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麻栗坡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份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28403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16

1.单选题(共6题)

1.
现有四组分散系:①汽油和水形成的乳浊液、②含有泥沙的食盐水、③溶有碘(I2)的碘化钾溶液、④乙二醇和丙三醇混合溶液(乙二醇和丙三醇的部分物理性质见下表)。

请用下图所示的仪器分离以上各混合液,仪器和方法不能对应的是(  )
A.①﹣(3)﹣分液
B.②﹣(2)﹣过滤
C.③﹣(2)﹣萃取
D.④﹣(1)﹣蒸馏
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洗净的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
B.用带磨口玻璃瓶塞的玻璃保存NaOH溶液
C.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
D.用二硫化碳清洗残留在试管壁上少量的硫粉
3.
下列有关化学药品的使用正确的是( )
A.固体药品应盛放在细口瓶中
B.将鼻孔凑到集气瓶口闻气体的气味
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液体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二
D.一般用药匙或镊子取用固体药品
4.
现有①MgSO4、②Ba(NO32、③NaOH、④CuCl2、⑤KCl五种溶液,不加任何其他试剂,被鉴别出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④③①②⑤B.④⑤③②①C.④③②①⑤D.④②③①⑤
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当某实验没有准确的药品用量说明时,为看到明显现象,取用药品越多越好
B.取用细口瓶里的试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标签朝外拿起瓶子,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将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
C.胶头滴管取完一种试液后,可直接取另一种不与其反应的试液
D.取用粉末状固体或固体小颗粒时,应用药匙或纸槽,取用块状固体时,应用镊子夹取
6.
下列实验操作所用仪器合理的是(  )
A.用25 mL烧杯量取14.80 mL 氢氧化钠溶液
B.用10 mL量筒量取5.0 mL盐酸
C.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 g 碳酸钠
D.用100 mL容量瓶配制50 mL 0.10 mol·L1氯化钠溶液

2.实验题(共2题)

7.
实验室需要制备纯净的氯化钾。现含有少量K2SO4的氯化钾样品,按照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进行提纯。

(1)检验加入BaCl2溶液后是否沉淀完全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硝酸钡来代替氯化钡,请判断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中加适量氯化钡溶液不容易控制,应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他的思路如下:

请写出①②③④⑤溶质或沉淀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某学生用胆矾制取氧化铜,并研究氧化铜能否在氯酸钾受热分解实验中起催化作用,实验步骤如下:①称量ag胆矾固体放入烧杯中,加水制成溶液,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沉淀完全;②过滤步骤①中的混合物,洗涤固体;③将②中的固体转移至蒸发皿中,加热至固体全部变成黑色氧化铜为止,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为bg;④取一定质量的上述氧化铜固体和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固体,混合均匀后加热,收集反应生成的氧气(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各步操作中,需要用到玻璃棒的是________(填写前面所述实验步骤的序号)。
(2)由胆矾制得的氧化铜的产率(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百分比)为________×100%。
(3)为证明氧化铜在氯酸钾的分解反应中起催化作用,在上述实验①~④后还应该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按实验先后顺序填写字母序号)。
a.过滤  b.烘干  c.溶解  d.洗涤  e.称量
(4)但有很大一部分同学认为,还必须另外再设计一个实验才能证明氧化铜在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实验中起催化作用。你认为还应该进行的另一个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