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题文)碳酸氢钠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实验和日常生活中。某课外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对碳酸氢钠的性质和制法进行了系列实验,请你参与探究。
(1)向NaHCO3溶液滴加MnCl2溶液生成沉淀MnCO3,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向NaHCO3溶液加入少量的镁粉,观察到有气体和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气体一定是______(填化学式),白色沉淀可能是:①MgCO3;②Mg(OH)2;③Mg2(OH)2CO3。欲证明白色沉淀为②,简单的实验方法为______(操作、现象和结论)。
(3)电解Na2CO3溶液制NaHCO3的原理如左下图所示.

①电解初期,电解池中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②若电解过程中透过交换膜的Na+为 0.4 mol,则阳极收集到 O2 _____L(标况)。
③电解后期溶液中的含碳微粒逐渐减少,此阶段阳极反应式为______。
(4)“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 NaCl+NH3+ CO2+H2O= NaHCO3+NH4Cl,模拟该制法的部分装置如右上图所示.
① 正确的操作是______(填序号)。
② 水槽中的冷水起降温作用,这样有利于______。
(1)向NaHCO3溶液滴加MnCl2溶液生成沉淀MnCO3,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向NaHCO3溶液加入少量的镁粉,观察到有气体和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气体一定是______(填化学式),白色沉淀可能是:①MgCO3;②Mg(OH)2;③Mg2(OH)2CO3。欲证明白色沉淀为②,简单的实验方法为______(操作、现象和结论)。
(3)电解Na2CO3溶液制NaHCO3的原理如左下图所示.

①电解初期,电解池中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②若电解过程中透过交换膜的Na+为 0.4 mol,则阳极收集到 O2 _____L(标况)。
③电解后期溶液中的含碳微粒逐渐减少,此阶段阳极反应式为______。
(4)“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 NaCl+NH3+ CO2+H2O= NaHCO3+NH4Cl,模拟该制法的部分装置如右上图所示.
① 正确的操作是______(填序号)。
A.a通入CO2,然后b通入NH3,c中放碱石灰 |
B.a通入NH3,然后b通入CO2,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 |
C.b通入NH3,然后a通入CO2,c中放碱石灰 |
D.b通入CO2,然后a通入NH3,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 |
2.
粉煤灰(主要含有 SiO2、Fe2O3、Al2O3等)是燃煤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废渣,粉煤灰的综合利用具有很大的价值。
Ⅰ.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对粉煤灰中铝和铁元素的分离工艺进行了研究。
(1)以硫酸溶液分解粉煤灰,使其中的铝、铁元素溶出,过滤实现初步分离。
①写出硫酸溶液与 Fe2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②初步分离得到的滤渣主要成分是_____。
(2)向(1)分离所得的滤液中加入还原剂使 Fe3+转化为 Fe2+,结合下表分析其原因____。
(3)使用碱性较弱的氨水为pH调节剂,进行分离实验。
①氨水使滤液中铝离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②反应终点的pH对铝和铁分离效果的影响如下图。根据实验结果,为达到好的分离效果,反应过程中控制pH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选择该范围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Ⅱ.NH4HSO4和H2SO4按物质的量比1∶1混合配制成浸取液,220℃时,可将高铝粉煤灰中Al2O3转化为硫酸铝铵 [NH4Al(SO4)2],然后分离、煅烧获得纯Al2O3。 已知硫酸铝铵:①溶解度:0℃时,S=5.2g;100℃时,S=421.9g。②280℃时分解。
(1)依据资料可知,将硫酸铝铵与其他溶质分离的方法是_____。
(2)煅烧 NH4Al(SO4)2 同时得到混合气体(NH3、N2、SO2、SO3、H2O)。若 16 mol 混合气体按如下装置被完全吸收制得浸取液,请将下图中试剂(化学式)及其物质的量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H4Al(SO4)2
2Al2O3+5SO3↑+3SO2↑+2NH3↑+N2↑+5H2O↑
Ⅰ.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对粉煤灰中铝和铁元素的分离工艺进行了研究。
(1)以硫酸溶液分解粉煤灰,使其中的铝、铁元素溶出,过滤实现初步分离。
①写出硫酸溶液与 Fe2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②初步分离得到的滤渣主要成分是_____。
(2)向(1)分离所得的滤液中加入还原剂使 Fe3+转化为 Fe2+,结合下表分析其原因____。
物质 | Fe(OH)2 | Fe(OH)3 | Al(OH)3 |
沉淀区间(pH) | 7.06~8.95 | 1.94~3.20 | 3.69~4.8 |
(3)使用碱性较弱的氨水为pH调节剂,进行分离实验。
①氨水使滤液中铝离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②反应终点的pH对铝和铁分离效果的影响如下图。根据实验结果,为达到好的分离效果,反应过程中控制pH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选择该范围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Ⅱ.NH4HSO4和H2SO4按物质的量比1∶1混合配制成浸取液,220℃时,可将高铝粉煤灰中Al2O3转化为硫酸铝铵 [NH4Al(SO4)2],然后分离、煅烧获得纯Al2O3。 已知硫酸铝铵:①溶解度:0℃时,S=5.2g;100℃时,S=421.9g。②280℃时分解。
(1)依据资料可知,将硫酸铝铵与其他溶质分离的方法是_____。
(2)煅烧 NH4Al(SO4)2 同时得到混合气体(NH3、N2、SO2、SO3、H2O)。若 16 mol 混合气体按如下装置被完全吸收制得浸取液,请将下图中试剂(化学式)及其物质的量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H4Al(SO4)2


2.单选题- (共2题)
3.
有一瓶无色溶液,可能含有Na+、K+、Al3+、Mg2+、NH4+、Cl-、SO42一、HCO3-、MnO4-中的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许溶液,逐渐加入过量的Na2 02固体,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和白色沉淀且白色沉淀逐渐增多而后又部分溶解;②另取部分溶液,加入HNO3酸化的Ba( 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③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原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观察到黄色火焰。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A.肯定有Na+、Al3+、Mg2+、Cl- | B.肯定有 Na+、Al3+、Mg2+、SO42一 |
C.肯定没有K+、HCO3-、MnO4- | D.肯定没有K+、NH4+、Cl- |
4.
为确定某溶液的离子组成,进行实验:
①测定溶液的pH值,溶液显碱性;
②取少量溶液加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激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③在上述溶液中再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④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NO3)2溶液至无沉淀时,再滴加Ag 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以上实验,以下对原溶液的推测正确的是
①测定溶液的pH值,溶液显碱性;
②取少量溶液加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激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③在上述溶液中再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④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NO3)2溶液至无沉淀时,再滴加Ag 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以上实验,以下对原溶液的推测正确的是
A.一定有C1–离子存在 |
B.不能确定是否存在HCO3-离子存在 |
C.一定有CO32-离子存在 |
D.一定有SO32-离子存在 |
3.实验题- (共1题)
5.
实验室用图示装置制备KC1O溶液,再与KOH、Fe(NO3)3溶液反应制备髙效净水剂K2FeO4。

<査阅资料>Cl2与KOH溶液在20℃以下反应生成KClO,在较高温度下则生成KClO3;K2FeO4易溶于水,微溶于浓KOH溶液,在0℃~5℃的强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装置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中三颈瓶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装置B吸收的气体是__________,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C中得到足量KC1O后,将三颈瓶上的导管取下,依次加入KOH溶液、Fe(NO3)3溶液,水浴控制反应温度为25℃,搅拌1.5 h,溶液变为紫红色(含K2FeO4),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再加入饱和KOH溶液,冷却至0℃~5℃析出紫黑色晶体,过滤,得到K2FeO4粗产品。
(4)K2FeO4粗产品含有Fe(OH)3、KC1等杂质,其提纯步骤为:
①将一定量的K2FeO4粗产品溶于冷的3 mol/LKOH溶液中。
②过滤。
③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搅拌、静置、过滤,用乙醇洗涤2~3次,
⑤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
(5)称取提纯后的K2FeO4样品0.2200 g于烧杯中,加入强碱性NaCr(OH)4溶液,反应后再加稀H2SO4调节溶液呈强酸性,配成250 mL溶液,取出25.00 mL放入锥形瓶,用0.01000 mol/L的(NH4)2Fe(SO4)2溶液滴定至终点,重复操作2次,平均消耗(NH4)2Fe(SO4)2溶液30.00 mL。涉及主要反应为:
Cr(OH)4-+FeO42- =Fe(OH)3↓+CrO42-+OH-
2CrO42-+2H+
Cr2O72-+H2O
Cr2O72-+6Fe2++14H+=6Fe3++2Cr3++7H2O
则该K2FeO4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___。

<査阅资料>Cl2与KOH溶液在20℃以下反应生成KClO,在较高温度下则生成KClO3;K2FeO4易溶于水,微溶于浓KOH溶液,在0℃~5℃的强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装置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中三颈瓶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装置B吸收的气体是__________,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C中得到足量KC1O后,将三颈瓶上的导管取下,依次加入KOH溶液、Fe(NO3)3溶液,水浴控制反应温度为25℃,搅拌1.5 h,溶液变为紫红色(含K2FeO4),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再加入饱和KOH溶液,冷却至0℃~5℃析出紫黑色晶体,过滤,得到K2FeO4粗产品。
(4)K2FeO4粗产品含有Fe(OH)3、KC1等杂质,其提纯步骤为:
①将一定量的K2FeO4粗产品溶于冷的3 mol/LKOH溶液中。
②过滤。
③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搅拌、静置、过滤,用乙醇洗涤2~3次,
⑤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
(5)称取提纯后的K2FeO4样品0.2200 g于烧杯中,加入强碱性NaCr(OH)4溶液,反应后再加稀H2SO4调节溶液呈强酸性,配成250 mL溶液,取出25.00 mL放入锥形瓶,用0.01000 mol/L的(NH4)2Fe(SO4)2溶液滴定至终点,重复操作2次,平均消耗(NH4)2Fe(SO4)2溶液30.00 mL。涉及主要反应为:
Cr(OH)4-+FeO42- =Fe(OH)3↓+CrO42-+OH-
2CrO42-+2H+

Cr2O72-+6Fe2++14H+=6Fe3++2Cr3++7H2O
则该K2FeO4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