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28429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16

1.综合题(共2题)

1.
碘是人体不可缺乏的元素,为了防止碘缺乏,现在市场上流行一种加碘盐,就是在精盐中添加一定量的KIO3进去。某研究小组为了检测某加碘盐中是否含有碘,查阅了有关的资料,发现其检测原理是:KIO3+5KI+3H2SO4=3I2+3H2O+3K2SO4
(1)先取少量的加碘盐加蒸馏水溶解,然后加入稀硫酸和KI溶液,最后加入一定量的CCl4,振荡,这时候,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学生在一次分液操作中发现上下层溶液都是无色液体,无法知道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哪一层是有机层,哪一层是水层,请你用简单的方法帮他鉴别出来,写出有关步骤及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使用容量瓶前检验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洗涤
C.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样后用玻璃棒引流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摇匀。
(4)上面实验中用到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若配制0.5mol/L的硫酸溶液450mL,需用量筒量取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 mL,如果实验室有15mL、20mL、50mL量筒,应选用________ mL量筒最好。
(5)下面操作造成所配稀硫酸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____
A.溶解的时候溶液没有冷却到室温就转移
B.转移时没有洗涤烧杯、玻璃棒
C.向容量瓶加水定容时眼睛俯视液面
D.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后洗涤量筒并把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
E.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2.
I.现有下列十种物质:①H2   ②铝   ③Na2O   ④CO2   ⑤H2SO4   ⑥Ba(OH)2 ⑦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体   ⑧氨水   ⑨稀硝酸   ⑩Al2(SO4)3
(1)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本小题均用序号作答)
(2)上述十种物质中有两种物质之间可发生离子反应:H+OHH2O,该离子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甘肃马家窑遗址出土的青铜刀是我国最早冶炼的青铜器,由于时间久远,其表面有一层“绿锈”,“绿锈”俗称“铜绿”,是铜和空气中的水蒸气、CO2、O2作用产生的,化学式为[Cu2(OH)2CO3],“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CO2和H2O。某同学利用以下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

(1)从物质分类标准看,“铜绿”属于________(填字母)。
A.酸B.碱C.盐D.氧化物
(2)写出B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
(3)请写出铜绿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2题)

3.
在容量瓶上无需有的标记是
A.刻度线B.浓度C.温度D.规格(容量)
4.
下列各种仪器:①漏斗;②容量瓶;③锥形瓶;④分液漏斗;⑤天平;⑥量筒;⑦胶头滴管;⑧蒸馏烧瓶。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A.①③⑦B.②⑥⑦C.①④⑧D.④⑥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