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一模检测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28396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29

1.单选题(共8题)

1.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蒸馏时,冷凝水从冷凝管上管口进,由下管口出
B.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蒸发时,当蒸发皿中的水只残留少许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干
D.溴水中萃取溴时,往分液漏斗中先后加入溴水和四氯化碳,充分振荡静置后分液
2.
下列仪器名称为“蒸馏烧瓶”的是
A.B.C.D.
3.
下列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其可能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选项
异常情况
可能原因分析
A
蒸发结晶:蒸发皿破裂
将溶液蒸干或酒精灯灯芯碰到热的蒸发皿底部
B
蒸馏:冷凝管破裂
冷凝管没有通水或先加热后通水
C
萃取:液体静置不分层
加人萃取剂的量较多
D
分液: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难以滴下
没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或玻璃密上凹槽与漏斗口侧面的小孔没有对齐
 
A.AB.BC.CD.D
4.
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98%、ρ="1.84" g·mL-1的浓硫酸配制190 mL 1.0 mol·L-1的稀硫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用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9.2 mol·L-1
B.所用容量瓶的规格为190 mL
C.需用15 mL量筒量取10.3 mL浓硫酸
D.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配制FeCl3溶液,可将一定量FeCl3固体溶于适量盐酸中并加入少量铁粉
B.制备Fe(OH)3胶体,可向沸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并长时间煮沸
C.配制0.1 mol·L-1CuSO4溶液100 mL,称取1.6g硫酸铜晶体
D.向饱和C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无水CaO固体,恢复原温度,溶液中Ca(OH)2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6.
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A.④②⑤③①B.④①②⑤③C.②⑤④③①D.⑤②④①③
7.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称量NaOH 固体
B.配制100mL0.1mol/L 的H2SO4溶液
C.家里的食用胡麻油不小心混入了大量的水采取的分离方法
D.提纯Fe(OH)3胶体
8.
现有一瓶甲和乙的混合物,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表所示,据此将甲和乙互相分离的方法是(    )
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g·cm-3
水中溶解性

-98
57.5
0.93
可溶

-84
87
0.90
可溶
 
A.蒸馏法B.结晶法C.萃取法D.过滤法

2.填空题(共1题)

9.
(1)下列物质是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是非电解质的有_______,在本题指定状态下能导电的有_________。(以上各空均填序号)
①CO2、②液态HCl、③稀硝酸、④Al2(SO4)3晶体、⑤NH3、⑥熔融KOH、⑦单质铁。
(2)在标准状况下,测得1.32 g某气体的体积为0.672 L。则此气体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等质量CO、CO2两种气体的的摩尔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同温同压下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_。
(3)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常见方法有:A蒸馏(分馏)  B萃取  C过滤  D分液。
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上述哪一种方法最合适?(填方法的标号)
①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微粒_______。
②分离四氯化碳与水的混合物_______。
③分离汽油和煤油_______。
④提取碘水中的碘单质_______。

3.实验题(共1题)

10.
用质量分数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480mL0.92mol·L-1的稀硫酸
(1)配制时,除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需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
(2)减小误差量取时需选用合适的量筒量取____________mL浓硫酸
(3)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标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到标线
D.往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应用玻璃棒引流
(4)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是正确的,下列操作会引起误差偏高的是__________。
①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洒到容量瓶外面 ②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③定容时俯视刻度线④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⑤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⑥未冷却到室温就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并定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