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28340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9

1.工业流程(共1题)

1.
硫的含量影响钢铁性能。一种测定硫含量的方法是将钢样中硫转化为二氧化硫气体,再用测硫装置进行测定。某测定硫含量的流程如下:

(1)气体a的主要成分有CO2、______、______。
(2)若钢样中硫以FeS的形式存在,煅烧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3FeS+5O2  1______ +3_______
(3)吸收装置中,H2O2氧化S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4)用NaOH溶液中和生成的溶液b,消耗z mLNaOH溶液,若消耗1 mLNaOH溶液相当于硫的质量为y g,则该钢样中硫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2.单选题(共4题)

2.
下列试剂中,标签上有如下标注的是
A.纯碱B.铁粉C.浓硫酸D.酒精
3.
配制100 mL 1 mol/L的NaCl溶液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选择容积100 mL的容量瓶
B.在容量瓶中溶解NaCl固体
C.转移NaCl溶液时用玻璃棒引流
D.定容时向容量瓶中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4.
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相符的一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立即产生红褐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B
向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C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D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A.AB.BC.CD.D
5.
合金是一类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不锈钢B.青铜C.生铁D.水银

3.实验题(共4题)

6.
某同学在研究Fe与H2SO4的反应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Ⅰ中,铁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实验Ⅱ中,铁丝表面迅速变黑,反应很快停止,其原因是______。
(3)实验Ⅲ中,加热后产生大量气体,A试管中溶液的红色褪去,C处始终未检测到可燃性气体。B试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4)对比实验Ⅰ、Ⅱ和Ⅲ,同学们得出以下结论:
①浓硫酸和稀硫酸都具有氧化性,但原因不同。浓硫酸的氧化性源于+6价的硫元素,稀硫酸的氧化性源于______。
②造成反应多样性的主要因素有______。
7.
某小组在验证反应“2Fe3+ + Cu=2Fe2+ + Cu2+”的实验中观察到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且产生灰白色沉淀。发现和探究过程如下。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1

充分振荡,棕黄色溶液逐渐变浅,最后呈浅绿色,有灰白色固体产生
 
实验1中所得溶液的颜色比预期的浅,针对其原因进行探究。
(1)甲认为:实验后,溶液中c (Cu2+)应为0.5 mol/L。“溶液颜色浅”是c (Cu2+)低于0.5 mol/L造成的。配制含0.5 mol/L CuCl2和____________mol/L FeCl2混合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该溶液为蓝绿色,明显比实验所得溶液颜色深,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进一步研究认为,“溶液颜色浅”与产生了灰白色固体有关。
甲查阅资料如下,猜想灰白色固体可能含有CuCl。
资料:CuCl是白色固体,不溶于水、硫酸,可溶于氨水。
为探究灰白色固体成分,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方案1
用蒸馏水将实验1中的灰白色固体混合物洗净,取少量,加入过量稀硝酸,如果有白色固体剩余,则证明有CuCl
方案2
用蒸馏水将实验1中的灰白色固体混合物洗净,取少量,加入浓氨水浸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稀硫酸
 
a.按方案1进行实验2:
b.加入稀硝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乙认为该方案不严谨,理由是:CuCl具有还原性,被硝酸氧化后的生成物能溶于稀硝酸。
d.按方案2进行实验3:
e.加入稀硫酸时,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说明灰白色固体中含有CuCl。
(3)综合上述实验,说明实验1所得溶液的颜色比预期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下列装置,验证二氧化碳跟过氧化钠反应时需要与水接触。

(装置分析)
(1)装置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2)装置②中的试剂是______(填序号)。
a.饱和NaHCO3溶液 b.饱和Na2CO3溶液c.浓H2SO4   
(3)装置③中的试剂是______。
(进行实验)
步骤1:打开弹簧夹K2,关闭K1,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
放在a处。
步骤2:打开弹簧夹K1,关闭K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
放在a处。
(1)步骤1和步骤2中,a处带火星的木条产生的实验现象分别是______。
(2)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实验反思)
(1)有同学提出质疑:“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有水存在时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______。
(2)需要补充的实验操作是:取⑤中反应后的少量固体,______。
9.
选择装置,完成实验。

(1)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应选用______(填序号,下同)。
(2)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应选用______。
(3)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应选用______。  
(4)用四氯化碳提取碘水中的碘,应选用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工业流程:(1道)

    单选题:(4道)

    实验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