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碱金属和卤素在自然界中都没有游离态,只有化合态
②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其原因可能是苹果汁中的Fe2+变成Fe3+
③用电解铯盐溶液的方法制金属铯
④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单质的密度一直增大
⑤1 mol 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⑥Cs2CO3加热时不能分解为CO2和Cs2O
⑦无水硫酸铯的化学式为Cs2SO4,它不易溶于水
⑧碱金属钫的氢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rOH,FrOH是一种极强的碱
⑨铷原子的核电荷数比钾原子的多,因此铷原子失电子能力小于钾原子失电子能力
⑩用NaOH溶液和盐酸能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CuCl2
①碱金属和卤素在自然界中都没有游离态,只有化合态
②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其原因可能是苹果汁中的Fe2+变成Fe3+
③用电解铯盐溶液的方法制金属铯
④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单质的密度一直增大
⑤1 mol 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⑥Cs2CO3加热时不能分解为CO2和Cs2O
⑦无水硫酸铯的化学式为Cs2SO4,它不易溶于水
⑧碱金属钫的氢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rOH,FrOH是一种极强的碱
⑨铷原子的核电荷数比钾原子的多,因此铷原子失电子能力小于钾原子失电子能力
⑩用NaOH溶液和盐酸能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CuCl2
A.①④⑥⑦ | B.①②⑥⑧ | C.③④⑤⑩ | D.③⑥⑦⑨ |
2.
下列关于某些离子的检验说法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加稀盐酸,将产生的无色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或HCO3- |
B.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
C.向某溶液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原溶液中存在NH4+ |
D.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l- |
3.
下列对文献记载内容理解错误的是( )
A.《天工开物》记载:“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择取无沙粘土而为之”。“瓦”,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
B.《本草纲目》“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法”是指蒸馏 |
C.《本草经集注》中关于鉴别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该方法应用了焰色反应 |
D.“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
2.选择题- (共1题)
3.实验题- (共1题)
5.
碱式碳酸铜[xCuCO3·yCu(OH)2],呈孔雀绿颜色.又称为孔雀石,是一种名贵的矿物宝石。它与铜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物质反应产生的物质。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可以得到碱式碳酸铜,我们将对其组成进行相关探究。
[沉淀制备]称取12. 5 g胆矾(CuSO4• 5H2O)溶于87. 5mL蒸馏水中,滴加少量稀硫酸(体积可以忽略不计),充分搅拌后得到CuSO4溶液。向其中加入Na2CO3溶液,将所得蓝绿色悬浊液过滤,并用蒸馏水洗涤,再用无水乙醇洗涤,最后低温烘干备用。
[实验探究]我们设计了如下装置,用制得的蓝绿色固体进行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硫酸铜溶液的过程中滴加稀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得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通常使用加热亚硝酸钠和氯化铵混合溶液的方法制取N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装置加热前,需要首先打开活塞K,通入适量N2,然后关闭K,再点燃D处酒精灯。
C中盛装的试剂应是___________。加热D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查阅文献知:Ksp[CaCO3]=2.8×10-9,Ksp[BaCO3]=5.1×10-9,经讨论认为需要用Ba(OH)2溶液代替澄清石灰水来定量测定蓝绿色固体的化学式,其原因是(____)
a.Ba(OH)2的碱性比Ca(OH)2强
b.Ba(OH)2溶解度大于Ca(OH)2,能充分吸收CO2
c.相同条件下,CaCO3的溶解度明显大于BaCO3
d.吸收等量CO2生成的BaCO3的质量大于CaCO3,测量误差小
(5)待D中反应完全后,打开活塞K,再次滴加NaNO2溶液产生N2,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若装置F中使用Ba(OH)2溶液,实验结束后经称量,装置E的质量增加0.27 g,F中产生沉淀1.97 g。则该蓝绿色固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写成xCuCO3·yCu(OH)2的形式]
[沉淀制备]称取12. 5 g胆矾(CuSO4• 5H2O)溶于87. 5mL蒸馏水中,滴加少量稀硫酸(体积可以忽略不计),充分搅拌后得到CuSO4溶液。向其中加入Na2CO3溶液,将所得蓝绿色悬浊液过滤,并用蒸馏水洗涤,再用无水乙醇洗涤,最后低温烘干备用。
[实验探究]我们设计了如下装置,用制得的蓝绿色固体进行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硫酸铜溶液的过程中滴加稀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得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通常使用加热亚硝酸钠和氯化铵混合溶液的方法制取N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装置加热前,需要首先打开活塞K,通入适量N2,然后关闭K,再点燃D处酒精灯。
C中盛装的试剂应是___________。加热D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查阅文献知:Ksp[CaCO3]=2.8×10-9,Ksp[BaCO3]=5.1×10-9,经讨论认为需要用Ba(OH)2溶液代替澄清石灰水来定量测定蓝绿色固体的化学式,其原因是(____)
a.Ba(OH)2的碱性比Ca(OH)2强
b.Ba(OH)2溶解度大于Ca(OH)2,能充分吸收CO2
c.相同条件下,CaCO3的溶解度明显大于BaCO3
d.吸收等量CO2生成的BaCO3的质量大于CaCO3,测量误差小
(5)待D中反应完全后,打开活塞K,再次滴加NaNO2溶液产生N2,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若装置F中使用Ba(OH)2溶液,实验结束后经称量,装置E的质量增加0.27 g,F中产生沉淀1.97 g。则该蓝绿色固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写成xCuCO3·yCu(OH)2的形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选择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