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2题)
2.
从实验室加热氯酸钾与MnO2的混合物制氧气(KClO3
2KCl+3O2↑)
后的剩余物中回收二氧化锰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后的剩余物中回收二氧化锰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溶解、过滤、蒸发、洗涤 | B.溶解、过滤、洗涤、加热 |
C.溶解、蒸发、洗涤、过滤 | D.溶解、洗涤、过滤、加热 |
2.填空题- (共1题)
3.
完成下列流程图。

(1)其中,滤渣A中有______________,滤液D中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加入Fe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加入H2SO4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其中,滤渣A中有______________,滤液D中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加入Fe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加入H2SO4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题- (共3题)
4.
自然界中的物质绝大多数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为了便于研究和利用,常需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和提纯。下列A、B、C、D是中学常见的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装置。
I.请根据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原理,回答在下列实验中需要使用哪种装置。将A、B、C、D 填入适当的空格中。
(1)碳酸钙悬浊液中分离出碳酸钙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化钠溶液中分离出氯化钠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离植物油和水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离酒精和水____________________;
(5)氯化钠溶液中分离出水____________________。
II.碘水中提取碘单质的方法如下:
(1)萃取分液
①下列可作为碘水中提取碘单质萃取剂的有__________
A.酒精 B.苯
②分液漏斗在使用前必须先________________;
③查资料得知:ρ(H2O)>ρ(苯)>ρ(酒精),若用①中所选萃取剂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分液时,水层应由分液漏斗的_______端口放出,有机层应由分液漏斗的________端口放出(此问填“上”或者“下”) ;
(2)蒸馏
①冷凝装置中冷凝水应该_______口进(填“上”或“下”)
②已知碘和四氯化碳的熔沸点数据如下表
若用蒸馏法分离碘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锥形瓶中先收集到的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


I.请根据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原理,回答在下列实验中需要使用哪种装置。将A、B、C、D 填入适当的空格中。
(1)碳酸钙悬浊液中分离出碳酸钙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化钠溶液中分离出氯化钠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离植物油和水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离酒精和水____________________;
(5)氯化钠溶液中分离出水____________________。
II.碘水中提取碘单质的方法如下:
(1)萃取分液
①下列可作为碘水中提取碘单质萃取剂的有__________
A.酒精 B.苯
②分液漏斗在使用前必须先________________;
③查资料得知:ρ(H2O)>ρ(苯)>ρ(酒精),若用①中所选萃取剂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分液时,水层应由分液漏斗的_______端口放出,有机层应由分液漏斗的________端口放出(此问填“上”或者“下”) ;
(2)蒸馏
①冷凝装置中冷凝水应该_______口进(填“上”或“下”)
②已知碘和四氯化碳的熔沸点数据如下表
| 熔点 | 沸点 |
碘 | 113.7℃ | 184.3℃ |
四氯化碳 | -22.6℃ | 76.8℃ |
若用蒸馏法分离碘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锥形瓶中先收集到的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
5.
配制500 mL 0.25 mol·L-1的NaOH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需要NaOH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2)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一个小烧杯的质量,称量前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天平静止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的偏右位置,此时左边的托盘将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右边的托盘。欲使天平平衡,所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定最终称得小烧杯的质量为______(填“32.6 g”或“31.61 g”),请用“↓”表示在托盘上放上砝码,“↑”表示从托盘上取下砝码的称量过程,并在标尺上画出游码的位置(画“△”表示)。

____________
(3)配制方法:某同学设计了四个操作步骤:
①向盛有NaOH的烧杯中加入200 mL蒸馏水使其溶解,并冷却至室温。
②将NaOH溶液沿玻璃棒注入________中。
③继续往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接近刻度线1~2 cm。
④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加盖摇匀。
若按上述步骤配制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会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若无影响下面不用填写,若有影响,应在步骤________和步骤________之间,补充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1)计算:需要NaOH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2)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一个小烧杯的质量,称量前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天平静止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的偏右位置,此时左边的托盘将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右边的托盘。欲使天平平衡,所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定最终称得小烧杯的质量为______(填“32.6 g”或“31.61 g”),请用“↓”表示在托盘上放上砝码,“↑”表示从托盘上取下砝码的称量过程,并在标尺上画出游码的位置(画“△”表示)。
砝码质量/g | 50 | 20 | 20 | 10 | 5 |
称量(取用砝 码过程) | | | | | |

____________
(3)配制方法:某同学设计了四个操作步骤:
①向盛有NaOH的烧杯中加入200 mL蒸馏水使其溶解,并冷却至室温。
②将NaOH溶液沿玻璃棒注入________中。
③继续往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接近刻度线1~2 cm。
④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加盖摇匀。
若按上述步骤配制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会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若无影响下面不用填写,若有影响,应在步骤________和步骤________之间,补充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6.
草木灰中富含钾盐,主要成分是碳酸钾,还含有少量氯化钾和硫酸钾。现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并用实验检验其中的CO
、SO
和Cl-。
(1)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的实验操作顺序如下:①称量样品,②溶解沉降,③________,④蒸发,⑤冷却结晶。
(2)在进行③、④操作时,都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③________;④________。
(3)将制得的少量晶体放入试管,加蒸馏水溶解并把溶液分成三份,分装在3支试管里。
①在第一支试管里加入稀盐酸,可观察有________生成,证明溶液中有________离子。
②在第二支试管里加入足量稀盐酸后,再加入BaCl2溶液,可观察到有________生成,证明溶液中有________离子。
③在第三支试管里加入足量Ba(NO3)2溶液,过滤后,再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后,再加入AgNO3溶液,可观察到有________生成,证明溶液中有________离子。


(1)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的实验操作顺序如下:①称量样品,②溶解沉降,③________,④蒸发,⑤冷却结晶。
(2)在进行③、④操作时,都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③________;④________。
(3)将制得的少量晶体放入试管,加蒸馏水溶解并把溶液分成三份,分装在3支试管里。
①在第一支试管里加入稀盐酸,可观察有________生成,证明溶液中有________离子。
②在第二支试管里加入足量稀盐酸后,再加入BaCl2溶液,可观察到有________生成,证明溶液中有________离子。
③在第三支试管里加入足量Ba(NO3)2溶液,过滤后,再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后,再加入AgNO3溶液,可观察到有________生成,证明溶液中有________离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