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6题)
1.
某实验小组配制0.10mol/LNaOH溶液并进行有关性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475mLNaOH溶液,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______g。
(2)从下图中选择称量NaOH固体所需要的仪器是(填字母)____________。在配制溶液时,当快到达刻度线时如何进行定容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填序号) ________________
①称量读数时,左盘高,右盘低
②所用的砝码生锈
③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未进行洗涤操作
④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⑤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⑥在烧杯中溶解NaOH后,立即将所得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⑦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实验室欲配制
⑧用量筒量取一定量浓硫酸配制稀硫酸,转移到烧杯后,用少量水洗涤量筒
(1)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475mLNaOH溶液,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______g。
(2)从下图中选择称量NaOH固体所需要的仪器是(填字母)____________。在配制溶液时,当快到达刻度线时如何进行定容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称 | 托盘天平 (带砝码) | 小烧杯 | 坩埚钳 | 玻璃棒 | 药匙 | 量筒 |
仪器 | ![]() | ![]() | ![]() | ![]() | ![]() | ![]() |
序号 | a | b | c | d | e | f |
(3)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填序号) ________________
①称量读数时,左盘高,右盘低
②所用的砝码生锈
③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未进行洗涤操作
④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⑤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⑥在烧杯中溶解NaOH后,立即将所得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⑦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实验室欲配制
⑧用量筒量取一定量浓硫酸配制稀硫酸,转移到烧杯后,用少量水洗涤量筒
2.
过渡元素在现代社会得到广泛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铬能够生成美丽多色的化合物。自然界中铬以铬铁矿Fe(CrO2)2形式存在,将铬铁矿和碳酸钠混合后在空气中煅烧,将其转化为易溶于水的物质。请完成其化学方程式:4Fe(CrO2)2+8Na2CO3+7O2===________+2Fe2O3+8CO2。
(2)高锰酸钾因其强氧化性和溶液颜色变化明显而被用于物质的鉴定。请写出SO2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锰酸根离子的还原产物为Mn2+)
(3)向硫酸亚铁中滴加双氧水后变色,请写出其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4)镍主要用于合金(可用来制造货币等)及用作催化剂(如氢化反应的催化剂),常见化合价为+2、+3。已知镍的氢氧化物均不溶于水。请写出碱性条件下Ni2+与溴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铬能够生成美丽多色的化合物。自然界中铬以铬铁矿Fe(CrO2)2形式存在,将铬铁矿和碳酸钠混合后在空气中煅烧,将其转化为易溶于水的物质。请完成其化学方程式:4Fe(CrO2)2+8Na2CO3+7O2===________+2Fe2O3+8CO2。
(2)高锰酸钾因其强氧化性和溶液颜色变化明显而被用于物质的鉴定。请写出SO2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锰酸根离子的还原产物为Mn2+)
(3)向硫酸亚铁中滴加双氧水后变色,请写出其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4)镍主要用于合金(可用来制造货币等)及用作催化剂(如氢化反应的催化剂),常见化合价为+2、+3。已知镍的氢氧化物均不溶于水。请写出碱性条件下Ni2+与溴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某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在“探究氯水与溴化亚铁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发现:“在足量的溴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氯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
根据已有化学知识及资料,请你对上述现象形成原因进行分析与探究:
(1)提出问题猜想:
溶液呈黄色是因发生离子反应① 2Fe2+ + Cl2 = 2Fe3+ + 2Cl-所致。
溶液呈黄色是因发生离子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方程式)所致。
(2)设计实验并验证
为验证①与②中是哪个原因导致了溶液变黄色,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根据以下所给试剂,进行合理选用,完成实验方案1和方案2:
(3)实验结论:以上实验不仅验证了溶液变黄的真实原因,同时证明了Fe2+的还原性比Br-______________(填“强”.“弱”. “几乎一致”)。
根据已有化学知识及资料,请你对上述现象形成原因进行分析与探究:
(1)提出问题猜想:
溶液呈黄色是因发生离子反应① 2Fe2+ + Cl2 = 2Fe3+ + 2Cl-所致。
溶液呈黄色是因发生离子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方程式)所致。
(2)设计实验并验证
为验证①与②中是哪个原因导致了溶液变黄色,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根据以下所给试剂,进行合理选用,完成实验方案1和方案2:
试剂 | 酚酞试液.CCl4.无水酒精.KSCN溶液 | ||
方案 | 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1 | 取所述黄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并振荡 | 溶液变红色 | ____________ |
2 | 取所述黄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并振荡 | ________________ | (同上) |
(3)实验结论:以上实验不仅验证了溶液变黄的真实原因,同时证明了Fe2+的还原性比Br-______________(填“强”.“弱”. “几乎一致”)。
4.
在高温下,Fe 与水蒸气可发生反应。应用下列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 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请回答该实验中的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实验前必须对整套装置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3)在高温条件下铁与水能发生反应。资料显示,在不同温度下,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产物是不同的,温度低于570 ℃时,生成FeO,高于570 ℃时,生成Fe3O4。老师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完成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演示实验。

①实验中使用肥皂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甲同学为探究实验后试管内的固体X中含有哪些物质,进行了下列实验。
根据上述实验,能确定固体中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确定是否存在FeO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黑色粉末是Fe3O4,则黑色粉末和盐酸反应得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实验前必须对整套装置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3)在高温条件下铁与水能发生反应。资料显示,在不同温度下,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产物是不同的,温度低于570 ℃时,生成FeO,高于570 ℃时,生成Fe3O4。老师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完成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演示实验。

①实验中使用肥皂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甲同学为探究实验后试管内的固体X中含有哪些物质,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 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 取少量黑色粉末X放入试管1中,加入盐酸,微热 | 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呈黄绿色;有少量气泡产生 |
② | 向试管1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振荡 | 溶液没有出现红色 |
根据上述实验,能确定固体中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确定是否存在FeO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黑色粉末是Fe3O4,则黑色粉末和盐酸反应得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5.
为验证氧化性Cl2>Fe3+>SO2,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甲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步骤:
①在甲装置中,打开活塞a,加热,待装置中充满黄绿色气体时,与丙装置连接。
②当丙装置中FeC12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
③打开活塞c,使约2mL的溶液滴入试管中,检验溶液中的离子。
④在乙装置中,打开活塞b,待空气排尽后,将乙中产生的气体通入上述丙装置变黄后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停止。
⑤更新丙中试管,打开活塞c,使约2mL的溶液滴入试管中,检验溶液中的离子。
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70%的硫酸制取SO2,反应速率比用98%的硫酸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证明氧化性Fe3+>S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Ⅰ、Ⅱ、Ⅲ三组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上述实验结果一定能够证明Cl2>Fe3+>SO2的是______(填“I”、“II”或“III”)。

实验步骤:
①在甲装置中,打开活塞a,加热,待装置中充满黄绿色气体时,与丙装置连接。
②当丙装置中FeC12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
③打开活塞c,使约2mL的溶液滴入试管中,检验溶液中的离子。
④在乙装置中,打开活塞b,待空气排尽后,将乙中产生的气体通入上述丙装置变黄后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停止。
⑤更新丙中试管,打开活塞c,使约2mL的溶液滴入试管中,检验溶液中的离子。
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70%的硫酸制取SO2,反应速率比用98%的硫酸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证明氧化性Fe3+>S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Ⅰ、Ⅱ、Ⅲ三组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 步骤3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 步骤5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
Ⅰ | 既有Fe3+又有Fe2+ | 有SO42- |
Ⅱ | 有Fe3+无Fe2+ | 有SO42- |
Ⅲ | 有Fe3+无Fe2+ | 有Fe2+ |
上述实验结果一定能够证明Cl2>Fe3+>SO2的是______(填“I”、“II”或“III”)。
6.
铜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用新制Cu(OH)2与葡萄糖反应可制备Cu2O,该反应中葡萄糖是___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2)用H2O2、H2SO4混合溶液浸泡废印刷电路板可制备CuSO4以实现铜的回收利用,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NH4NO3氧化海绵铜(含Cu的CuO)生产CuCl的部分流程如下:

①步骤I中反应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______,当0.5 mol NH4NO3参加反应时,反应中有4 mol电子发生转移,则铜参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
②步骤Ⅱ中物质X可选用____(填字母),该物质需过量的原因,其一是加快反应速率,其二是____________。
a.Cu b.Cl2 c.H2O2 d.(NH4)2SO3
(1)用新制Cu(OH)2与葡萄糖反应可制备Cu2O,该反应中葡萄糖是___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2)用H2O2、H2SO4混合溶液浸泡废印刷电路板可制备CuSO4以实现铜的回收利用,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NH4NO3氧化海绵铜(含Cu的CuO)生产CuCl的部分流程如下:

①步骤I中反应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______,当0.5 mol NH4NO3参加反应时,反应中有4 mol电子发生转移,则铜参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
②步骤Ⅱ中物质X可选用____(填字母),该物质需过量的原因,其一是加快反应速率,其二是____________。
a.Cu b.Cl2 c.H2O2 d.(NH4)2SO3
2.单选题- (共3题)
7.
铝土矿的主要成分中含有氧化铝、氧化铁和二氧化硅等,工业上经过下列工艺可以冶炼金属铝。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①、②中除加试剂外,还需要进行过滤操作 |
B.加热蒸干b溶液能得到原溶质 |
C.③中需要通入过量的NH3 |
D.④进行的操作是加热,而且d一定是Al2O3 |
8.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一份溶液成分(已知不含其他还原性离子)进行了检测,其中三次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则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检测序号 | 溶液中检测出的离子组合 |
第一次 | KCl、K2SO4、Na2CO3、NaCl |
第二次 | KCl、AlCl3、Na2SO4、K2CO3 |
第三次 | Na2SO4、KCl、K2CO3、NaCl |
则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三次检测结果都正确 |
B.该溶液中的阳离子无法判断 |
C.为了检验SO42-,应先加过量稀硝酸后再滴加Ba(NO3)2,观察是否有沉淀现象 |
D.为了确定是否存在CO32-,可以向其中滴加CaCl2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现象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6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