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1.
下列使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
①配制NaOH溶液时,NaOH固体中含有Na2O杂质②量筒量取液体溶质,用水冲洗量筒后,将冲洗液转移到容量瓶中③称量含结晶水的溶质时,溶质已风化④用量筒量取溶质液体时,俯视读数⑤溶解固体溶质或稀释溶液时,未冷却至室温即转入容量瓶进行定容⑥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
①配制NaOH溶液时,NaOH固体中含有Na2O杂质②量筒量取液体溶质,用水冲洗量筒后,将冲洗液转移到容量瓶中③称量含结晶水的溶质时,溶质已风化④用量筒量取溶质液体时,俯视读数⑤溶解固体溶质或稀释溶液时,未冷却至室温即转入容量瓶进行定容⑥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③⑤ | C.①②③⑤⑥ | D.①②③④⑤⑥ |
2.
铋(Bi)位于元素周期表中VA族,其价态为+3时较稳定,铋酸钠(NaBiO3)可氧化硫酸锰(Mn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NaBiO3+2Mn2++14H+=2MnO- 4+5Bi3++Na++7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有0.1mol氧化产物生成,则转移0.5mol电子 |
B.铋酸钠难溶于水 |
C.该反应可以用于鉴定Mn2+离子 |
D.该反应可以用浓盐酸酸化 |
4.
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①混合物:漂白粉、水玻璃、Fe(OH)3胶体、水银 ②化合物:CaCl2、NaOH、HCl、HD ③电解质:胆矾、苛性钾、冰醋酸、氧化钠 ④同素异形体:C60、碳纳米管、金刚石、石墨 ⑤煤的干馏、煤的汽化和液化都属于化学变化
①混合物:漂白粉、水玻璃、Fe(OH)3胶体、水银 ②化合物:CaCl2、NaOH、HCl、HD ③电解质:胆矾、苛性钾、冰醋酸、氧化钠 ④同素异形体:C60、碳纳米管、金刚石、石墨 ⑤煤的干馏、煤的汽化和液化都属于化学变化
A.③④⑤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⑤ |
2.填空题- (共1题)
5.
某一反应体系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5种物质:S、H2S、HNO3、NO和H2O。已知水是反应产物之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反应过程中转移了1.2mol电子,则生成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题- (共2题)
6.
(1)实验中需用0.2 mol/L的Na2CO3溶液450 mL,配制时应称取Na2CO3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
(2)下图是某同学用500 mL容量瓶配制0.10 mol·L-1 NaOH溶液的过程:


该同学的错误步骤有____________处
(3)配制220 mL 1.0 mol·L-1硫酸溶液:
①所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mL;
②如果实验室有15 mL、20 mL、50 mL量筒,应选用_______mL量筒最好;
③配制过程中需先在烧杯中将浓硫酸进行稀释,稀释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配制4.6 mol/L稀H2SO4的过程中,下列情况对硫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容量瓶检漏后未干燥就使用:____________。
②定容时仰视观察液面:_____。
③移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_______。
(2)下图是某同学用500 mL容量瓶配制0.10 mol·L-1 NaOH溶液的过程:


该同学的错误步骤有____________处
(3)配制220 mL 1.0 mol·L-1硫酸溶液:
①所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mL;
②如果实验室有15 mL、20 mL、50 mL量筒,应选用_______mL量筒最好;
③配制过程中需先在烧杯中将浓硫酸进行稀释,稀释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配制4.6 mol/L稀H2SO4的过程中,下列情况对硫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容量瓶检漏后未干燥就使用:____________。
②定容时仰视观察液面:_____。
③移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_______。
7.
I.某探究小组在实验室中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还含有Fe2O3、SiO2)提取氧化铝。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中需用1 mol·L-1的NaOH溶液480 mL,配制该溶液已有下列仪器:烧杯、托盘天平(砝码)、胶头滴管、药匙、玻璃棒,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
(2)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甲同学在实验室中用如图装置制备CO2气体,并通入滤液B中制备Al(OH)3时,结果没有产生预期现象。
乙同学分析认为:甲同学通入CO2的量不足是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之一,你认为乙的分析是否合理?________。若合理,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你认为不合理,该空不作答)。

II.某实验小组为探究ClO-、I2、SO42-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强弱,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①: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次氯酸钠溶液,并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
实验②:向实验①的溶液中加入4 mL 0.5 mol·L-1的亚硫酸钠溶液,蓝色恰好完全褪去。
(1)写出实验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②的化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实验说明,在酸性条件下ClO-、I2、SO42-的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实验中需用1 mol·L-1的NaOH溶液480 mL,配制该溶液已有下列仪器:烧杯、托盘天平(砝码)、胶头滴管、药匙、玻璃棒,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
(2)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甲同学在实验室中用如图装置制备CO2气体,并通入滤液B中制备Al(OH)3时,结果没有产生预期现象。
乙同学分析认为:甲同学通入CO2的量不足是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之一,你认为乙的分析是否合理?________。若合理,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你认为不合理,该空不作答)。

II.某实验小组为探究ClO-、I2、SO42-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强弱,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①: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次氯酸钠溶液,并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
实验②:向实验①的溶液中加入4 mL 0.5 mol·L-1的亚硫酸钠溶液,蓝色恰好完全褪去。
(1)写出实验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②的化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实验说明,在酸性条件下ClO-、I2、SO42-的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