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5种固体物质A、B、C、D、E由表中不同的阴阳离子组成,它们均易溶于水。
分别取它们的水溶液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① A溶液与C溶液混合后产生蓝色沉淀,向该沉淀中加入足量稀HNO3沉淀部分溶解,剩余白色固体;
②B溶液与E溶液混合后产生红褐色沉淀,同时产生大量气体;
③少量C溶液与D溶液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过量C溶液与D溶液混合后无现象;
④B溶液与D溶液混合后无现象;
⑤将76.8 g Cu片投入装有足量D溶液的试管中,Cu片不溶解,再滴加1.6 mol·L-1 H2SO4,Cu片逐渐溶解,管口附近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1)据此推断A、B、C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E溶液显_____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步骤⑤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将Cu片完全溶解,至少加入稀H2SO4的体积是________mL。
阳离子 | Na+ | Al3+ | Fe3+ | Cu2+ | Ba2+ |
阴离子 | OH- | Cl- | CO32- | NO3- | SO42- |
分别取它们的水溶液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① A溶液与C溶液混合后产生蓝色沉淀,向该沉淀中加入足量稀HNO3沉淀部分溶解,剩余白色固体;
②B溶液与E溶液混合后产生红褐色沉淀,同时产生大量气体;
③少量C溶液与D溶液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过量C溶液与D溶液混合后无现象;
④B溶液与D溶液混合后无现象;
⑤将76.8 g Cu片投入装有足量D溶液的试管中,Cu片不溶解,再滴加1.6 mol·L-1 H2SO4,Cu片逐渐溶解,管口附近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1)据此推断A、B、C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E溶液显_____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步骤⑤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将Cu片完全溶解,至少加入稀H2SO4的体积是________mL。
2.单选题- (共4题)
2.
固体粉末X中可能含有Cu、FeO、Fe2O3、NaHCO3、Na2CO3、Na2S2O3、NaAlO2中的若干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现取X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

已知:HCO3-+AlO2-+H2O=Al(OH)3↓+CO3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HCO3-+AlO2-+H2O=Al(OH)3↓+CO3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乙和气体丙都为纯净物 |
B.固体粉末X中一定含有FeO、Na2S2O3、NaAlO2,可能含有NaHCO3、Na2CO3 |
C.溶液丁中的阳离子一定只含H+、Fe2+ |
D.溶液甲中一定含有AlO2-,可能含有CO32- |
3.
下列说法或做法中正确的是
A.试管可以做液体或溶液反应的实验,不能做固体反应的实验 |
B.用蒸发皿小心蒸发碳酸氢钙溶液,最终得到碳酸氢钙晶体 |
C.做氯气与钠反应的实验时,用玻璃燃烧匙或在普通燃烧匙中铺一层细沙 |
D.熔融氢氧化钠固体,可用陶瓷坩埚 |
4.
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
B.“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
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
D.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 |
5.
冶炼金属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①热分解法;②焦炭法;③水煤气法(CO或H2);④活泼金属置换法;⑤电解法。这几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它们在工业上均有应用。古代有:a火烧孔雀石炼铜;b湿法炼铜;现代有:c铝热法炼铁;d光卤石法炼镁。对它们的冶炼方法分析不正确的是()
A.a② | B.b③ | C.c④ | D.d⑤ |
3.实验题- (共2题)
6.
长期存放的亚硫酸钠可能会被部分氧化,现通过实验来测定某无水亚硫酸钠试剂的纯度。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加入稀盐酸使溶液呈强酸性,再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②加热干燥沉淀物。③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2~3次。④称量n g样品,置于烧杯中。⑤加入适量蒸馏水使样品溶解。⑥将沉淀物冷却至室温后称量。⑦重复上述部分操作直到合格,最后得到m g固体。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在操作⑦中需要重复的操作是:_____。
(2)本实验中能否用Ba(NO3)2代替BaCl2_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
(3)步骤③中加盐酸使溶液呈强酸性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4)步骤⑦的合格标准是:_______________。
(5)实验测得样品中无水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列出算式,不需化简)。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在操作⑦中需要重复的操作是:_____。
(2)本实验中能否用Ba(NO3)2代替BaCl2_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
(3)步骤③中加盐酸使溶液呈强酸性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4)步骤⑦的合格标准是:_______________。
(5)实验测得样品中无水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列出算式,不需化简)。
7.
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是分析化学中的重要试剂,在不同温度下加热分解产物不同。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略去),在500℃时隔绝空气加热A中的硫酸亚铁铵至分解完全,确定分解产物的成分。

(1)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C中无明显现象,D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可确定产物中一定有____________气体产生,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去掉C,能否得出同样结论____________(填“是”或“否”)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中固体完全分解后变为红棕色粉末,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固体残留物仅为Fe2O3,而不含FeO,请帮他完成表中内容。(试剂,仪器和用品自选)
(4)若E中收集到的气体只有N2,其物质的量为xmol,固体残留物Fe2O3的物质的量为ymol,D中沉淀物质的量为zmol,则x、y和z应满足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上述实验现象,完成硫酸亚铁铵在500℃时隔绝空气加热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1)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C中无明显现象,D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可确定产物中一定有____________气体产生,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去掉C,能否得出同样结论____________(填“是”或“否”)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中固体完全分解后变为红棕色粉末,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固体残留物仅为Fe2O3,而不含FeO,请帮他完成表中内容。(试剂,仪器和用品自选)
实验步骤 | 预期现象 | 结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固体残留物仅为Fe2O3 |
(4)若E中收集到的气体只有N2,其物质的量为xmol,固体残留物Fe2O3的物质的量为ymol,D中沉淀物质的量为zmol,则x、y和z应满足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上述实验现象,完成硫酸亚铁铵在500℃时隔绝空气加热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