
C.氯化钠 D.碳酸钠
(3)仪器c中应盛放的试剂是___,如果看到的现象是___,证明b中反应产生了___,即可证明___比____酸性强,得电子能力_____比____强,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应盛放下列药品中的____(填字母)。
A.稀硫酸 B.亚硫酸
C.氢硫酸 D.盐酸
(2)仪器b的名称是_____,应盛放下列药品中的_____(填字母)。
A.碳酸钙 B.硫酸钠
C.氯化钠 D.碳酸钠
(3)仪器c中应盛放的试剂是___,如果看到的现象是___,证明b中反应产生了___,即可证明___比____酸性强,得电子能力_____比____强,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5.
“低碳”既是时尚,也是环保要求。“低碳”在工业生产中意义重大,充分利用原材料,不排放或减少排放“三废”,不同工厂今后联合生产等都是很好的“低碳”生产方式。下面是几个工厂利用废气、废渣(液)联合生产化肥硫酸铵的工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工艺操作①、②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写出生成“产品”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4)在实验室中检验合成氨厂排出的废气中是否含有氨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5)副产品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该联合生产工艺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工艺操作①、②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写出生成“产品”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4)在实验室中检验合成氨厂排出的废气中是否含有氨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5)副产品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该联合生产工艺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2.推断题- (共1题)
6.
已知:A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产物之一,其产量常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下列是有机物 A~G之间的转化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C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2)E是一种具有香味的液体,由B+D→E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G 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
(4)比赛中,当运动员肌肉挫伤或扭伤时,随队医生即对准受伤部位喷射物质F(沸点 12.27°C)进行应急处理。写出由A制F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
(5)E的同分异构体能与NaHCO3溶液反应,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C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2)E是一种具有香味的液体,由B+D→E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G 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
(4)比赛中,当运动员肌肉挫伤或扭伤时,随队医生即对准受伤部位喷射物质F(沸点 12.27°C)进行应急处理。写出由A制F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
(5)E的同分异构体能与NaHCO3溶液反应,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
3.单选题- (共16题)
8.
下列化合物的一氯代物的数目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CH3CH2CH2CH2CH2CH3 ②(CH3)2CHCH(CH3)2③(CH3)3CCH2CH3 ④(CH3)3CC(CH3)3
①CH3CH2CH2CH2CH2CH3 ②(CH3)2CHCH(CH3)2③(CH3)3CCH2CH3 ④(CH3)3CC(CH3)3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①>④ |
C.③>②>④>① | D.③=①>②>④ |
9.
在实验室中,下列除杂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溴苯中混有溴,加入KI溶液,振荡,用汽油萃取出溴苯 |
B.乙烷中混有乙烯,通入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使乙烯转化为乙烷 |
C.硝基苯中混有浓硫酸和浓硝酸,将其倒入NaOH溶液中,静置、分液 |
D.乙烯中混有CO2和SO2,将其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洗气 |
10.
人们在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糯米中的淀粉能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镜 |
B.糯米中的淀粉是否水解完全可以用碘水来检验 |
C.糯米中的淀粉在碱性条件下能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 |
D.糖尿病病人不能吃粽子,因为糯米中含大量的葡萄糖会使血糖升高 |
11.
芳香化合物M的结构简式为
,关于有机物M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机物M的分子式为C10H12O3 |
B.1 molNa2CO3最多能消耗1 mol有机物M |
C.1 mol M和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22.4 L气体 |
D.有机物M能发生取代、氧化、还原和加聚反应 |
12.
“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的是
A.乙烯发生加聚反应制得聚乙烯高分子材料 | B.用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 |
C.用苯和液溴为原料制取溴苯 | D.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得二氧化碳 |
13.
核电荷数为16的元素和核电荷数为4的元素的原子相比较,前者下列数据是后者4倍的是( )
①电子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 ③电子层数 ④次外层电子数
①电子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 ③电子层数 ④次外层电子数
A.①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14.
下列各组中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
①酸性:HClO4>H2SO4>H3PO4 ②最高正化合价:Cl>N>C ③稳定性:HCl>HBr>HI ④还原性:HCl>HBr
①酸性:HClO4>H2SO4>H3PO4 ②最高正化合价:Cl>N>C ③稳定性:HCl>HBr>HI ④还原性:HCl>HBr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全部都正确 |
15.
X、Y、Z是三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位于同一主族,Y、Z处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Z<Y<X |
B.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H3YO4 |
C.三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 |
D.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Y<X |
17.
根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L电子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元素都是非金属 |
B.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是16、26、36、46 |
C.只有第IIA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
D.由左至右第8、9、10 三列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
1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沸点:H2O>HF |
B.热稳定性 :HF>H2O |
C.NC13、SiC14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结构 |
D.仅由N、H、O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含离子键 |
19.
下列有关碱金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均为ⅠA族元素,最外层均有1个电子 |
B.单质的还原性:Li>Na>K>Rb>Cs |
C.碱性:LiOH<NaOH<KOH<RbOH<CsOH |
D.由Li到Cs,核电荷数依次增加,电子层数、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
20.
借助碱金属和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性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正确的是( )
A.已知Ca是第四周期第ⅡA族元素,故Ca(OH)2的碱性比Mg(OH)2的碱性弱 |
B.已知As是第四周期第ⅤA族元素,故AsH3的稳定性比NH3的稳定性强 |
C.已知Cs的原子半径比Na的原子半径大,故Cs与水反应不如Na与水反应剧烈 |
D.已知Cl的核电荷数比F的核电荷数多,故Cl的原子半径比F的原子半径大 |
21.
某核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m,中子数为n,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
B.这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n |
C.若碳原子质量为ωg,则此原子的质量为(m+n)ωg |
D.核内中子的总质量小于质子的总质量 |
4.选择题- (共2题)
24.朱先生在青岛一家烧烤店用餐时,点了一份菜单上标价38元的虾。结账时,店老板却按每只虾38元的价格收费。店老板的行为侵犯了李先生的( )
①知悉真情权 ②公平交易权 ③安全保障权 ④依法求偿权
5.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