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实验室要用CuSO4·5H2O晶体配制480mL 0.1mol/L CuSO4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应该用托盘天平称取CuSO4·5H2O________g。
(2)所需仪器除了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托盘天平外,还缺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两次用到玻璃棒,起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配制溶液时有以下几个操作:
①溶解 ②摇匀 ③洗涤 ④冷却 ⑤称量 ⑥转移溶液 ⑦定容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5)若实验中有下列情况,对配制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A.胆矾失去了部分结晶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最终定容时仰视观察液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是温度计、量筒的一部分,下述读数(虚线对应刻度)及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①是量筒,读数为2.5 mL B.②是量筒,读数为2.5 mL
C.①是温度计,读数为3.5℃ D.②是温度计,读数为2.5 ℃
(1)应该用托盘天平称取CuSO4·5H2O________g。
(2)所需仪器除了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托盘天平外,还缺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两次用到玻璃棒,起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配制溶液时有以下几个操作:
①溶解 ②摇匀 ③洗涤 ④冷却 ⑤称量 ⑥转移溶液 ⑦定容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5)若实验中有下列情况,对配制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A.胆矾失去了部分结晶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最终定容时仰视观察液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是温度计、量筒的一部分,下述读数(虚线对应刻度)及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①是量筒,读数为2.5 mL B.②是量筒,读数为2.5 mL
C.①是温度计,读数为3.5℃ D.②是温度计,读数为2.5 ℃
2.单选题- (共5题)
3.
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法”是指 ( )
A.萃取 | B.渗析 | C.蒸馏 | D.干馏 |
4.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设计和操作中必须十分重视安全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下列操作不是围绕上述问题的是 ( )
A.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后,应从水中撤出导管后再停止加热 |
B.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停止加热后,还要继续通一会儿氢气 |
C.实验室制备CO气体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 |
D.一些有机溶剂极易被引燃,使用时必须远离明火和热源,用毕立即塞紧瓶塞 |
5.
如图在盛有溴水的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酒精、四氯化碳和苯,振荡后静置,出现下列现象,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①加了CCl4 ②加了苯 ③加了酒精 |
B.①加了苯 ②加了CCl4 ③加了酒精 |
C.①加了酒精 ②加了CCl4 ③加了苯 |
D.①加了苯 ②加了酒精 ③加了CCl4 |
3.选择题- (共1题)
4.实验题- (共2题)
8.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蒸馏石油的实验装置,实验需要收集60~150℃和150~300℃的馏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规格和名称:_______,仪器b、c的名称:b_______,c_______。
(2)温度计的使用是否正确_______(“正确”或“错误”)。
(3)实验时在仪器a中加入了少量碎瓷片,其目的是_______。
(4)实验时在仪器b中通入冷却水,请指明冷却水的流向_______。

(1)仪器a的规格和名称:_______,仪器b、c的名称:b_______,c_______。
(2)温度计的使用是否正确_______(“正确”或“错误”)。
(3)实验时在仪器a中加入了少量碎瓷片,其目的是_______。
(4)实验时在仪器b中通入冷却水,请指明冷却水的流向_______。
9.
为了除去KCl溶液中少量的MgCl2、MgSO4,从稀盐酸、Na2CO3、Ba(NO3)2、K2CO3、Ba(OH)2溶液中,选择A、B、C 3种试剂,按图中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2)加过量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过量B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过量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过量B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