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C、N、S的氧化物常会造成一些环境问题,科研工作者正在研究用各种化学方法来消除这些物质对环境的影响。
(1)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和H2在230℃,催化剂条件下转化生成甲醇蒸汽和水蒸气。
图一表示恒压容器中0.5molCO2和1.5molH2转化率达80%时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 “亚硫酸盐法”吸收烟气中的SO2。室温条件下,将烟气通入(NH4)2SO4溶液中,测得溶液pH与含硫组分物质的量分数的变化关系如图二所示。

请写出a点时n(HSO3-):n(H2SO3)=______,b点时溶液pH=7,则n(NH4+):n(HSO3-)=___。
(3)催化氧化法去除NO,一定条件下,用NH3消除NO污染,其反应原理为4NH3+6NO
5N2+ 6H2O。不同温度条件下,n(NH3):n(NO)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4:l、3:l、1:3时,得到NO脱除率曲线如图三所示:
① 请写出N2的电子式________。
② 曲线c对应NH3与NO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
③ 曲线a中NO的起始浓度为6×10-4mg/m3,从A点到B点经过0.8s,该时间段内NO的脱除速率为_____mg/(m3·s)。
(4)间接电化学法可除NO。其原理如图四所示,写出电解池阴极的电极反应式(阴极室溶液呈酸性):_________________。
(1)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和H2在230℃,催化剂条件下转化生成甲醇蒸汽和水蒸气。
图一表示恒压容器中0.5molCO2和1.5molH2转化率达80%时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 “亚硫酸盐法”吸收烟气中的SO2。室温条件下,将烟气通入(NH4)2SO4溶液中,测得溶液pH与含硫组分物质的量分数的变化关系如图二所示。

请写出a点时n(HSO3-):n(H2SO3)=______,b点时溶液pH=7,则n(NH4+):n(HSO3-)=___。
(3)催化氧化法去除NO,一定条件下,用NH3消除NO污染,其反应原理为4NH3+6NO

① 请写出N2的电子式________。
② 曲线c对应NH3与NO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
③ 曲线a中NO的起始浓度为6×10-4mg/m3,从A点到B点经过0.8s,该时间段内NO的脱除速率为_____mg/(m3·s)。
(4)间接电化学法可除NO。其原理如图四所示,写出电解池阴极的电极反应式(阴极室溶液呈酸性):_________________。
2.
苯是工业上常用的化工原料,可以用于合成安息香酸苄酯和高分子化合物G(部分反应条件略去),流程如下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名称是______,E分子中最多有______个原子共平面。
(2)C生成D的反应类型为______。
(3)A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CH2=CH-CH=CH2也可以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而且是合成橡胶的重要原料,下列橡胶中一定不能以其为主要初始原料获得的是_____。
①丁苯橡胶 ②顺丁橡胶 ③硅橡胶胶 ④乙丙橡胶 ⑤丁腈橡胶
(5)H是D的同分异构体,分子中含有酯基,有两个苯环且不直接相连,符合上述条件的结构有____种(不包括D),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图有6组峰,且面积比为3:2:2:2:2:l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6)今照上述合成路线,以2-氯丙烷为原料,设计2-甲基-2-丙醇的最佳合成路线_____。

(1)C的化学名称是______,E分子中最多有______个原子共平面。
(2)C生成D的反应类型为______。
(3)A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CH2=CH-CH=CH2也可以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而且是合成橡胶的重要原料,下列橡胶中一定不能以其为主要初始原料获得的是_____。
①丁苯橡胶 ②顺丁橡胶 ③硅橡胶胶 ④乙丙橡胶 ⑤丁腈橡胶
(5)H是D的同分异构体,分子中含有酯基,有两个苯环且不直接相连,符合上述条件的结构有____种(不包括D),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图有6组峰,且面积比为3:2:2:2:2:l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6)今照上述合成路线,以2-氯丙烷为原料,设计2-甲基-2-丙醇的最佳合成路线_____。
3.
甲醛(HCHO)与葡萄糖相似具有强还原性,40%甲醛溶液沸点为96℃,易挥发。为探究过量甲醛和新制Cu(OH)2反应的产物,进行如下研究。
(1)在图A 装置中进行实验,向a中加入50mL0. 5mol/LCuSO4溶液和100mL5mol/LNaOH溶液,振荡,再加入50mL40%的甲醛溶液,缓慢加热a,在65℃时回流20分钟后冷却至室温。反应过程中观察到有棕色固体生成,最后变成红色,并有气体产生。
①A装置中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_。
②本实验中仪器a应该选用下列哪种规格_______。

(2)查阅资料发现气体产物主要是副反应产生的。为确认气体产物中含H2不含CO,将装置A和如上图所示的装置连接后进行实验。
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已知:。请设计实验验证a中甲醛的碳元素是否被氧化成+4价________________。
(4)为研究红色固体产物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以下每步均充分反应):

已知:Cu2O
[Cu(NH3)4]+(无色)
[Cu(NH3)4]2+(蓝色)
①摇动锥形瓶i的目的是__________。
②锥形瓶ii中固体完全溶解得深蓝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③将容量瓶ii中的溶液稀释50倍后,溶液的颜色与容量瓶i相近。由此可知固体产物的成分及物质的量之比约为_________。
(1)在图A 装置中进行实验,向a中加入50mL0. 5mol/LCuSO4溶液和100mL5mol/LNaOH溶液,振荡,再加入50mL40%的甲醛溶液,缓慢加热a,在65℃时回流20分钟后冷却至室温。反应过程中观察到有棕色固体生成,最后变成红色,并有气体产生。
①A装置中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_。
②本实验中仪器a应该选用下列哪种规格_______。
A.100mL | B.250mL | C.500mL | D.1000mL |

(2)查阅资料发现气体产物主要是副反应产生的。为确认气体产物中含H2不含CO,将装置A和如上图所示的装置连接后进行实验。
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已知:。请设计实验验证a中甲醛的碳元素是否被氧化成+4价________________。
(4)为研究红色固体产物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以下每步均充分反应):

已知:Cu2O


①摇动锥形瓶i的目的是__________。
②锥形瓶ii中固体完全溶解得深蓝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③将容量瓶ii中的溶液稀释50倍后,溶液的颜色与容量瓶i相近。由此可知固体产物的成分及物质的量之比约为_________。
2.单选题- (共4题)
4.
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分子中碳碳键的键能是乙烷分子中碳碳键的2倍,因而乙烯比乙烷稳定 |
B.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将直链烃转化为芳香烃 |
C.分子式为C4H8O2的有机物,存在含有六元环的同分异构体 |
D.有机物![]() |
5.
A、B、C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三种元素原子序数之和为35,且C的原子序数是A的2倍。A、B、C三种元素的单质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水溶液均显碱性
B. 单质A、C均存在同素异形体
C. 甲、乙可能都其有漂白性
D. 丙的水溶液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溶液可能会变浑浊

A.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水溶液均显碱性
B. 单质A、C均存在同素异形体
C. 甲、乙可能都其有漂白性
D. 丙的水溶液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溶液可能会变浑浊
6.
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 B | C | D |
![]() | ![]() | ![]() | ![]() |
向该装置中加入金属Zn和稀硫酸,并关闭活塞,用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用该装置制备少量白色的Fe (OH)2沉淀 | 灼烧CuSO4使其分解 | 分离葡萄糖和蔗糖 |
A.A | B.B | C.C | D.D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