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1.
下列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CO2中混有的HCl: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气 |
B.除去KCl溶液中混有的K2SO4:加入过量BaCl2溶液,过滤 |
C.除去FeCl3溶液中混有的FeCl2: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
D.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的NH4Cl:加热 |
2.
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O2、CO、H2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如下处理(假定每次处理均反应完全):①通过碱石灰时,气体体积减少;②通过炽热的氧化铜时,固体变为红色;③通过白色硫酸铜时,粉末变为蓝色;④通过澄清石灰水时,溶液变浑浊。由此可以确定原混合气体中
A.一定含有CO2、H2O,至少含有H2、CO中一种 |
B.一定含有H2O、CO,至少含有H2、CO2中一种 |
C.一定含有CO2、CO,至少含有H2、H2O中一种 |
D.一定含有CO、H2,至少含有H2O、CO2中一种 |
4.
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金属钠着火时,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
B.不慎将水银温度计打碎,应立即撒上硫粉 |
C.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 |
D.不慎将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
6.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向BaCl2溶液中通入CO2 | 产生白色沉淀 | 白色沉淀为BaCO3 |
B | 向 NaHCO3溶液中先加入CaCl2溶液,再加入NaOH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白色沉淀为CaCO3 |
C | 向某溶液加入NaOH溶液,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未变蓝 | 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 |
D | 向某溶液中先加入HNO3溶液,再加入Ba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
A.A | B.B | C.C | D.D |
7.
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
B.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
C.CO2、NO2、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
D.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
2.填空题- (共1题)
8.
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可以制备如下图所示的一系列物质(部分产物未标出)

(1)线路Ⅰ为硝酸的制备
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反应②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工业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常采用碱液法吸收,若NO与NO2按物质的量之比1:1被足量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只得到一种钠盐,该钠盐的化学式是_______。
(2)路线为Ⅱ纯碱的制备
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最终得到的纯碱中可能含有NaCl,检验是否存在NaCl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
(3)路线Ⅲ为尿素的制备
写出合成尿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实验室中需要少量氨气,写出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线路Ⅰ为硝酸的制备
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反应②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工业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常采用碱液法吸收,若NO与NO2按物质的量之比1:1被足量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只得到一种钠盐,该钠盐的化学式是_______。
(2)路线为Ⅱ纯碱的制备
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最终得到的纯碱中可能含有NaCl,检验是否存在NaCl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
(3)路线Ⅲ为尿素的制备
写出合成尿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实验室中需要少量氨气,写出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实验题- (共2题)
9.
稀硫酸是中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某实验需用
溶液480mL,可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
的浓硫酸配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稀硫酸时,需要量取________mL浓硫酸。
(2)该实验中需用到的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___
(3)量取浓硫酸后的下一个步骤是稀释,其具体操作为________
(4)若其他操作都正确,下列情况会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
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c.将烧杯中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之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d.稀释后未冷却至室温直接转移至容量瓶


(1)配制稀硫酸时,需要量取________mL浓硫酸。
(2)该实验中需用到的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___
(3)量取浓硫酸后的下一个步骤是稀释,其具体操作为________
(4)若其他操作都正确,下列情况会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
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c.将烧杯中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之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d.稀释后未冷却至室温直接转移至容量瓶
10.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探究Fe与硫酸的反应并验证其产物的性质

已知:浓H2SO4的沸点为338.2℃。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2)加热实验Ⅱ中的试管A使温度保持在250℃~300℃,要观察到A中产生大量气体,此时B中的现象为________;通过C中出现的现象证明该气体具有________性;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装置E的作用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3)实验Ⅱ结束后,冷却试管A中的溶液至室温,检验其中既有Fe3+又有Fe2+,F处始终未检测到可燃性气体。
①产生Fe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②若要检验Fe2+,下列试剂可行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KSCN溶液 b. 酸性KMnO4溶液 c. KSCN溶液、氯水

已知:浓H2SO4的沸点为338.2℃。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2)加热实验Ⅱ中的试管A使温度保持在250℃~300℃,要观察到A中产生大量气体,此时B中的现象为________;通过C中出现的现象证明该气体具有________性;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装置E的作用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3)实验Ⅱ结束后,冷却试管A中的溶液至室温,检验其中既有Fe3+又有Fe2+,F处始终未检测到可燃性气体。
①产生Fe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②若要检验Fe2+,下列试剂可行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KSCN溶液 b. 酸性KMnO4溶液 c. KSCN溶液、氯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