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9题)
1.
有5种元素X、Y、Z、Q、T。X原子M层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且无空轨道;Y原子的特征电子构型为3d64s2;Z原子的L电子层的p能级上有一个空轨道;Q原子的L电子层的p能级上只有一对成对电子;T原子的M电子层上p轨道半充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元素Y和Q可形成化合物Y2Q3 |
B.T和Z各有一种单质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 |
C.X和Q结合生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
D.ZQ2是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
2.
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晶体中原子呈周期性有序排列,有自范性;而非晶体中原子排列相对无序,无自范性;
②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③共价键可决定分子晶体的熔、沸点;
④MgO的晶格能远比NaCl大,这是因为前者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多,离子半径小;
⑤晶胞是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晶体内部的微粒按一定规律作周期性重复排列;
⑥晶体尽可能采取紧密堆积方式,以使其变得比较稳定;
⑦干冰晶体中,一个CO2分子周围有12个CO2分子紧邻;CsCl和NaCl晶体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都为6
①晶体中原子呈周期性有序排列,有自范性;而非晶体中原子排列相对无序,无自范性;
②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③共价键可决定分子晶体的熔、沸点;
④MgO的晶格能远比NaCl大,这是因为前者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多,离子半径小;
⑤晶胞是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晶体内部的微粒按一定规律作周期性重复排列;
⑥晶体尽可能采取紧密堆积方式,以使其变得比较稳定;
⑦干冰晶体中,一个CO2分子周围有12个CO2分子紧邻;CsCl和NaCl晶体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都为6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④⑤⑥ | D.②③⑦ |
3.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①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而共价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②配位键在形成时,是由成键双方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
③金属键的实质是金属中的“自由电子”与金属阳离子形成的一种强烈的相互作用
④在冰晶体中,既有极性键、非极性键,又有氢键
⑤化合物NH4Cl和CuSO4·5H2O都存在配位键
⑥NaCl、HF、CH3CH2OH、SO2都易溶于水,但原因不完全相同( )
①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而共价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②配位键在形成时,是由成键双方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
③金属键的实质是金属中的“自由电子”与金属阳离子形成的一种强烈的相互作用
④在冰晶体中,既有极性键、非极性键,又有氢键
⑤化合物NH4Cl和CuSO4·5H2O都存在配位键
⑥NaCl、HF、CH3CH2OH、SO2都易溶于水,但原因不完全相同( )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⑤ | D.④⑥ |
5.
六氟化硫分子呈正八面体形(如图所示),在高电压下仍有良好的绝缘性,在电器工业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但逸散到空气中会引起温室效应。下列有关六氟化硫的推测正确的是( )


A.六氟化硫易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
B.六氟化硫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
C.六氟化硫分子中的S—F键都是σ键,且键长、键能都相等 |
D.六氟化硫分子是极性分子 |
6.
下列各组微粒的空间构型相同的是( )
①NH3和H2O ②NH4+和H3O+③NH3和H3O+④O3和SO2 ⑤CO2和BeCl2⑥SiO44-和SO42-⑦BF3和Al2Cl6
①NH3和H2O ②NH4+和H3O+③NH3和H3O+④O3和SO2 ⑤CO2和BeCl2⑥SiO44-和SO42-⑦BF3和Al2Cl6
A.全部 | B.除④⑥⑦以外 | C.③④⑤⑥ | D.②⑤⑥ |
8.
关于化学式[TiCl(H2O)5]Cl2•H2O的配合物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配位体是Cl﹣和H2O,配位数是9 |
B.中心离子是Ti4+,配离子是[TiCl(H2O)5]2+ |
C.内界和外界中的Cl﹣的数目比是1:2 |
D.加入足量AgNO3溶液,所有Cl﹣均被完全沉淀 |
9.
下表所列有关晶体的说法中,有错误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晶体名称 | 碘化钾 | 干冰 | 石墨 | 碘 |
组成晶体微粒名称 | 阴、阳离子 | 分子 | 原子 | 分子 |
晶体内存在的作用力 | 离子键 | 范德华力 | 共价键 | 范德华力 |
A.A | B.B | C.C | D.D |
2.多选题- (共2题)
3.填空题- (共2题)
12.
X、Y、W、M、N五种元素分别位于周期表中三个紧邻的周期,且原子序数逐渐增大,X和Y的氢化物都比同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高,但在同周期中却不是最高的。W是同周期元素中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M原子的最外能层上有两个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N是一种“明星金属”,广泛应用于航天、军事等工业领域。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X、Y两种元素的元素符号是: 、 。X、Y可以形成一种共价化合物,其中两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达到8,则其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是: 。
⑵X的氢化物易溶于水的其原因是: 。
⑶N的电子排布式是: 。
⑷X和Y两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小关系: 小于 (填元素符号)。
⑴X、Y两种元素的元素符号是: 、 。X、Y可以形成一种共价化合物,其中两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达到8,则其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是: 。
⑵X的氢化物易溶于水的其原因是: 。
⑶N的电子排布式是: 。
⑷X和Y两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小关系: 小于 (填元素符号)。
13.
(1)金晶体的最小重复单元(也称晶胞)是面心立方体,即在立方体的8个顶角各有一个金原子,各个面的中心有一个金原子。金晶体每个晶胞中含有________个金原子。
(2)金和铜可以形成多种金属化合物,其中一种的晶体结构如下图所示(为面心立方结构)。该金属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

(3)1183 K以下纯铁晶体的基本结构单元如图1所示,1 183 K以上转变为图2所示结构的基本结构单元,在两种晶体中最邻近的铁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铁原子数为________个;在1 183 K以上的纯铁晶体中,与铁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铁原子数为________。

(4)如图为NaCl晶体结构图,图中直线交点处为NaCl晶体中Na+与Cl-所处的位置(不考虑体积的大小)。从晶胞中可以看出Na+周围与它最近时且距离相等的Na+共有________个。

(5)某离子晶体晶胞结构如图所示,X位于立方体的顶点,Y位于立方体中心。试分析:

①晶体中每个Y同时吸引着________个X,每个X同时吸引着________个Y。
②晶体中在每个X周围与它最接近且距离相等的X共有________个。
(2)金和铜可以形成多种金属化合物,其中一种的晶体结构如下图所示(为面心立方结构)。该金属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

(3)1183 K以下纯铁晶体的基本结构单元如图1所示,1 183 K以上转变为图2所示结构的基本结构单元,在两种晶体中最邻近的铁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铁原子数为________个;在1 183 K以上的纯铁晶体中,与铁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铁原子数为________。

(4)如图为NaCl晶体结构图,图中直线交点处为NaCl晶体中Na+与Cl-所处的位置(不考虑体积的大小)。从晶胞中可以看出Na+周围与它最近时且距离相等的Na+共有________个。

(5)某离子晶体晶胞结构如图所示,X位于立方体的顶点,Y位于立方体中心。试分析:

①晶体中每个Y同时吸引着________个X,每个X同时吸引着________个Y。
②晶体中在每个X周围与它最接近且距离相等的X共有________个。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