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1)标准状况下,测得1.32 g 某气体的体积为0.672 L,则此气体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三种正盐的混合溶液中含有c(Na+)=0.2 mol·L–1、c(Mg2+)=0.25 mol·L–1、c(Cl–)=0.4 mol·L–1,则c(SO42-)为________mol·L–1。
(3)0.12 mol FeCl2加入100 mL K2Cr2O7溶液中,恰好使溶液中Fe2+全部转化为Fe3+,Cr2O72–被还原为Cr3+。则K2Cr2O7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 mol·L–1。
(4)现实验室要用质量分数为40%的浓氢氧化钠(密度为1.2 g·mL–1)来配制浓度为0.6 mol·L–1的稀氢氧化钠溶液100 mL,则需要这种浓碱的体积是__________ mL。
(2)三种正盐的混合溶液中含有c(Na+)=0.2 mol·L–1、c(Mg2+)=0.25 mol·L–1、c(Cl–)=0.4 mol·L–1,则c(SO42-)为________mol·L–1。
(3)0.12 mol FeCl2加入100 mL K2Cr2O7溶液中,恰好使溶液中Fe2+全部转化为Fe3+,Cr2O72–被还原为Cr3+。则K2Cr2O7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 mol·L–1。
(4)现实验室要用质量分数为40%的浓氢氧化钠(密度为1.2 g·mL–1)来配制浓度为0.6 mol·L–1的稀氢氧化钠溶液100 mL,则需要这种浓碱的体积是__________ mL。
2.单选题- (共7题)
3.
配制100 mL 1.00 mol/L NaCl溶液,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将NaCl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
B.选择仪器时,使用100 mL容量瓶 |
C.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
D.定容时,俯视确定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
4.
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选项 | 目的 | 分离方法 | 原理 |
A | 分离溶于水中的碘 | 乙醇萃取 | 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 |
B | 分离水和乙醇 | 分液 | 水和乙醇的密度不同 |
C | 除去KNO3固体中混杂的NaCl | 重结晶 | 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 |
D | 除去丁醇(沸点117.5℃) 中的乙醚(沸点34.6℃) | 蒸馏 | 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 |
A.A | B.B | C.C | D.D |
5.
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l– |
B.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SO42– |
C.向某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u2+ |
D.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生成无色气体,说明原溶液中有CO32–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