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盐津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份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28453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7

1.综合题(共1题)

1.
明矾[KAl(SO4)2·12H2O]是一种复盐,在造纸等方面应用广泛。某兴趣小组采用10.0 g废易拉罐(含90%的Al,还含有少量的Fe、Mg等杂质)制备明矾的实验方案如图1:


(1)试剂①应选用________(填代号)。
a.盐酸  b.H2SO4溶液
c.氨水  d.NaOH溶液
(2)易拉罐溶解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B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从溶液C中得到明矾的实验操作步骤为蒸发浓缩、________(填操作名称)、过滤、洗涤、干燥。如图2所示,蒸发操作中的一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小组在实验完成之后,得到118.5 g明矾,则明矾的回收率为________。(已知:明矾的摩尔质量为474 g·mol1)

2.单选题(共6题)

2.
为了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的硫酸铁和硫酸铜,最好选用的试剂是(  )
A.烧碱溶液B.浓氨水C.铁粉D.硫酸
3.
实验室中制取的下列气体中,可以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
A.N2B.SO2C.COD.NO
4.
下列实验可实现鉴别目的的是(  )
A.用稀硫酸鉴别两种金属银和铝
B.用硝酸银溶液鉴别氯化钾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C.用二氧化碳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D.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硝酸银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5.
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②39%的乙醇溶液 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分液、蒸馏、萃取B.萃取、蒸发、分液
C.分液、萃取、蒸馏D.蒸馏、萃取、分液
6.
下列实验室保存试剂的方法正确的是()
A. 氢氟酸存放在带有橡胶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B. 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玻璃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C. 氯化铁溶液存放在铜制容器中
D. 氢氧化钠溶液盛放在带有橡胶塞的玻璃瓶中
7.
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为改善空气质量而启动的“蓝天工程”得到了全民的支持。下列措施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的是
A.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
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
C.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
D.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

3.填空题(共1题)

8.
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极其重要的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氯化铁溶液呈棕黄色,氯化铁溶液的分散质是____________,分散剂是____________。
(2)氢氧化铁是难溶于水的固体,那么分离氢氧化铁与水的悬浊液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3)氢氧化铁胶体呈红褐色,具有良好的净水效果。以饱和氯化铁溶液为原料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氯化铁溶液、氢氧化铁胶体、氢氧化铁悬浊液三种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鉴别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除了可通过观察颜色以外,还有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4.实验题(共2题)

9.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曾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利用NaHCO3、NaCl、NH4Cl等物质溶解度的差异,以食盐、氨气、二氧化碳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下面是在实验室中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实验步骤:
第一步: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在仪器内装入药品。
第二步:先让一装置发生反应,直到产生的气体不能再在C中溶解时,再通入另一装置中产生的气体,片刻后,C中出现固体。继续向C中通入两种气体,直到不再有固体产生。
第三步:过滤C中所得的混合物,得到NaHCO3固体。
第四步: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NaCl粉末,有NH4Cl晶体析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提示B分液漏斗中为浓氨水,滴入烧瓶可产生氨气):
(1)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b)接________


(2)A中常选用的固体反应物为______________;D中应选用的液体为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第二步骤中必须先让__________装置先发生反应。
(4)C中用球形干燥管而不用直导管,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中广口瓶内产生固体的总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在第四步中分离NH4Cl晶体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其所得的NH4Cl晶体中常含有少量的NaCl和NaHCO3(约占5%~8%),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所得固体的成分中含有Na,简要写出操作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某小组同学为探究H2O2、H2SO3、Br2氧化性强弱,设计如下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装置的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记录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操作Ⅱ吹入热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C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
(4)实验操作Ⅲ,混合液逐渐变成红棕色,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反思:
①有同学认为实验操作Ⅱ吹入的热空气,会干扰(5)中结论的得出,你认为是否干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操作Ⅲ,开始时颜色无明显变化的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6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